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是都大。 关键是: 1.病程长短和有无家族史。 这几种疾病达到临床诊断前一般来讲都有正常临界值上下波动几年或更长时间,像英国对糖尿病进行了几十年的前瞻性研究UKPDS早就指出在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前的十一年,小动脉的损害已经开始了。同样高血压、高胆固醇都有一个正常范围值,高限值和低线值有效大空间,究竟血压从120/80mmHg以上,LDL从3.6mmoI/L以上就开始加快对血管内皮损害,加速斑块形成,不知道!就家族史这点出发足以说明不同个体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必须广泛宣传提高人们对三高产生的危害性重视起来,坚持常规1-2年一次的体检,尽早发现,及时通过改变生活模式和药物治疗是降低这些疾病对心血管危害的有效方法。 2.对血压、胆固醇或LDL、血糖控制的力度和是否长期达标。 三高存在着知晓率低40%-44%,治疗率低不足50%,达标率极低15%-30%左右,一是患者自觉年富力壮又没有什么症状,更嫌看病吃药烦,是药三分毒的影响,从深次讲医务人员对已发现的三高患者的重视和责任感严重缺失。体检发现了仅在小结的注意事项中罗列几条,自己去看,去理解、去认识,有哪一个负责体检的医生像对待自己新发现疾病同样的心态,化个十几分钟强调治疗的重要性并指出不去就诊的危害性,没有!群众毕竟是对疾病认知方面的弱势群体,你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他和他家庭的后半辈子。体检绝不能成为仅为了赚钱的工具。不可否认人与人不一样,有些人查出一些异常从此成了医院的常客,另一外大多数人可能就会不当回事,若干年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恰恰就是这些人。 3.有无不良的生活习惯:嗜烟酒、常熬夜、久坐不动、体态超重或肥胖。 诊断发现疾病后除了高LDL没话好说按照危险因素多少分层达标。根据达标值和检查值的差距计算出LDL必须下降的百分比而选择不同他汀的剂量,当然会参考他必须服用的其他药物尽可能排除潜在的药物相互理解相互作用产生的毒理性。但对LDL较高的患者我是坚决反对超出常规剂量,用大剂量他汀来达标的,一是终身服,二是有高LDL的患者大多合并有其他疾病还需要用多种药物,三是用一个标准剂量的强效他汀如瑞舒伐他汀10mg、匹伐他汀2-4mg、阿托伐他汀20mg可将LDL下降39%左右,加倍服用也只能使LDL继续下降6%,因此联合依折麦布通过对肠道胆固醇回吸了回吸收的强效抑制可使胆固醇继续下降20%左右,四是防止大剂量他汀产生肝损、肌损最好的两每一两全其美的办法。 至于刚发现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我会告诉你要么终年服药甚至每天打胰岛素,要么通过严格控制进食总热卡尤其是动植物且战脂肪和糖类、各种甜饮料、甜食和可榨油40%-70%的坚果等,同时增加运动让体重下降10-20斤对胰岛素抵抗、血脂、血管紧张素释放都有很大的好处,到那时根据血压、血糖值再决定要不要长久服药。 嗜烟酒对血管内皮损害,促使小动脉收缩痉挛和血糖血脂升高极为不利,应该戒。 4.性格急噪、多疑多虑、压力感重、爭強好胜、追求完美。 这些人外周交感神经长期处于兴奋状态血液中的儿茶酚胺、血管坚张素、胰岛素抵抗都会增加对三高的进展,若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就太寃了。 所以一开始我就说都危险,但这种危险是来自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没病防病是最有效、最得力、最安全的预防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方法,而且必须从儿童、青年时期抓起。防止过量食入高热卡的动植物脂肪、各种糖类、甜食、甜饮料和垃圾食品,强制性地把学生从教室里趕到运动场上,把超重和肥胖定为硬指标与学校、老师、教育部门的业绩掛鈎。从小让孩子懂得必须要很得起接受挫折和失败,必须对人要有爱心、宽容心、做任何事要有责任性才能培养良好健全的心理抗挫折能力。 要放眼卅年、四十年后看待中国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的角度去认识。只谈先进的药物的治疗、就算诊断設备、治疗和国际接轨,只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越治越多,心血管疾病总死亡率越来越高。要和国际接轨叫了几十年了,能那么容易接轨吗?你发展人家比你发展更快,因为基础比你强,投入比你多。还是从青少年的预防着手抓起吧! 2019.6.3 |
|
来自: 华民 > 《心脑血管(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