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慎药·少年误服补药殒身一则

 象行生 2020-03-03

象行生:通过服用滋补药物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恐怕是大多数人的共识,秦始皇派遣方士徐福寻找海外仙山,祈求长生不老药,魏晋时代全国流行服食五石散,清代高士喜欢服食人参、鹿茸,人们都希望能够找到一种灵丹妙药,只要吃下去就可以百病皆除,长命百岁。可是,世界上哪里有那样容易得到的东西。即使是人参,如果不辨自身体质,随便吃下去,不但不会保健身体,反而会要了性命。所以古人云:“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气补不如神补。何为气补神补?调息内观是也。(前文介绍的“六字诀”和“观日月”即是气补与神补之法)

清代医家陆以湉在《冷庐医话》卷一·慎药一文就专门讲述,补药须慎用,服药必须符合自身的情况,不可以随意,否则悔之晚矣。

   陆以湉目睹都门的章子雅,因为受寒发热,通过仙乩,提示用人参、黄芪,结果导致痰液堵塞气管,窒息而亡。

    当时民间流行通过仙乩求治病药方,但是有时候方子灵验能治病,有时不灵验。陆以湉认为神仙怎么会通过这样的方法来给人看病,只要鬼怪之类才会做这些事情,所以有时候灵验有时候不灵验。

萧山李仪轩是位老人,得了腿足无力的病,通过仙乩,提示用附子、熟地、羌活、细辛等药物治疗,结果导致失血而亡。

陆以湉质疑这种仙乩,能够治愈就说是仙人给的药方灵验,不能治愈就说是命该如此,这样的话怎么能够让人信服呢。

药物可以保养身体,也可以伤害身体,服药的人要非常慎重。

有一位姓汪的同乡,学识渊博,并且懂得医术。清道光乙未年,陆以湉与他一同住在都城库堆胡同,找他治病的人很多。丙申正月,汪同乡突然发热出汗,自己认为是阳明热邪,需要用石膏入药,服了一剂后,热邪反而深入腑脏。汪同乡皮肤表面冰冷,腹泻,人昏迷不醒,过了三天死去。

医家说这个症状属于桂枝汤证不应当使用石膏入药来退表邪。

嵊县吴孚轩,壬寅六月科举考试,当时天气非常热,而他的体质弱,又因事情多,人过于劳累,感染了暑热深入身体内部到了秋天疾病发作刚开始仅仅恶寒发热,病情并未加剧当地的风俗,患病的人都要喝姜汤,但是不懂姜汤只适合受寒的人喝,受暑热的人不能喝,结果他喝了2杯姜汤,导致暑邪发作迅猛,人没有救过来死了。

吾邑陈庄李氏子,夏天患霍乱,医生给的药方中有制半夏二钱,当时这种药很少,而购买的人很多,药店的伙计误把附子当做半夏给了他,服药后李氏子腹部剧痛,人发狂,吐血而亡。

世俗喜欢服食热性的补药,比如:桂枝、附子、鹿胶等,尤其是老年人以为这些药物能够壮阳。但是不懂得年龄大的人大多数都有阴亏的问题,如果服用了热性的补药,必然消耗阴水(象行生:人体阴阳本是平衡,任何一方都不可以多或者少,否则就会有损健康。本来就已经阴亏,不补阴反而壮阳,阳愈盛而阴愈亏,阴尽人亡),反而有损人的寿命。

很多人都是因为这样服用补药而深受其害。

 鸟兽虫都有智,如:老虎被药箭射中而找青泥治疗,野猪中药箭吃荠来治疗,雉被鹰抓伤会用地下的黄叶疗伤,老鼠中了矾毒喝泥水来解毒,蜘蛛被蜂螫用蚯蚓粪治疗受伤的地方,或者啮芋根后用汁液涂抹,鹳的蛋破了会用药包裹。这些都在方书上有所记载,数不胜数。

只要是吃补药,一定要明白自身的情况,不能一味的进补而导致危害。叶天士《景岳全书发挥》中讲:沈赤文20岁,读书明敏过人,他的父母非常喜欢。沈赤文即将结婚,他的父母给他配了全鹿丸一料给他进补他和3个同学一起分吃。赤文是在冬至的那一天吃的全鹿丸到了初春,突然全身疼痛,渐渐补中出现硬块并且疼痛,人开始消瘦不想吃东西,喜欢喝冷冻的饮料,后来服用了酒蒸大黄丸,大便出来很多黑块,这些黑块用水浸泡后膨胀的好黑豆一样这个时候才知道,是由全鹿丸形成的过了几天赤文因为高烧发热死去一同服药的其他少年,一患喉痹,一患肛门毒,一患吐血咳嗽,去了这就是服用热性药物的害处。

象行生:可惜这四位少年,误服大补之药,导致丢失性命。少年人气血旺盛,除非先天不足或者后天受寒多病者,其他大都阳气旺盛,根本不需要服用任何补药,只需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运动强身就可以了。本来身体阳气旺盛,吃了热性大补之药,打破了身体阴阳的平衡,阳火耗尽阴水,四位少年都没有想到这个后果,也没有及时采取对证治疗,等到病情加重的时候已经无法救治。此医案即令人感叹,更令人警醒,须牢记于心!

