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陈诚帐下第一名将,战功远胜陈诚,却一直名声不显

 历史客栈 2020-11-04

在民国时期,有个著名的“土木系”,就是指陈诚的嫡系部队,名将如云。

据统计,在“土木系”,共出过一位陆军总司令、一位空军总司令、两位海军总司令、四位参谋总长、五位一级上将……足见其惊人的实力。

“土木系”的一把手,自然就是陈诚,那么二把手是谁呢?就是罗卓英。

罗卓英1896年生于广东省大埔县,毕业于保定军校第八期炮科,在保定军校,他跟陈诚是同桌,两人志趣相投,很快就成了莫逆之交,也奠定了他飞黄腾达的基调。

在后来的军事生涯中,罗卓英一直追随陈诚左右,陈诚每升一级,就把位子传给罗卓英,相继担任第11师师长、第18军军长,堪称陈诚帐下的第一名将、第一心腹。

当然,罗卓英能晋升得这么快,也不光是靠陈诚的功劳,他自身的军事能力也确实是非常强悍。

淞沪会战爆发后,罗卓英率领第18军冲在最前线的罗店,此地不仅是日军首要进攻的地方,也是连接周围要道、物资、援军的重要根据地,战略意义极为重要。

因为日军的武器装备远远超过了国军,导致国军士兵们损失惨重,蒋介石不得不下达了撤退的命令。然而,罗卓英却没有放弃,对将士们说:“罗店者,乃我家之店也,此正吾人摧敌破阵之地,何惧焉!”继续率领部队猛冲猛打,硬是以血肉之躯,打退了日军的猛烈进攻,连日军都称为“血肉磨坊”。

这一战,彻底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尊严,粉碎了日军叫嚣“三个月占领中国”的狂妄,罗卓英也名扬天下,以至于“扶桑童稚知名姓”。

在上高战役中,罗卓英更是一举拿下了日军的两个师团,歼灭日军15000人,被何应钦誉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蒋介石也盛赞道:“胜利之年开胜利之先河!”

在全面抗战爆发后的八年中,罗卓英从南打到北,从东打到西,从淞沪会战一直打到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缅甸战役,参与了其中大多数战役,立功无数。

尤其是中国远征军,这是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出国作战,打了很多经典战役,也涌现出了很多名将,比如杜聿明、孙立人、戴安澜、郑洞国、廖耀湘、宋希濂等等,而中国远征军的总指挥,就是罗卓英,足见其能力之强、威望这高!

民国元老于右任曾经这样评价罗卓英:“行三万里程,打二百回仗。此语绝非虚誉!

抗战胜利后,罗卓英继续跟随陈诚,担任东北行辕副主任,但是,天下大势已经不是罗卓英能左右的了,在横扫千军的东北野战军面前,罗卓英再也不复当年的英勇,只好跟着陈诚黯然离开了东北。

到台湾后,罗卓英因身体不好,只担任一些闲职,于1961年病逝,享年65岁。

罗卓英病逝后,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仪式,蒋介石亲赠“忠贞为国,殊堪旌扬”的旌忠状,陈诚也亲自撰写祭文:“假令论及昔年报国,与其谓诚稍有贡献,毋宁悉以属之于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