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诸多举措无非是走胡林翼老路,为何胡林翼的存在感偏低?

 天亲馆 2020-02-28

1924年,黄埔军校自第一期学员开始,教材中就有《曾胡治兵语录》,当年军校出身的将官们,没有不读此书的,而早在此前十三年,蔡锷将军就已抟集在先。

1943年,我军《军政杂志》刊出《增补曾胡治兵语录白话句解》,两年后山东军区又再次印刷出版,只是解放后因为某些原因绝版了。

胡林翼,号润芝,官二代,生于嘉庆十七年,理学世家,父亲胡达源是嘉庆朝的进士,一甲第三也就是探花。胡林翼本人道光十六年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历经三年散馆后,授翰林编修。

岳父陶澍,殿试二甲十五,道光朝重臣,慧眼识珠,左宗棠尚未发迹的时候,陶澍让仅有的一个儿子娶了左宗棠的女儿,初见八岁的胡林翼“惊为伟器”,立刻定亲,收为女婿,提供别墅,提供老婆,提供花销,提供一应器具,甚至有人苦劝陶澍约束一下年轻时稍显纨绔的上门女婿胡林翼,陶澍对此也是拒绝的,他说:以胡林翼的才干,以后的工作量恐怕是我的十倍(意为担当重任),到那时候他就没工夫行乐了,现在就惯着他吧。

仕途遇阻

胡林翼入仕四年后,好不容易获得个外放的差事-江南副考官,没想到队友作孽,正考官文庆私自带个举人熊少牧代替自己阅卷,事发后胡林翼被降级调用,不过文庆此人对曾国藩和胡林翼都有力荐之功,比如后来胡林翼捐官贵州,由贵州道员提拔至湖北巡抚就有文庆多次保举的功劳,当然,推荐胡林翼的不止文庆一人,而胡林翼也确实具备这份才干,政绩漂亮的不得了。

父亲胡达源病故,办过后事,仕途受阻的胡林翼居家读书长达四年多时间,到了1845年,林则徐加上一些位高权重的督抚们都一致劝胡林翼出山为朝廷效力,胡林翼在他人的资助下,捐官做了安顺府知府,隶属贵州,位置偏远,但没办法,这是他自己要求的,本来以他的门路找个肥差难度不大。

吏部主事也挺觉着新鲜,那时候的公务员也要查家世,胡林翼之父胡达源曾任詹事府少詹事没见过也听过,再看岳父陶澍的名字,主事这才和胡林翼对上号,陶澍家这位上门女婿已经名声在外了,以陶澍的声名、地位,京官哪有不知道这位纨绔子弟的,只是懒得记他名字而已,吃喝玩乐花天酒地不务正业,估计不着四六的毛病还没改,你说贵州就贵州吧。

1846年,胡林翼贵州赴任,在某些人看来不可思议,但胡林翼自己清楚:

纵有凌云之志,先要夯实基础,贵州匪乱是全国闻名的,他就跑是来历练的;

根红苗正,正经的科举进士出身,混到捐官赴任自觉丢了面子,不想去富庶地区落人口实;

越是贫瘠的地方越能“誓不取官中一钱”保持自己的清白作风。

所以自请赴任偏远的贵州,随后走马灯一样的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以及贵东道,在任期间他经历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斗,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并编纂完成《胡氏兵法》。

▲晚清时期保持清白作风并不容易,所有官员都贪污,如果你不贪污,所有官员会把矛头一致对你,所以胡林翼想要有所作为必须要到相对偏远的地区赴任,只有自己真正受提拔被重用了才能免俗。

贵州政绩

安顺,“滇之喉,黔之腹”,匪患猖獗无恶不作,兵勇们偶尔也会临时客串一下,COSPLAY匪装大行劫掠之举,胡林翼刚到安顺就着手稳定基本盘-民心,着手清理了历年积案300余起,处理快速得当不偏不倚,受到当地百姓的交口称赞,旌表节孝,大力倡导并奖励当地的节妇与孝奉师长的行为高达800多次,私人集资寻求社会力量大力办学,采取怀柔政策的同时,对反清秘密组织进行打击。

百姓们怕官多于怕匪,擒拿盗匪交到官府竟然还要交钱,给领导添麻烦了?如果百姓没钱而匪盗有钱,那等这些土匪出去,擒拿土匪的人就要面临报复了,即便不被盗匪寻仇,也会被官员加以非法绑缚之罪。

