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疫情在国内蔓延的速度大大降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每个人都减少了出门以及佩戴了口罩。口罩虽小,却起到了降低病毒扩散效率的关键作用。 然而现在中国的口罩却不够用了…… 目前我国是全球口罩产能最大的地区,约为5400万只/天。每天5400万只看起来是很大的数目,但是和口罩消耗量相比则是杯水车薪。按照一次性口罩的使用规范,一个每天乘坐公共交通到集中办公区工作8小时的人要消耗两只口罩。5400万只口罩只能保障2700万人正常工作生活。无论怎么扩大产能,短时间内也是无法保障8亿多人每天消耗口罩复工的。目前在一个感染者的病程中,平均会传染2-3个人,由于大家都佩戴了口罩,以及口罩的有效防护,这个R0会降到小于1。而只要R0小于1,随着时间的推移,感染者数量就会降低到消失或是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如果人们失去了口罩保护,只要还有潜在的感染者没有被隔离,那么疫情就会杀个回马枪。因为传染系数在那摆着,大家仍然是易感人群,所以威胁尚未解除,还没到庆祝胜利的时候。(更没到嘲笑别国的时候) 所以眼下口罩俨然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的一种“战略物资”,然而即便是在口罩产能最大的中国,生产口罩却变成了极难之事。 一方面为了避免不良商家囤积居奇,抬高价格,各地都进行了严格的限价政策。另一方面,口罩的核心原料价格涨了10-20倍。 从春节就不眠不休,加班生产,为抗击疫情输送口罩的厂子,眼下却面临着停工和破产。
我本人因为老家在全国最大的石化厂区之一,最近接到不少朋友的求援电话,都是寻找PP无纺布和MD熔喷布原料的。一只合格的三层一次性口罩由表面的无纺布疏水层(阻隔飞沫),中间的熔喷层(吸附微粒)和内侧的吸水层(保持干燥)构成。生产口罩最重要的基本原材料是聚丙烯熔喷布。由于疫情严峻,口罩供不应求,熔喷布价格从之前的2万多每吨,上涨到10万到25万每吨不等,(就在我写文的当天,25万的价格又被突破了)而且市场上还充斥着很多骗子。这就是为什么有不少网友买到的假口罩只有两层或一层。熔喷布涨价太多,黑心商家就不放熔喷层直接把这种没有防护力的口罩卖出去了……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工厂纷纷支付了三倍工资要求工人放弃年假复工,24小时不停的满负荷生产一直到现在,仍然无法满足巨大的需求。我这位朋友是一位四线城市的企业主,在政府号召下紧急下单买的生产线转产口罩。下单时生产线价格就翻倍了,目前市场上一台一拖二的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的成本从年前的20万不到上涨到了50万,带消毒的在55万左右,甚至有人90万采购了生产线。想想为了抗击疫情就认了吧。结果在采购熔喷布时,才发现设备价格涨的根本不算离谱,喷绒布价格翻了20倍的才有货,带着现金到价格翻10倍的那家去,货却已经被人加价提走了……。目前15万一吨已经是良心价,20万上下是正常价。我们平时难得有机会如此直观的了解物价上涨的细节。往往以为是商家因为贪心一拍脑袋,价格就涨上去了。而实际上在采购熔喷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由于各地对原料要的都很急,因此同一批货会被多个买家反复出价,就如同拍卖。最终价格最高,支付最快的买走原料。平均每吨熔喷布在不偷工减料的情况下能生产70万只口罩。这意味着一只口罩光中间的熔喷层成本就0.3元了,算上其他材料,不考虑电费工资、场所等等,每只口罩成本0.5元往上。人们希望这种时候应该推行战时机制,统购统销,或者免费派发!我们可以看到上海的统购统销价格,基本上就是口罩厂在没有计算工人工资和开门费用的情况下的口罩成本价。目前的情况是,全国各地基本区县都上马了本地口罩厂,用以保障本地复工生产。然而之前是有多少口罩,能保证多少人复工,现在是有多少喷绒布才能保障多少人复工。我国2018年的熔喷布产量是5.34万吨/年,全部用来生产口罩的话,一年约产350亿只口罩(以上皆为民用一次性的成本)。也只能保证约5000万人正常生活工作之用。但这种情况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一线的医务人员对这些防护用品的需求更大,要优先保证充足。因此一般人别说配发口罩了,平均每20人才能分到一只口罩。如果非要实行所谓“战时机制”,搞配给制的话也不是不行。就要从源头开始,因为即便全国上马了熔喷布生产线,将熔喷布产能扩大10倍的话,熔喷布的原料聚丙烯也要跟上。而生产聚丙烯的主要是中石化、中石油这些大型央企。这些企业就要上马丙烯和聚丙烯装置设备。这样一来口罩行业就可以进入配给制了。(当然上装置的钱都是从国家财政出)同时光口罩限价是不行的,口罩厂就要亏损;熔喷布和其他原料也要限价,熔喷布和其他原料限价也会亏损;聚丙烯也要限价……追溯到源头,就到了石油 。没法给石油限价。这就是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形态,所有厂子都亏损,只能让国家给补贴。所有这些上马的配套产业,都要配以大量的人员和干部。于是成千上万的人可以去“口罩大产业”中搞“激情燃烧建设了”。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消失了,或者是疫苗发明了,口罩需求量锐减90%。会发生什么?国家继续补贴“口罩大工业”就会不断失血蚕食财政。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我这朋友上马的口罩生产线,必将经历一系列难关,最终生产出一些口罩。 如果统购统销的政策有所调整,以每只口罩五分毛钱的毛利来算,他的盈亏平衡点是一千多万只口罩。以每只口罩1毛钱的毛利来计算他要生产500多万只口罩,才能将设备钱赚回来。至于人员工资、加班费,厂房……这些都需要让这个数字大大增加。差不多一年半载之后,当疫情过去,他会以1/20的价格贱卖设备,辞退工人,出租厂房。最终的结果终将是一地鸡毛,当然他也可以现在就为了避免损失将口罩生产线高价转手给别人。如果所有人都得不到激励,我们就会面临着口罩是真便宜,但真的没有的悖论。5毛钱来自市场的利润就能够让他更快的收回成本,让整件事情变得有利可图。就会吸引更多的人上马设备生产口罩,需求会沿着供应链传导,吸引更多企业生产熔喷布、聚丙乙烯……价格会随着供应的扩大,和需求的缩小而越来越低。就像所有生意一样,利润随着供给的增加而降低。 尽管最后的结果仍然是疫情之后大量的口罩剩余,口罩工厂关闭,生产线一文不值。就在今天世界卫生组织将疫情风险级别上调至“非常高”。
最近美国卫生部秘书长跑去美国国会要钱买口罩。
在被问及美国的口罩缺口有多大时,回答:'需要3亿只口罩,目前存量3000万只……”
换言之,美国的口罩缺口2亿7000万,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在未来一段时间,口罩甚至有可能成为限制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