分享

央美教授:掌握了这些训练技巧,练书法才能事半功倍!

 我—— 2020-02-27
生活中不乏这种人,喜欢书法,没有名师指点,只是自己一味地盲目练习,这种盲目练习,有的是凭自己的喜好,乱写一气,最终流于“江湖体”。

有的人对着一本字帖,临摹多年,因为不懂笔法,不懂临摹技巧,多年之后仍旧在门外站着,终究不知笔法为何物。

这种人在历史上很常见,唐朝的怀素和尚,9岁出家,因为喜欢书法,终日刻苦训练,练到了20岁,却还是一个外行,直到遇见了李白,拜访了邬彤,得到了颜真卿的指导,最后才卓然成家。
宋朝的黄庭坚,在见到前人怀素与高闲和尚等人的墨迹之前,觉得自己的书法俗不可耐,尚未入书法之门径,见到了先贤真迹,才最终豁然开朗。

所以,学习书法一定要有比较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真正领会到古帖当中内涵,为什么有些经典的作品,初一看不怎么样,甚至很丑,但是慢慢临摹下来,却发现越来越美,越学越觉得奥妙无穷?其实就是自己的见识正在与日俱增。
比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很多外行人看了就觉得胡涂乱抹,什么玩意儿?但是有着一定书法训练的人,就能看出其精妙之处,书法不是一个平民的艺术,没有经过技术训练和审美意识的培养,看不懂是很正常的。

中央美院的邱振中教授,穷数十年之功,在深入研习了古人的用笔规律之后,将书法的科学训练总结成了24种方法,将这24中训练做到位,才能真正掌握古人书法的技术秘诀。
这24种练习,包含了执笔之法、空中用笔之法、落笔之法、收笔之法、以及直线与曲线的书法技巧、包括古帖当中不同形状的训练,这些训练对于把握古帖中的用笔规律和结构技巧有着极大的帮助。

当你能把这些训练熟练掌握,再去重新审视古人法帖,你能发现的东西是没有经过这些训练的人所不能同日而语的。
以上这些训练方法,被邱振中教授编辑成了一部经典练习册,叫做《愉快的书法》。这部经典训练册,除了上面提到的训练方法之外,还包含了如何用笔、如何用腕、如何体会古人写字的摆动规律,以及力量的控制,甚至不同书体的不同用笔技巧都做了详尽的解释。

这种解释是完全按照现代人容易接受的方法论去解读的,让古帖看起来更加清晰而直观,不再玄而又玄。
作为一个书法人,掌握了这24个练习,在学习书法,临摹法帖的时候才能够不盲目,才能有法可依,才能事半功倍。

这本《愉快的书法》乃是邱振中先生穷数十年之功所著,倾注了邱教授的极大的心血。目前这本书尚有少量邱教授亲笔签名版。

欲购此书,请点击下面“看一看”惠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