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什么虫,别得小瓜虫,一例经典小瓜虫治疗案例

 鲨鱼11n26q7vdn 2020-03-04
搞养殖的人都知识,小瓜虫特别难治,不在于没有特效药,而在于他特殊的结构和生病周期和繁殖周期。所以要治疗小瓜虫不能简单就用药,要仔细了解的特点,才能对症下药。
小瓜虫病治疗案例
一、基本情况和发病情况:
二、疾病诊断:5月5日指环克(复发甲苯咪唑溶液)13瓶杀虫,
5月6日下* 4瓶有机酸解毒。 -------为何杀虫后仍有死鱼?未对症下药!
投喂管理:
草鱼食欲不旺,每天仅投喂1包海龙8611膨化料。
近期水温:
4、5月份为梅雨季节,黄圃5月上旬阴雨天气居多,
水温在23-25℃之间。 - ------小瓜虫最适生长水温为15-25℃,适宜
死鱼情况:
5月初两次用药后,死鱼并未减少,每天仍有数尾鱼死亡,而且集群游边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病鱼体表渐渐出现明显的白点,9日、10日死鱼数量迅速上升至二三十尾,集群游边的草鱼超过两百尾。
---- 小瓜虫病易在营养不良、养殖过密、过强应激反应的情况下发生。
三、治疗诊断:
治疗方案:
方案:肥水抑虫(降水位--增肥度--升水温)
执行:5月11日上午,排出塘水60cm,水深从1.7m降至1.1m,促进水质肥爽,提升水体的升温、保温能力,抑制小瓜虫生长繁殖。
方案:中药治疗(辣椒粉+干生姜片),隔日1次,连续2-3次。
执行:5月11日中午,辣椒粉10斤+生姜25斤+海盐40斤煮沸30min,兑10倍塘水,全塘泼洒。
方案:水体消毒:聚维酮碘全塘消毒,2亩*米/瓶
执行:5月13日,聚维酮碘5瓶消毒,防止继发性感染。
用药后,死亡量明显下降,5天后死亡基本停止,鱼体上的斑块也逐渐消失;
用药两日后,游边鱼的数量明显减少,吃食明显好转,5天后偶见数尾游边现象
四、案例总结:
本案例中,使用辣椒粉+生姜熬煮兑水泼洒,辅以肥水升温的方法治疗小瓜虫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在于,客户未能坚持使用方案,仅泼一次药,虽然避免了小瓜虫病集中爆发而可能导致的大量死鱼,但未能在短期内及时杀灭小瓜虫,使鱼体损伤继续,容易造成继发性感染死鱼。
方案可取之处,增加水体消毒部分,使用聚维酮碘消毒,不仅对因小瓜虫寄生的创口有收敛所用,更可以抑制细菌、病毒的继发性感染而避免引起大量死鱼。
a、流行规律
最适水温:15-25℃,虫体通常在20-25℃最易感染宿主;
最适季节: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节发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温、缺乏活饵的情况下容易流行;
该病往往在营养不良、养殖过密、热应激或其它环境条件引起的过强应激反应情况下容易发生此病;
病程一般5~10天,传染速度极快,若治疗不及时,其死亡率可达60%~70%,甚至全军覆没,对养殖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b、常见治疗小瓜虫的药物有哪些?
硝酸亚汞、醋酸亚汞、孔雀石绿,用于观赏鱼中,食用鱼禁用;
用40- 50 mg/L福尔马林溶液药浴100-125 min,对金鱼小瓜虫病有良好疗效;
田海军和堵大龙(2012)研究表明,180.7g/m3冰醋酸的杀灭率可达到96.2%;
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质量浓度小于1.0mg/L时,不仅不能杀死小瓜虫,反而刺激小瓜虫胞囊的形成,加速繁殖;只有当其质量浓度达到1.2 mg/L时,才能有效地杀灭小瓜虫;
食盐浓度达1.99%时方有治疗作用,仅能杀灭10%的虫体,且金鱼在用药3h后死完;
每立方米水体用亚甲基蓝2克化水全池泼洒,每隔3天泼洒一次,连泼3次;
辣椒粉(210g/亩*米)+干生姜(100g/亩*米)熬煮合剂具有良好效果,但要注意选材,朝天椒+沙姜效果最佳。
c、治疗周期
小瓜虫的生活史中,只有那些基本成熟、即将脱离鱼体或刚脱离的滋养体和掠食体才对药物敏感,而在滋养体的早期、中期和包囊体中幼虫均对药物不敏感。因此,一种即使对虫体很有效的药物,都需要连续使用3-7个疗程,才能完全杀死虫体,两疗程之间间隔一定的时间,间隔期的具体长短视水温而定。最适温度(24-26℃)时需隔天1次治疗1周。评定药物的治疗效果,需要在3个疗程之后,根据在显微镜下检查鳃丝中有无虫体或虫体是否死亡来判定。同时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更多的疗程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