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银行大院内,犹如进入世外桃源,清新的房屋,安静的院落。整齐明亮的小楼怀拥着几株大树,所有浮华,皆关于门外。早知道大学路的美,却不知还有美如斯的大院。 秋日的银行大院,地上铺了一层金黄色的银杏树叶,非常美!老楼,老街,青岛的老城区具有油画一般的色彩,这就是老城区的情调。
它位于大学路14号,始建于1932年,建成于1934年,据悉,大院系由青岛最早的华人建筑商马铭梁先生主持的“新慎记营造厂”承建的,工程师为赵诗麟。马铭梁祖籍浙江宁波,是近代青岛最早的华人建筑商,于1919年创立了新慎记营造厂。赵诗麟(1907~1979年),上海人,中国建筑师。1932年,他只有25岁,所处的年代正是中国建筑师的“自立”时期,所以他吸纳了西方建筑特色,也继承了当时流行的新建筑风思潮。他在青岛的设计作品,还包含八大关内的义聚合钱庄别墅(有说法称蒋介石曾下榻于此)以及嘉峪关路8号别墅(与郭鸿文合作)。
20世纪三十年代,银行大院可谓本土的建筑设计师的经典之作。
银行大院是赵诗麟进入八大关前的“前奏”,也是他颇为得意的作品,因为他曾预言:“我设计的这处大院,100年不会过时。”事实证明,他并非吹嘘。 “大院的选址是经过几次考量的”,大院居民蒋若麟告诉记者,在中国银行做职员的父亲蒋英秋曾告诉他,大院选址最初是在安徽路老舍公园,当时那里是著名的大华沟,地段和风水都不错,但是靠着中山路62号中国银行太近了,“抬脚就能回家,不太合理”。经过多方权衡,最终定在了现在的地址,根据来自父辈的说法,“这里背靠信号山,挨着四条龙(龙山路、龙江路、龙口路、龙华路),面朝青岛河,是风水学上的一块宝地”。居民包宗岱则从地理位置上进行了分析,信号山在东北方向,冬天阻挡了东北风的侵袭;夏日炎炎,则有青岛河通向海口,引导海风徐徐而来;由于离海较近,如果刮起台风,则有小鱼山的遮挡。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块土地都是上乘之选。 两年后,在14亩槐杨林的坡地上,一处疏密相宜、空间丰富、精彩大气的阶梯式套院公寓落成。“银行大院的平面布局和建筑样式,在国内绝无仅有,独一无二,是硕果仅存的建筑孤木”,江祖龙说。 大院为长方形,南北向(并非正南正北),大门朝南。大院分为前院、内院、独院和后花园,院内楼房中西合璧,除却独院外,中轴对称,南低北高,院里套院,园中有园,配上各种花草树木,美不胜收。
冬日的大院被白雪覆盖,雪地上留下一串脚印。整个大院很安静。
大学路14号为大院南门,门口右侧为警卫室,右侧为副理楼,北面为襄理楼,是银行二把手和三把手居住的地方。左侧是大礼堂,往前几步便可以看到大礼堂上的几个大字“广厦堂”,应是取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意。如果绕过副理楼和襄理楼之间的喷水池继续往东走,便遇到一堵围墙,打开小门,是一座独栋小院,此为经理楼。 内院里,左右两侧分别有三栋样式统一的四层小楼纵向排列,最北端的“科长楼”横跨中间。在院中,原来都是用矮墙石台围绕的小花园,形成三个依次上行的“回”字院,中间都是绿地和花草树木,春夏秋都有花朵开放,冬天,大院也不寂寞,经理楼后,襄理楼东侧有一座大型玻璃花房,负责供应银行和宿舍的花朵绿植摆设,天寒地冻之时,花房内依旧灿烂如春。 红瓦黄墙红砖小阁楼,11栋楼除经理楼外被均匀地分布在大院两侧,现在以1到10号楼命名,而当初,每栋楼都有一个汉字名,分别是“青岛中国银行广厦堂宿舍”,“青”字楼是经理楼,其他10栋楼从襄理楼开始以顺时针分别命名,颇具特色。 如果仅仅因为美来印证设计师的预言似乎并不具有说服力,更主要的是大院的设施之全面,之周到:广厦堂有供销合作社、理发师、医务室、幼稚园、热水房等。大院的西北角建有一个太平间,太平间南端有工友楼,是大院后勤人员居住地,比如电工等,在大院的东北角,还有传染病隔离室,院里还有洗衣房。生老病死完全可以足不出院。而安全设施,从门口到襄理楼,有两个门廊构成前院,门廊为平台式天桥设计,用意何在?居民包宗岱告诉记者,不要小瞧这两处平台,这可是重要的消防设施,“这里的楼房都是砖木结构,一旦失火,副经理、襄理和家属都可以从平台逃到广厦堂避难;而若是广厦堂失火,则也可以通过平台逃生”。此外,院内的水泥池不仅为了美观,也为失火备用。院里还有两个防空洞,一口水井,都是战争、缺水时的重要应急设施。
银行大院的老居民,透着一股民国范儿。
大院居民戚文馨接父亲的班,后来也在银行工作,她告诉记者,银行基建的同志接触过当年的图纸设计,“据说大院在国际上得过奖”,她说的不仅仅是院内的设施,还有屋内,“80年前的全明户型”,在现在看来颇具前瞻意识。“大院的建筑工种全国少有,曾有一位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来考察,他说这里是青岛市唯一一座应该受到重点保护但被遗漏的大院”,居民张铸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