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在诀”,又称“十八句诀”,为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次子杨班侯(1837-1892)所传 ,有十八句话、七十二字,精辟、准确地概括了太极拳手博技法的基本要义,也涵盖了对身步法的指导,是所有练习太极拳的人都有必要理解和掌握的技术核心。 “十八在诀”的内容是: 掤在两臂,履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 采在十指,挒在两肱,肘在屈使,靠在肩胸; 进在云手,退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 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 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十八在诀”的“十八”,就是这十八句话;“在”指“在于”、“在什么位置或者部位”;“诀”是根据事物的主要特点编成的词句,它往往易于理解和记忆。历代太极拳家多用“诀”来说明一些要点,比如“十三字行功诀”、“十三字用功诀”、“十八在诀”等,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太极拳技术含意或功用的高度概括、点化。 “十八在诀”通篇讲的是太极拳技术方法的要诀。技术方法包括技击法和练习法。太极拳的技击法应当和行功架练法要领同为一体,是互融关系,不能分割。每句都有个性,每组都有重点,概括起来包含了手法,劲法,身步法三部分基本内容,且前后贯穿,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前八句是八法,即掤、履、挤、按、采、挒、肘、靠,是太极拳的基本技法,每句都包括手法、劲点和劲法。其中核心技法是掤、履、挤、按,也叫“四手”或“四正手”,也就是揽雀尾所包含的几个动作。采、挒、肘、靠四种技法称为“四隅手”,与掤、履、挤、按合起来叫“八法”。在推手较技中,通过手臂的听劲及应变,配合身法步法,“八法”互通互用。 接下来的第九句“进在云手,”到第十三句“定在有隙”的进、退、顾、盼、定为五步。既包括手法、劲法,又包括步法、身法、眼法,强调无论向那个方向运动和姿势都要注意保持身形的中定,做到重心点能“合四方”而保持自身的灵活性、平衡性和稳定性。换句话说,是人体重心在运动过程中始终要处在一个主动把握机会的复合定位点上。不能理解为只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和中间的五个分割的步法,或只是通过单一的手法去解决问题。 上面的八法和五步合起来就叫太极拳十三势。八法五步在拳经里也叫做“八门五步”,或“八卦”、“五行”和数之说。 说明一点,这是按拳论和太极拳家约定俗成划分的。同理,后一句“中在得横”也纳入其中。 最后五句,重点指出在技法、身法、劲法运用中容易出现的弊病和如何去避免的方法,言简意赅,十分重要。 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合起来就叫“十八在诀”。现将“十八在诀”的技术内涵分述如下,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也希望共同研究提高。 一、掤在两臂 “掤”字的含义即是掤架、挡阻、防御对方的进攻,动作主要向前上,方向为正。它的劲点,也就是接触点,在手腕到肘之间,也可延至手指到上臂,就是整个手臂,因此说“掤在两臂”。主要拳式如起势、左右掤等。 “掤”的劲法特点是“圆撑”,即“掤要圆撑”。“圆撑”这两个字,特色是圆,就是说仅有“撑”不够,还要“圆撑”。圆形受力大,抗压性强,如此方能“劲足”。“圆撑”主要体现在腕要圆、肘要圆、肩要圆,依此类推,周身都要圆。掤的时候,肘、肩骨节要撑开,腕、掌骨节也要撑开。 “掤”在所有劲法中为第一劲法,而且暗含在所有劲法中,无处不在。