全鹿丸

组成:全鹿干、锁阳(酒炒)、菟丝子、枸杞子(盐水炒)、肉苁蓉、党参、白术(炒)、当归(酒炒)、麦冬、沉香、炙甘草、地黄、牛膝、熟地黄、褚实子、山药、盐补骨脂、川芎(酒炒)、酒当归、巴戟天、天冬、五味子(蒸)、炒白术、覆盆子、盐杜仲、芡实、花椒、茯苓、陈皮、炙黄芪、小茴香(酒炒)、盐断续、青盐、葫芦巴(酒炒)组成。

功效:补肾填精,益气培元。用于老年阳虚,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肾虚尿频,妇女血亏,带下。

蒸大黄丸

组成:大黄,枳实,芎䓖,白术,杏仁,芍药,干姜,厚朴,吴茱萸。

功效:养胎,易产。

《冷庐医话》卷一·慎药原文如下:“乩方之风,于今尤甚。神仙岂为人治病,大率皆灵鬼耳,故有验有不验。余所目击者,都门章子雅患寒热,乩方用人参、黄 ,痰塞而殒。萧山李仪轩老年足痿,乩方用附子、熟地、羌活、细辛等味,失血而亡。彼惑于是者,效则谓仙之灵,不效则谓其人当死,乃假手于仙以毙之也。噫!是尚可与言乎?  药以养生,亦以伤生,服食者最宜慎之。秀水汪子黄孝廉同年(焘),工诗善书,兼谙医术。道光乙未,余与同寓都城库堆胡同,求其治病者踵相接。丙申正月,汪忽患身热汗出,自以为阳明热邪,宜用石膏,服一剂,热即内陷;肤冷泄泻神昏,三日遽卒。医家谓本桂枝汤证,不当以石膏遏表邪也。嵊县吴孚轩明经鹏飞,司铎太平,壬寅六月科试,天气大热,身弱事冗,感邪遂深。至秋仲疾作,初起恶寒发热,病势未甚,绍台习俗,病者皆饮姜汤,而不知感寒则宜,受暑则忌也,服二盏,暑邪愈炽,遂致不救。又有不辨药品而致误者,归安陈龙光业外科,偶因齿痛,命媳煎石膏汤服之,误用白砒,下咽腹即痛,俄而大剧,询知其误,急饮粪清吐之,委顿数日始安,犹幸砒汤仅饮半盏,以其味有异而舍之,否则殆矣。吾邑陈庄李氏子,夏月霍乱,延医定方,有制半夏二钱,适药肆入少,而购药者众,有新作伙者,误以附子与之,服药后腹即大痛发狂,口中流血而卒。李归咎于医,医谓药不误,必有他故,索视药渣,则附子在焉。遂控药肆于官,馈以金乃已。世俗喜服热补药,如桂、附、鹿胶等,老人尤甚,以其能壮阳也,不知高年大半阴亏,服之必液耗水竭,反促寿命。余见因此致害者多矣。禽虫皆有智能,如虎中药箭而食青泥,野猪中药箭食荠 ,雉被鹰伤贴地黄叶,鼠中矾毒饮泥汁,蛛被蜂螫以蚯蚓粪掩其伤,又知啮芋根以擦之,鹳之卵破以漏药缠之。方书所载,不可胜数。今人不辨药味,一遇疾病,授命于庸医之手,轻者重,重者致死,亦可哀已。凡服补剂,当审气体之所宜,不可偏一致害。叶天士《景岳全书发挥》云∶沈赤文年二读书明敏过人,父母爱之,将毕姻,合全鹿丸一料,少年四人分服,赤文于冬令服至春初,忽患浑身作痛,渐渐腹中块痛,消瘦不食,渴喜冷冻饮料,后服酒蒸大黄丸,下黑块无数,用水浸之,胖如黑豆,始知为全鹿丸所化,不数日热极而死。同服三少年,一患喉痹,一患肛门毒,一患吐血咳嗽,皆死。此乃服热药之害也。”

               愿见者安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