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机促成改变 从依靠人员到建立体系 1968年7月22—23日,一伙恐怖分子劫持了以色列航空公司从罗马飞往以色列的426号航班,并迫降阿尔及利亚。该次航班上载有38名乘客和10名机组人员。经过以色列和阿尔及利亚政府的谈判以后,以色列关押的24名巴解组织人员被释放,劫机分子随后才释放了被劫持人员。这起事件成为后来被称为“以色列航空安保体系”的重要起因。 以色列政府意识到自己必须准备好应对新的恐怖威胁。以色列安全总署领命组建了一套体系以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基于对行为因果模式所做的分析,以色列航空安保的开创者明白,仅靠武装的安保人员来阻止劫机事件是绝无可能的,重要的是要建立一套安保体系,并通过这套体系将恐怖分子还在机场时就识别出来,以便阻止其实施劫机行为或者往乘客行李中放置炸弹。 当时的安保体系组建是基于以下三点评估:一是航空乘客的数量允许其按照不同安全等级来进行识别;二是安保人员必须熟知乘客异常行为,并彻底识别任何行为异常的乘客;三是安全检查不能干扰机场正常运行。 就在以色列建立全球范围内的航空安保体系的同时,也发生了一系列针对以色列航空公司境外始发航班的恐怖阴谋,其方法是乘客携带爆炸物(有意携带或被无意中放置)进行爆破炸机。每一起恐怖阴谋都被以色利航空认真研究,安保流程也随之得到升级和拓展。 1988年,以色列航空安保体系出现问题,一名乘客在行李中携带爆炸物品登机,因技术故障这个爆炸物没有爆炸,这名乘客也碰巧在目的地机场被识别出来。之后,以色列安保负责人意识到了两点:一是尽管安保人员可以在尽量减少伤亡的情况下应对机上或机场的恐怖分子,但是他们无法应付已经放到机舱中的炸弹,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二是尽管“人”都会有失误,但仅靠技术手段来弥补“人”的失误是远远不够的。 可预测乘客过滤法 从“钓鱼翁”到“狩猎者”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全球航空业的快速普及化和便利化,引起了一些对航空安保体系尤其是以色列安保机构的批评,主要是谴责其在安全管理理念上停滞不前。这些批评主要涉及以下3个方面:安保盘查干扰人权,在安保体系上的巨额投资预算加重了政府和航空公司的负担,机场的运行受到安保措施影响。 以色列安保与航空部门最终决定,鉴于全球恐怖分子正召集情报技术人员研究安检设备和安保技术以期寻找并突破其弱点,应继续实施盘查式的安保措施。当然,基于以下两点,以色列安保当局也决定对安保措施进行调整:第一,旅客在交运行李时将受到安全检查;第二,安检设备将进一步强化,并且与盘查等级有机结合起来。 按照以色列安保理念,需要强调的是:盘查是决定对旅客实施何种安保级别的重要因素。这种措施,国际上称为“研判”,是“可预测乘客过滤法”的根基。 过去的案例以及对与恐怖组织有关联的人员的严密措施,证实了这种方法既有效又专业。历经多年的应用,“可预测旅客过滤法”成功地将其独特优势与反恐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识别潜在威胁。其原理是基于一种常识,即恐怖分子在策划或准备实施恐怖行为时一定会产生细微但依然可预测、可分辨的行为。任何恐怖分子在面对训练有素的安保人员时,绝无可能完全隐藏这种行为模式。 对以往案例的持续分析证实,从理论上讲,所有的恐怖袭击过程中都呈现出类似预警信号,安保人员只要有能力发现这些异常行为,就有能力预先粉碎精心策划的恐怖行为,避免生命损失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可预测旅客过滤法”的理念是基于对行为的观察,而不是对目标人员的籍贯、民族以及信仰背景的分析,因此不带有种族偏见的色彩。 “可预测旅客过滤法”的一大益处是理念的转变,安保人员从“钓鱼翁”的理念,即坐等恐怖分子从身边经过并抓住他(很少发生过),转变为“狩猎者”理念,即安保人员始终在通过不同的手段去搜寻异常行为。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狩猎者”理念激发了安保人员的积极性和危机意识,没有人会玩忽职守,因此“狩猎者”理念不但不会影响服务水平,而且还有助于整个系统的提升。 避免照本宣科 关注点从“爆炸物”到“人” 与以色列相反,西方国家却另行其道。美国有关机构认为,由于针对航空业的恐怖袭击是偶发事件,因此,一旦发生不同级别的袭击,其解决方案是由保险公司向受害者进行赔偿。作为常理,欧洲国家采用了美国的做法。 全球航空安全的分水岭是1988年泛美航空公司班机在苏格兰洛克比上空发生爆炸,利比亚特工在这架班机上放置了爆炸物,导致27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遇难。