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生赊账吃零食,家长怒砸小卖铺,缺失的财商教育才是问题根源

 IF枕边育儿 2020-03-03

最近湖南的一个小学生,因为爱吃零食,欠下了“巨款”不得不偷拿家里的钱还债。孩子学校门口的小卖部老板,允许孩子赊账,还写下了欠条。欠的钱越来越多,孩子没办法只好回家偷钱

愤怒的家长在谴责商家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孩子“财商”教育是否不到位?

我们在新闻中总是听到的,年轻人因为欠下天文数字的网络贷款,无法偿还而自杀或犯罪。而根据汇丰银行、海尔消费金融、融360的统计数据显示,90后群体负债率高达1850%,在消费贷款群体中占比达43.48%,以贷养贷用户占比近三成。

越来越多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早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就像给孩子的未来上了一份保险。宝爸宝妈可以从下面三种方法入手,让学龄前的孩子学会如何与“钱”打交道。

01 财商教育从认识钱开始

二宝最近学会了“购物”。每次我们出去散步,路过小区门口的超市。他都会自己拐进去,从货架上拿一盒酸奶和。我和队友都认为,这是他开始认识“钱”的好机会。就算之前他也会摆弄硬币,但从来没有试过用这些金属小片来换好吃的。又一次他拿酸奶的时候,我没有像往常那样拿出手机来扫码。而是给了他三个一块钱硬币,告诉他这是“钱”用三个硬币,就能跟阿姨换一盒酸奶。连续几天后,他在出门前就会从小罐子里拿硬币准备换酸奶。

孩子一岁半左右,宝爸宝妈们就可以开始给娃建立“钱”的概念了。孩子首先要知道“钱”可以换东西。在娃二至三岁时,我们可以教孩子逐渐分辨钱的面额,甚至给孩子一些钱,让他进行购买活动。另外现在我们用的电子支付方式太过抽象,宝宝的财商教育还是建议从实物货币出发。

02 分辨“必须”和“欲望”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这么小就教他消费,他以后花钱会不会大手大脚啊。其实早一点让孩子参与购物,不但不会让孩子消费成瘾,反而更容易让孩子理性的对待消费。

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手握“重金”开始在海量商品中自主选择的时候,宝爸宝妈要不断的帮孩子做这样的练习:分辨什么东西是我们生存必须的,而什么东西是“想要”而不是必须。这个方法是一个证券分析师朋友教我的,他的孩子从三岁开始在他们超市购物时做这个练习,现在同是上小学的孩子,不但能够提前做消费计划,还能把“想要”控制在一定频次和范围内。超前消费,用贷款形式获得自己没有偿还能力的东西,都是没有建立分辨“必须”和“欲望”的消费观念。

03 建立储蓄习惯

“耐心”从来不是孩子的美德,一个男孩看到橱窗中的消防车,肯定是想要马上得到他。学会等待,并且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努力”是需要不断练习和学习的。下次当孩子想要一个比较贵的“大件”时,就是帮孩子建立储蓄习惯的契机。

大宝想要一台遥控飞机很久了,我们为此给他建立了一个“遥控飞机计划”,爸爸帮他打印了遥控飞机图片,贴在储蓄罐旁边。还告诉他如果能把夏天用来满足“欲望”的冰激凌消费作为遥控飞机基金来源,两个月后,就能有遥控飞机了。

我们还在小黑板给他制作了一个进度表,让他清楚离遥控飞机还差多少钱。虽然为了庆祝存款过半和存款达成,大宝奖励自己吃了两次冰激凌,计划还是顺利的完成了。拿到飞机的时候,大宝说他要开启“乐高计划”了。这次费用的来源是游泳课后的西瓜汁、“我可以喝水”他说。

枕边育儿寄语:

财商教育这个概念的火爆之下,是越来越容易的借贷,和不断被刺激的消费欲望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而我们的孩子注定会生活在一个更加“消费主义”的世界中。建立健康的金钱观,学会和自己的欲望相处,是每个父母都应该和孩子共同学习的必修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