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唯一存留的书法真迹,却让宋徽宗、乾隆等人给盖成了大花脸

 今古言堂 2020-03-04

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哪一个朝代,都有一些文思泉涌的文人志士,流传了许多作品。在今天,我们可以阅读唐代的诗歌,也可以阅读宋代的诗词歌赋……我们感叹这些诗人的作品,也欣赏着他们背后的故事。

其中,唐代的诗人李白是比较有才华的一位。许多儿童的启蒙诗篇,都是背诵李白的代表作。同时,李白所生活的盛唐,也是非常繁华的,那样的大唐盛世对他诗歌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虽然李白有很多代表作,但是他的真迹能够流传下来的,事实上却非常的少。

同时也是标题中所提到的,虽然真迹被流传下来,但是却让宋徽宗,乾隆等给盖成了大花脸,那么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为何呢?

一、李白

每次提到李白这两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作为一名中国人,从小学习语文,也从小接触诗词歌赋,李白的诗歌,大家更是能朗朗上口。这样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相信这样的才华,无论生活在哪一个朝代都会非常优秀。

事实上,李白和皇室有着一定的关系,并且他在五岁时,启蒙读书,就已经表现出了很大的天赋。后来的李白在18岁时,游历多国,这也为他增长见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上阳台帖》

李白的很多作品,比如说《蜀道难》等,其中辉煌的气势总能让人叹为观止。《上阳台帖》这部作品,作为唯一一个被流传下来的真迹,现在被收藏在中国故宫博物馆里。这四言诗,短短25个字,却表达了很丰富的情感。

它既概括了王屋山高耸险峻,也概括了这源远流长之水,同时也表达了李白对司马承祯的仰慕之情。这部作品有着苍劲挺拔的气势,用笔行云流畅,收放自如,很符合李白豪迈的气势。因为是唯一一个真迹,许多文人志士都是非常赞赏的,这对研究李白的书法,以及他的诗歌有很大的价值,同时大家也表达出了对李白才华的钦佩。这样的作品,堪称是国家一级宝物。

李白的这封真迹,本来只有25个字,但是为什么如今看到的作品却不尽相同呢?为什么这幅作品还有其他不尽相同的字迹吗?这背后又有多少些故事呢?那我们还要从他的“粉丝”说起。

这其中,宋徽宗非常热爱李白的作品,并且当他看到李白的书法时,就也忍不住在贴前和贴后写上了一些字。后来这封信传到了元朝,著名书法家欧阳玄也是忍不住题词一首,再后来许多文人都在上面题字拓款,美名其曰是表达对李白这样诗人才华的倾慕与喜爱。

后来这幅作品就到了乾隆的手里,而乾隆又是一个非常喜欢乱盖章的皇帝,他也非常喜欢古玩。但是这样不好的习惯――乱盖章,让李白的这幅真迹真正成为了“大花猫”。当然了,不仅是李白的真迹,当乾隆皇帝看到王羲之的作品时,想必也是那时候读的非常激动,硬是在这幅作品的后面写下了自己上万字的读后感。

当然,这幅作品就是《快雪时晴帖》。所以李白的真迹没有逃离乾隆的魔爪,可以说也是情有可原。

所以当大家看到李白的书法,再看它旁边密密麻麻的文字时,甚至还有一些红色的印章,大家也都是哭笑不得。关于这些文字和印章,哪一段是谁写的?因为比较的胡乱,也是很难分辨出来。不得不说,无论是出自于哪一位作者,不乏有一些喧宾夺主之势。所以今天的我们,当看到李白这封字迹时,也需要仔仔细细地寻找,到底哪一些是李白的字迹?而哪一些又是其他皇帝的题词呢?

当然,大家都了解,能够看到李白的真迹,就十分不容易。但是关于李白的唯一真迹,如今成了后人们看到的大花脸,还是与他的多才多艺有关系,后人对他的赞赏,忍不住在他的作品旁边题词。当然,这些人也都是一些有名的人士,包括皇帝等等。同时个人也相信,也只有皇帝这样的天子还有有文学修养的人,才有机会接触到李白的作品。

同时当大家看到这样的文字真迹时,希望大家也能够静下心来仔细观察欣赏,在那样一个年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大家也一定要珍惜现在流传下来的每一部作品,这些都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