此后,英国首先改变其观念,在西方国家中倡导对所有装机行李进行不同级别的技术检查。 随后,2001年“9·11”事件成为第二道分水岭。据称,如果当时美国也采用了“可预测旅客过滤法”,这次恐怖袭击就很可能被阻止。当时,恐怖分子在飞机上使用了开箱器作为武器,而根据美国当时的法律,这种刀具是可以带上飞机的。而安检人员也只是照本宣科,按章办事,未能灵活运用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讽刺点讲的话,那些遇难者是被“教条”给害了。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安保理念是强化对旅客的X光机检查,这种理念是有缺陷的,因为当所有乘客都按照相同级别进行安检时,不可能有针对性地关注异常行为;同时,恐怖分子会召集情报技术人员去研究安检程序和安检设备,发现并突破其弱点。另外,高级别安检将影响机场运行,也给国家造成财政负担。 2009年12月25日,一名尼日利亚青年携带爆炸物成功登上了达美航空公司航班,在降落前20分钟试图引燃爆炸物但没有成功。这起事件显示,西方国家应建立起新的航空安全法规。安保机构必须意识到,爆炸物不是自发来到机场的,因此,首先要应对恐怖分子,然后才是炸弹。对安保感观的专业管理、将安保感观与当地文化结合以及对全球恐怖分子动态进行系统化跟踪等措施,将有助于更专业、更有效地防范航空威胁。 (王建宏 编译,原文作者为道顿·撒基和奥德·拉兹,前者是以色列路坦安保公司共同首席执行官,后者是以色列安全机构保安部副主任。) 观点 航空安保要超越技术 追踪行为 □王建宏 风险无处不在,危机就在身边。在反恐专家眼里,这是永远的信条。纵观国际形势,恐怖活动愈演愈烈,反恐战线越拉越长,每次的恐怖事件都影响着全球社会与经济发展。就航空安保来讲,形势同样不容乐观,似乎每一段安静时期的背后都潜伏着危机,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发生何种袭击事件。 多年以来的经验证明,仅靠设备和技术远远不能解决航空安保潜伏的危机。恐怖分子形形色色,恐怖手段千变万化,但始终不变的是:所有这些活动,都是“人”为策划或者实施的。但仅从外表或者长相上来分辨恐怖分子是很困难的,有的恐怖分子看上去很文雅,甚至有一起空中爆炸案的主角是一名化妆成孕妇的妇女。那么,航空安保究竟要如何才能辨别出恐怖分子呢? 生理学和行为学的经验表明,人的意识、思维和行为具有特定模式,人的本能决定了人的行为与意识和思维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决定了掩饰再好的恐怖分子也总有可以被预先发现的可能性,一个细微的动作、一丝不经意的眼神都会透露出人的心理状态及其行为目的。通过分析乘客的行为特征,从任何蛛丝马迹中发现可能的破绽或嫌疑,是安保人员应对危机的一大法宝。 1995年巴黎地铁爆炸案造成8人死亡、150多人受伤,案件很快得以侦破,其重要原因是负责此案的一名警官从受伤旅客的描述中发现了重要线索,该旅客提到一名男子在案发前不停地将手伸到背包里摸东西,爆炸前这名男子下了车。警官认为,这名男子的这种行为(不停地将手伸到背包里)正是他实施爆炸前紧张情绪的本能表现,警方顺藤摸瓜,迅速将嫌疑人捉拿归案。 如果说这起案例是行为分析帮助了案件侦破的话,以色列安保体系所展现的则是一套更加严密的基于对旅客进行预先甄别的安保理念。他们通过长期的模拟分析和实战检验,积累了一系列的行为模式数据,通过案例教学,结合亲身体验,对安保员工进行培训,指导其对旅客的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对比、评估、判断、盘查,直到排除威胁或发现威胁并及时采取措施。 此外,恐怖分子在公共场合或者面对安检时往往表现正常,但他在通过安检之前(犹豫、徘徊或者多次到同一个地方踩点)和之后的行为(松了一口气、紧张之后的放松),往往更值得观察和评估。这要求安保人员具备冷静观察、不为表象所迷惑的能力。 恐怖分子实施或者准备实施恐怖行为的起始场所往往是不为人所重点监控的场所,如洗手间、咖啡厅、过道等,因此加强对保洁、餐饮以及其他非安保人员的培训非常重要,同时也要指定严谨可行的反馈机制(如避免员工发现异常并报告部门负责人以后,部门负责人没有及时反应,造成延误时机或者毫无准备)。 当恐怖分子密谋策划新的活动时,他们必定要对最新的安保设备进行分析、破解,对安检流程进行研究,寻找漏洞,实施破坏并逃脱抓捕。好的安保是猎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主动发现,及时行动;不好的安保则像渔翁,两手空空,坐等上门,晕头转向,疲于奔命。 (作者为青岛国际机场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