对方出手时你要掤接,不掤就要挨打;履化中要有掤,无掤则软,就要被动。掤劲可大可小,要相机而变。在推手中掤劲以不丢不顶、粘连黏随为好。在练习拳架时,掤劲也要时时留意、处处暗含。比如做“单鞭下势”、“退步跨虎”的动作,两臂的抽回、分离、圆转,均要“带”着、“引”着来力松转。这个“带”字和“引”字,就含有“掤”劲。至于掤劲的轻重缓急,则全凭对对方来力大小快慢的感觉而相应变化,这也就是“十三字行功诀”中所讲的,“掤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着意于“松柔中寓沉刚”,就像江河湖海之水的力量“澎”着大船一样,水质是柔活的,而力量却是深厚的。 二、履在掌中 “履”字的含义是顺着来势、来力而抹带、引化,动作主要由前向后,方向亦为正。至于劲点,前手在尺骨下近掌腕部,也可在腕肘之间,后手在掌心或掌背。如:用左手黏住或拿住对方的手腕部,前手小臂履住对方的肘部。 履的劲法特点是“轻随”,即“履要轻随”。“随”是顺遂,“轻”是黏活,不用大力、拙力的意思,“轻随”就是松柔的顺着对方来势向后回引,因势利导,使对方进攻的力得不到实点而落空。 履的劲法还要求做到“动短意长”。这就是说,回履动作不要大、长,而要小、短,但心意要长。这是因为,你履住对方时,对方很有可能回撤,你这时就要“履中寓挤,随履即挤”。挤的方向与履相反,所以履要“动短”。拳诀有云:“履挤二法趁机使”,“搭手捋开挤掌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至于“意长”,是指当自己得势、对方未能挤靠到自己时,就可放长履势将对方履倒。因此,在练习拳架中做履的动作时,既要有放长行动的意图,又要有迅速回挤的动作准备。不温不火、得机得势、严谨自然,方为履势。 三、挤在手背 “挤”字有拥推、排挤、合力向前的意思,劲点在小臂外侧。 关于挤法劲法,有:“履挤相连”,“挤要横封”,“横化直挤”等要诀,基本意思是突出要用“横”向的劲力挤击对方。 挤法有两种基本挤法。如当我向左履对方,是将对方身形牵制“横”向的状态,再用我“横”向的手臂,用“横”劲将对方击倒。在这里履是虚意,挤是实意,是为了实现挤法而履的,这叫“挤要横封”,“履挤相连”,直接反弹;二是当我履对方,对方以肘靠对应时,我右手肘至掌背迅速向右外开,先以横劲化开使其靠势落空,随即向前挤出。这也叫“挤要横封”,“横化直挤”。“横封”意思就是用我两手臂引偏对方重心,随即前手横臂逼住对方向前打出,其劲势像一条横杠封锁住对方上体使其猝不及防和不得化解而为我所制。 此外,还有“掤挤二法趁机使”的要诀,是说掤后接着向前挤出,掤挤相连使用的技法。总之,挤法很多,可随势而用。 四、按在腰攻 “按”,向下按压的动作。按是将对方的来力向下挫截,然后再向前推,包含了引、按、推这三个过程。 “按”的劲法特点是“腰攻”,即“按在腰攻”。意思是说不要只用掌力,肩力或胳膊力的局部动作去按推,要通过腰劲、肘劲、掌劲的同时配合来完成。其实,强调用“腰去进攻”,就包括了动作的根基在脚部,以及周身上下前后相互关联形成合力去完成收与放。 以揽雀尾动作为例:由挤式接按式先后坐,后移的动点是命门,也可说是两腰眼包括腰脊这一部位向后“拱顶”来带动周身上下,同时收尾闾,腰脊屈卷,两掌采住对方手臂下按,形成一个“自我上下”的吞劲、合劲使对方来力下栽,这就是重心后移时“腰攻”的动作;随后向前按推,还是腰脊这一部位要看着、顶着撑开肘和手开展放出,腰顶肘、肘顶手,像炮膛一样形成一个丹田开劲,这个过程就叫“腰攻”。“腰攻”也叫“腰顶”,但要注意这个“顶”或“攻”不是腰向后凸出顶、向前时又“凹”下去,这样做都是泄力。以腰为支点向后移位是拉劲,向前移位是顶劲,产生“力由脊发”的运动效果即可。也就是说,无论手脚如何运动,开合点都在腰脊,是以腰脊为基石的。 “腰攻”是对按势指出的一个突出而具体的要求,其实它是在行拳中始终要遵循的原则。杨澄甫传太极拳老谱中就写道:“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身形腰顶皆可以,粘黏连随意气均。”……。总之,“腰为一身之主宰”,用“腰”的含义,是首先要搞明白的。 