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PPT在课堂使用中的原则,提高PPT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效果。

 张班级管理 2020-02-27

好的教学PPT展示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趣,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那么如何在课堂中更好的适用教学PPT呢?

要遵循目标性、指导性以及辅助性原则,提高PPT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效果。

1.目的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教学目标,PPT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应最大程度为教学目标服务,通过图片、声音、动画视频对复杂的知识进行简化再现。比如:

传授新知识阶段,教学目标是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新知识、未接触的地理内容产生好奇,这就要求教师在PPT课件制作中应该多添加一些趣味性的图片或视频;

讲解重难点知识阶段,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从各个层面对重难点内容进行理解吸收。PPT课件制作就需要服务于重点知识,将教学内容设计为概念图、流程图等。

 因此,PPT课件辅助教学目的是希望能够通过知识视觉化来呈现教学过程,使课堂更生动,更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更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突出重点、难点,从而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

2.指导性原则

建构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人们获取知识需要对外部的感性材料进行自我加工,建构出自身的知识体系,完成知识的内化,转换为自己的知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是被动地向学生传达知识,针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师在使用PPT课件时,往往是将书本内容搬到了荧幕上,被动说教的教学方式,由原先“填压式”的教学变成了“电灌式”的教学,很难达到较好的教学水平。

因此,使用PPT课件时应该注重以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适当提出一些指导性问题并设置动画提醒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加工-消化,让学生逐渐脱离被动学习的方式,不断引导的学生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


3.辅助性原则

教育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带着一群不完美的人最求完美的过程。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密切配合完成的学习过程,而PPT课件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将一些抽象难懂的事物和概念变得形象、直观和通俗易懂,但也仅仅只是一个辅助教学的工具,它不能是一节课的全部,更不可能替代教师的全部的教学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