为什么呢?因为官员收了盗匪的贿赂自然要放人,放人要有理由,理由就是盗匪是清白的,是老百姓抓错了人,抓错人了得付出代价吧,所以就要定罪论刑,当然,有钱可以算误会。

有了群众基础则好得多,在胡林翼的周密部署下,在百姓的支持和举报下,很短时间就捕杀盗匪二百多人,当地百姓则为胡林翼修建生祠十多座。

防患于未然。胡林翼把一切矛盾的根本原因都归为官员贪腐,所以他大力整顿吏治,吸收优秀人才辅助自己,不久衙门面貌焕然一新。

在镇远,胡林翼采取剿抚并重加强保甲的手段快速瓦解了多次起义,由于多年出色的政绩被清廷赏赐花翎,转年胡林翼又再次清剿了湖南贵州交接地的起义军,1854年,被清廷升级为道员,但对胡林翼来说也就是个荣誉称号罢了,实授的官职是黎平知府,清廷还真是会使唤人,知府做了那么久却还是个知府,不过多给了根孔雀尾巴毛而已,黎平地处广西和贵州交界,土匪多如牛毛,已有地方武装无力清剿,而胡林翼仅用半年就让黎平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对战太平军

太平天国建都南京,朝中多名总督、巡抚保荐胡林翼加入作战序列,胡林翼仅仅带了千余人就步入战场,令人尴尬的是,等到了目的地,推荐人之一湖广总督吴文镕兵败自尽,于是胡林翼又转而配合曾国藩的军事行动,帮助曾国藩夺取武昌后,清廷授予湖北按察使,后又暂代湖北巡抚,听着好听,为什么天大的好事会落在胡林翼头上?

其实也就算是个荣誉称号而已,当时的湖北大片土地实际都在太平军的掌握之中,犹如与狼共舞,队友釜底抽薪,清廷对各类请求充耳不闻,也就是说要团队没团队,要协作没协作,要支援没支援,最后连粮饷都停了,这巡抚当得忒憋屈,本来士兵就溃散了不少,再加上断粮,军心几乎殆尽,无奈之下,胡林翼从老家拉来40船粮食才得以安稳军心。

后来胡林翼看清了这一切根本不是粮草的事,完全就是有人从中作梗,胡林翼不惜牺牲自己的清誉,极力交好大红人官文(湖广总督),官文被咸丰帝视为心腹、肱股之臣,为人贪婪,奢侈无度,胡林翼看不惯这些,不但与官文屡有争吵,还弹劾官文种种恶行,官文上门拜访胡林翼三次都被拒绝。

但随着胡林翼态度的转变,两人不但“约为兄弟”,胡林翼还让自己母亲认官文宠妾为女,更是不断拜会官文的母亲拉近关系,一切功劳、一切赞誉、一切美名、一切封赏都将首功记在官文头上,不但不再继续弹劾官文受贿,还主动送去3000金“公费”。

这条路打通后,胡林翼算是彻底扯断了枷锁,一切事宜官文都任由胡林翼折腾,事权从一的效力巨大,军权财权一把抓,再也不必没事啃草玩了,他在厘金、盐务、槽制、捐输、牙帖(专营执照)等方面多方出手,年收入高达400万金,就这样,在胡林翼的努力下,军队人数不断扩增,枪炮齐全粮饷不绝。

1956年,胡林翼趁着天平天国窝里斗,再次夺回武昌并收复湖北多处失地,又有太红人官文玩命举荐,胡林翼这才刚刚被清廷实授湖北巡抚并加太子少保。

当年的曾国藩正走背运,衰神压顶很难翻身那种,胡林翼为了好友四处奔走,加上文庆(那位正考官)和肃顺的大力推荐、疏通人脉,曾国藩才得以慢慢复出。

自1859年,胡曾合兵一处,到1861年太平军失据安庆,天京(南京)陷于孤立,但却在濒死状态攻克黄冈,再次逼近武昌,而此时的胡林翼旧疾复发咳血而死,年仅49岁。清廷追授总督,加太子太保,赐谥号文忠。

为何胡林翼的名气不如曾国藩大呢?唯一的原因,死的太早。纵观几大战役,其中武汉、九江战役都是胡林翼指挥,安庆战役是胡林翼与曾国藩共同指挥,因为肺病咳血,身体不堪支撑才当了二把手,曾国藩始终坚持首功非胡林翼不可,金陵城破的时候,胡林翼已经撒手人寰,而曾国藩兄弟捞取了最后的胜利果实,如果胡林翼在,一等侯未必能轮上曾国藩。

胡林翼本就出身理学世家,书法也是一流,在战略战术素养方面,人尽其用方面(容人方面),吏治方面,资金筹措方面都胜曾国藩一筹,曾国藩很多时候也是走胡林翼已经趟开的老路,况且曾国藩的复出,左宗棠能活命也都有胡林翼的功劳。

附:

老蒋也曾经仔细研读过《增补曾胡治兵语录》,对胡林翼极尽赞美之词,看得出相对曾胡二人,他更推崇胡林翼多一些,“才识略见,高出一世,不愧名将。”

主席求学期间也曾看过《胡文忠公全集》,并将自己的“字”改为“学润”,又在杨怀中(杨开慧之父)的建议下直接改为“润芝”(后改润之),这事,主席在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与张恨水(《金粉世家》作者)也曾谈及。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