五、采在十指 “采”字的含义是摘,有摘取的意思。动作象摘柳枝花茎,手指要掐实后猛一折,枝茎就断了。掐不实、动作慢就不易折断。因此,“采”的劲法特点是“实”,即“采要实”,主“短促”劲。 “采在十指”强调:如我双手采住对方手臂时,十个手指都要起作用,动作像抓,十个手指头肚儿要里扣,力要入肉,手心要空。主要用手指、手腕与肘联动的动作来完成,能催动或採带对方的根为最好。套路中有很多採法,如“履”中就含“采”,手挥琵琶、海底针、十字手等也是。又比如做“转身左蹬脚”接“左搂膝拗步”时,右手在体侧后上,先要五指下切,小指一侧向尺骨手腕部合靠,右肘臂随之下沉,这一手也叫“采”,只是这个动作和做法往往容易被忽略掉。 六、挒在两肱 “挒(liè)”字近似于捩(liè),扭转、转折的意思,劲力向斜方分旋。“肱”是指胳膊从肩到肘的部分,也泛指手臂,但较突出手臂的中部发力。“两肱”就是自己的两条胳膊要同时配合。“挒”的劲法特点是“惊”,即“挒要惊”,就是要突然、要快。 挒劲有顺挒、反挒、圆转挒等,往往是两手臂採挒配合使用。如“右野马分鬃”左手採、右手向前向外向右为正挒;“玉女穿梭”第一、三个动作右手由外向里、左手由下向外为反挒;“退步跨虎”就是双手圆转採挒;“抱虎归山”动作由“十字手”左肘臂向外开也为挒,右手为採。掤劲的延伸动作也为挒。 七、肘在屈使,靠在肩胸 “肘在屈使”是说在用肘法的时候胳膊要屈起来用,发挥肘尖的作用;“靠在肩胸”是指用自己的肩头和胸部去冲击对方。肘法突出一个“冲”字,即“肘要冲”;靠法突出一个“崩”字,叫“靠要崩”。两种劲法都含有突然、短促、迅猛的特点。 “肘”和“靠”都是太极拳在近距离应敌时使用的方法。拳诀中多有讲道:“肘靠攻在脚跟前”,“贴身靠近横肘上”,“逞势近取贴身肘,肩胯膝打靠为先”,等等。比如对方履我,我进步靠;又比如提手上式的第二式,重心在左腿、体左转,右手随之落抄于左手下,此时右臂为引,使对方前扑,而此时我右腿横出插裆,先胯后肩横靠,右肘紧跟着外冲横打对方软肋。要注意的是,对方贴近自己时再用“靠”,不要用肩头追着对方去靠,这样非但无法通过靠而进攻,反而会失去自身平衡。 八、进在云手,退在转肱 这两句讲进退手法,两人对决无非你进我退,我进你退。“进”就是进攻、逼近。如何进?“云手”动作就是基本手法。套路中“云手”是防守进击的典型动作,但用的是横向移步法表示的,实际上是转到敌身后,以双臂的掤、挒、按、采,由下向上、向前、由里向外做连环缠绕动作,起到封拦进追打的技击效果,拳诀说“云手三进臂上攻”,就是此意。不单是“云手”,“提手上式”,“野马分鬃”,“玉女穿梭”等都有此功效,主要体现手臂由里向外连环圆转的进攻作用。 “退”就是退步,“转肱”是转动手臂。“退在转肱”是说不要消极后退,而是在积极防守中后退,脚退手进,下退上攻,边退边攻。如“倒撵猴”动作,就是两手臂由前向后、向上、再向前由外向里的做左右连环圆转,在退步中封拦化打对方的进攻。拳诀说“退行三把倒转肱”,就是此意。“搂膝拗步”手法与此类似。 这里须要提示的是,进退之机不能受名式的局限。比如,云手也可以退步云手,倒卷肱也可进步倒撵。《太极字字解》有:“转、换、进、退于己身,人步也”之说,就是说进退转换的步法,应根据态势由自己把握,强调在进退的转换中要注意自身的协调性,不可教条。 九、顾在三前,盼在七星 这两句讲全局,重在神态。含眼法,步法,左右,虚实,闪战。“顾”和“盼”都有看和关顾的意思。“三前”是指手前、足前、眼前这上、中、下三路;“七星”是指头、肩、肘、手、胯、膝、足。拳诀上说:“遇敌上前迫进打,顾住三前盼七星”,“遇机得势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这就明确指出了在两人对峙或对练的时候,要注意对方的眼、手、脚,也就是上、中、下三路的动态和头、肩、肘、手、胯、膝、脚的具体变化,总之强调的是一种掌控整体变化的关系。 《太极字字解》云:“顾、盼、前、后于己目也,人手也,即瞻前眇后,左顾右盼也。此八字,关乎神矣”。“此八字”是说“进退转换”和“左顾右盼”八个字;“关乎神”是说“进退转换”和“左顾右盼”这八个字强调的是“注意力”。“神”就是“注意力”。注意力通过什么来反映?是“眼”,是“眼法”。眼法干什么?就是“顾盼左右与前后”。人们常说“眼为心之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是指精神的高度灵敏。两人对峙,都是提起精神来注意对方变化,留意左右前后方位的状态,以及自己怎样应变的这种神态,就叫“顾盼”。 与需要提醒的是,顾盼不仅针对对方,还包括对自己的顾盼,要将自己对方的劲势融在一起,达到“身知”,这样才能知己知彼、随机应变、相机而胜。 十、定在有隙,中在得横 “定在有隙,中在得横”这两句诀比较抽象,单从字面上不太好理解,但无非是从技击角度和身法角度来定义的。从技击角度讲,比如对方推我,我身手松活化解了对方的推力仍然稳定站立,就是说,我的稳“定”性,是建立在我的肩肘腕以及身法步法有间“隙”——即不僵不顶,能柔活化解的技术基础上。反过来,我在这个化解的过程中,或瞬间将对方引偏失重,对方“中”(zhòng)招势背——势背即为得“横”,随机将对方“横”向打出。也就是说要想击中(zhòng)放倒对方,必须找到对方的背势即不利因素,向背的方向打出也是“横”。我方这种随遇而守化平衡的技巧就叫“定在有隙”,在虚实变换中,摸到对方丢失重点而施出的技巧就叫“中在得横”。“有隙”是活泛化解,“得横”是找到对方的背处出击。这两者,往往是同时转化运用。 技法与拳架同理,这两句诀同样适合练拳架对身步法的要求,而且手法与身步法密切配合。拳架中有多种步形和步形的动态变化,静态和动态都要力求重心稳定,姿势平衡,轻灵圆活,劲力整合。如何才能做到?还是要从“定在有隙,中(zhōng)在得横”去找启发。顺便说一下,前面的“中(zhòng)”读四声,意指击中了目标。这里的“中(zhōng)”读平声,意指中定在合适的位置上。我们通过“提手上式”虚步(也叫“川字步”或“川字桩”)形态来说明这个问题。 “提手上式”是左腿实,右腿在前脚跟着地为虚,这个基本形态是没有问题的。需要检查的问题在于——如果左腿的坐骨坐得太靠后,前腿是浮根,出现的问题是左腿大腿骨与胯骨坐得太“实”锁住了自己,僵直而失去了灵活性,“有隙”的灵气也就没有了,自身的稳“定”性也就无从谈起。从另一方面讲,前后两脚之间的距离可以比作一条横线,就是说自身重心没有落在两脚之间横线位置的某个平衡点上,中定没有落在“得横”点上就易失中定。既然下盘失去了“定”和“中”,上手也一定是浮力或僵直,就托不住上手的接应力,这样上下劲势不能相合就做不到“合四方”,因为它违背了劲与势相统一的“复合方位”法则。这种“虚步”形同虚设,叫“形似神不似”。举个例子:屁股要坐在凳子的中间才能坐得稳,即使坐在凳子腿的上面也不失重心,但坐到腿的外侧就有可能翻倒。 其实就上面虚步形来说,动作并没有做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左腿坐实,控制右腿完成起落前伸、脚跟着地后,随即左腿坐骨略前移寸余,放松两胯、腿、脚踝各关节和肌肉,裆间虚圆微开,使两腿之间能够有效分担身体重心落在的横点上。所谓“川字步”就是用腰裆来协调贯串和整合前后两条腿承担“中定”的稳固点、灵活点、得力点,也就是用第“三条腿”——裆算第三条腿。这样做法的效果是:身体重心十分之八九在左腿为实,但胯腿间有活气儿,“实中有虚”;右腿承担十分之一在前,胯、膝、踝各关节放松为“虚”,但脚跟着地是“实”的,“虚中寓实”,这就是“有隙”和“得横”。“定在有隙”和“中在得横”是问题的一分为二和合二为一的辩证关系,不能割裂。 “定”和“中”的互为转化,就是求得“势”和“劲”的完整统一,下盘做好了,上肢自然得劲。同样,其它步形无论是静态和动态,都要求注意“定在有隙”和“中在得横”的运用。 十一、 太极拳推手讲究粘黏连随,不丢不顶,避重就虚,舍己从人,以巧取胜。对方推我,我出力相顶,两人重力相遇而被动就叫“双重”,这是因为不知走化或走化迟了而被动,是滞的缘故,就叫“滞”。反之,能一侧避重就轻叫“单轻”,另一侧单重进击,稳定自己平衡,破坏对方重心,轻重相通、配合身步法使用就叫“通在单轻”,也是太极拳虚实变化的原理。 这在推手中是常用的手法,取决于“听劲”知觉变化的熟练程度。拳架练习中也始终贯串这样的道理。比如行拳架中不能随机变化协调重心,身体另一部分产生多余的“重心”,动作牵强甚至变形,而影响了动作的“轻灵”,这种现象多出于“双重”而导致“滞”,特别体现在进退转换之间虚实变化不清晰,重心不干净而使动作笨拙。我们通过“搂膝拗步”动作来说明“滞和通”“重和轻”在运动中应注意的关系。 从“左搂膝拗步”进步“右搂膝拗步”开始,当重心开始向前移时,要着意做到以下几点:(1)先使左胯根松沉,因为在这之前前后两胯、两腿及裆是贯串的整劲,因此向前时首先左胯要松沉,才能进而不“滞”,这叫“逢进必沉”,但不是向下蹲,做到松沉活泛即可。随着重心前移身形也随之略前俯——注意身形不要后仰,后仰则重心提高,下体与上体就出现“双重”点,腰腿就会强直。此时右脚跟随之抬起——注意,是脚跟离地,脚尖并未离地;(2)感到左腿重心坐稳了,右脚再离地向前——注意,右脚一经离地,首先松右胯腿脚,由膝关节拎着向前,再由小腿伸出及至脚跟着地。这个运动过程身体重心要全部动态的协调落在左腿上,右腿完全放松的向前做到“通在单轻”,若右腿或上体犯强就会出现“滞在双重”的弊病。其它步法,“倒撵猴”、“云手”等都应注意这类问题的做法。 所以“滞在双重,通在单轻”要诀不单是手法,也是对身步法的共同要求,是太极拳“虚实说”的重要内容。杨澄甫宗师有言:分虚实是太极拳的第一要义。因此,可以说,“滞在双重,通在单轻”所体现的“虚实”理论,是太极拳体用中的战术指导思想。 十二、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这里的“虚”和“实”主要指手法劲感的虚实。与对方交手,感觉松空摸不到进攻的机会就是“虚”,应当采取防守的态势,不要贸然进攻;感觉对方僵了,摸到背处了就是“实”,必须立即出手,不要犹豫。“虚”和“实”是指对方的状态,“守”和“冲”是指自己的处理手段。“虚在当守、实在必冲”可简称“虚守实冲”。 有拳谚说:“软十三,不敢沾;硬十三,不沾边”,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比如对方掤坐虚守没有给你“按在必冲”的实点,粘黏随化走得好,你“冲”不起来,叫“软十三,不敢沾”,说明对方有一定的水平,要谨慎才行。当你按进,对方化解不良有僵硬自缚之感,你“得实”而发,制服对方,这说明对方虚实掌握不够好,还不懂得“十三势”的真谛。“十三”就是十三势太极拳;这里的“软”也不是软弱无力的意思,而是松空粘随刚劲内含,没有拙力的意思。 纵观“十八在诀”的手博内含,着重讲的是“劲道”,以势取胜,并不以抓拿为主而是含在其内,这也是杨氏太极拳推手的一个显著特点。 正如杨澄甫宗师所言:“其黏人之时,并不抓擒,轻轻黏住,即如胶而不能脱,使人两臂酸麻不可耐。此真太极也。”主要通过粘黏连随,虚实变化中寻找主动权,克敌制胜。关于这一点,杨班侯传下来的“虚实诀”中有精彩的论述:“虚虚实实神领会,虚实实虚手行动。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虚守实发掌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虚实自有虚实在,实实虚虚攻不空。”这就十分清楚地道明不仅在练拳架中要“寓虚实”之理法,更要在推手中“用虚实”之技法。 总而言之,掌握了拳架套路之后,就要追求一些实质性的东西,要从“十八在诀”的字句含义上下功夫去理解太极拳的技术内涵,去领悟太极拳阴阳虚实变化的哲理,要在手法、劲法、步法、身法、眼法上融会贯通,要从有形有象的具体动作修炼,过渡到无形无象、应物自然的高层阶段。其用意,不求技击之末,但求道法自然,意趣环生。 监制:刘洪耀 编辑制作:刘伟 电话:0719—5223531 主办: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 出品:武当杂志社 地址: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州老街五号楼 总第76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