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辽东半岛 大连古人类 原始氏族社会
2020-03-05 | 阅:  转:  |  分享 
  
辽东半岛大连古人类原始氏族社会









录入:?2012-6-25??人气:2146















大连古代地势地形图

?

?



记者:王瑾

?????专家:王万涛



记者:大连最早有人类居住是什么时候?大连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是怎样的?



专家:大连地区早在1.7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古人类活动的范围更加广泛,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夏商以后,大连地区进入青铜时代,石棚、青铜短剑等文物更加丰富多彩。特别是进入汉代以后,大连地区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密度增大,遗存至今的汉城、汉墓,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作了最好的诠释。唐代遗迹旅顺鸿胪井,见证了中原王朝与东北部族地方政权的交往和隶属关系,同时也记录了旅顺及大连湾诸港作为沟通中原与东北腹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辽、金、元三朝,大连几度荣衰,留下珍贵的寺、塔、碑、城遗址。明代,大连地区进入继两汉以后的又一个昌盛期,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全面发展。明末的战乱造成大连地区半个多世纪的萧条,迄至清中叶,大连地区再度振兴。清末,大连地区遭到俄国和日本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和奴役长达47年,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大连人民才获得解放,从此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纪元。



记者:大连市所在的辽东半岛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专家:大连市所在的辽东半岛是经过多次地壳运动和漫长的海陆交替演化发展而成的。



30亿年前,辽东半岛像世界其他淹伏地区一样,淹伏在茫茫无垠的海洋下面。随着地壳运动演化,多次发生海底火山喷发,形成一些火山沉积岩系,堆积形成岛屿。距今6亿年前的晚元古代末期,陆表海沉积区曾有过短暂的平稳抬升,形成广袤平原环境。距今6500万年进入第三纪,大连地区出现温暖湿润的气候,亚热带植被发育。此间,辽东半岛持续上升,渤海地区由早第三纪的淡水河湖环境过渡到晚第三纪的湖海环境,河流作用逐渐减弱,湖泊逐渐加深。距今300万~200万年的第四纪以后,辽东半岛继续抬升,接受风化剥蚀。此期内,辽东半岛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曾有过较大的冰川活动,几度被冰川覆盖。辽东半岛亚热带植物南迁,草本植物有所增加。由于世界性的冰川活动,海平面高度大幅度地或涨或落。冰期来临时,大洋水大量地转入陆地冰川,海面下降;冰川消融,冰川水回归海洋,海面回升。海平面的动荡,对黄渤海产生巨大影响。海面下降时,半岛两侧变成渤海湖、渤海洼地和黄海大平原,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朝鲜半岛及日本列岛相连,近代海底出水的第四纪哺乳动物披毛犀、猛犸象、野牛化石的发现便是最有力的佐证。海面回升时,发生海进,渤海洼地和黄海大平原重新变为渤海和黄海海域。第四纪渤海共发生四次海退、四次海侵,最后一次海进发生在距今9000年。距今6000年至5000年前后,黄渤海海峡及渤海的地貌形态基本形成,辽东半岛海侵达到高峰。自此以后,海水又有渐退的趋势。黄海海域的海侵、海退情况与渤海相似。



在海底有水下阶地存在。概言之,大连市所在的辽东半岛在近30亿年多次的海陆变迁、地壳变动、岩浆侵入及喷发活动中,经过漫长的演化,造就了当今的低山丘陵半岛地貌,为人类的生存活动提供了基础生态环境。



记者:大连古人类的第一个家园是哪里?



专家:由于辽东半岛南部频繁、剧烈且复杂的地质变迁,人类活动生存的基础生态环境迟迟未能形成,故古人类活动进入这里的时间远比辽西、辽北和辽东地区晚得多,1.7万年前,方有古人类定居今大连北部地区。大连先民来源有二,一是南下的庙后山人、金牛山人,二是北上的山东半岛古人类。1981年在今瓦房店市祝华街道龙山村庙下屯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居住的洞穴遗址,是大连古人类的第一个家园。洞穴遗址处在四周群山环抱的小盆地中部山丘一侧。山丘周边地势平坦,丘前有水源充沛的河流,适合古人捕猎、采撷定居。洞穴深60米,发掘出大量脊椎动物化石和一批经过加工使用的骨器和石器。其中有犀牛、古象、猪、马、牛、狗等动物骨化石,计5大门类60余种,总量达4吨以上。经科学测定,均为1.7万年前的遗物,表明今大连北部地区此间已有以洞穴繁衍生息的人类活动。进入新石器时期,随着大连地区地貌的日趋稳定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小珠山下层文化为代表的先民们已在近山临水之处或在沿海及较大岛屿上建立聚落。其生产也由单一的狩猎、采集、捕鱼,向农作物种植过渡,并学会搭建半地穴式房屋,开始了定居生活,人口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先民聚落广泛分布于大长山岛、獐子岛、庄河、金州、甘井子、瓦房店、普兰店等广大地区,而以海岛和北部地区为多。因海岛可供生存的食物相对多些,北部地区的原生态条件比南部也优越一些。



记者:在新石器中期,大连地区与山东大汶口文化有哪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原始氏族社会怎样逐步解体?



专家:在以小珠山中层文化和郭家村下层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中期,大连地区与山东大汶口文化联系密切。山东龙山人已突破沿岸漂航的局限,以长山列岛为依托,最终跨越渤海定居于辽东半岛南部。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影响下,大连地区社会发展加快,先民的生活日趋丰富,磨制的石、玉、骨、角、蚌壳等器具和陶器已很精致,并学会了结网捕鱼、纺线制衣、营造房屋、种植稻谷、畜养猪羊等。食物的来源更加多元化,特别是种植业的发展和家畜的饲养,使先民们从单一的渔猎采集经济,转入到种养采狩的综合经济形态,社会生活由是前进了一大步,进入父系氏族制。为了防御猛兽袭击和自然灾害,先民划分粗放领地,选择背风近水之处结“村”而居,提高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之私有制的萌芽开始出现,富有家族与贫穷家族的社会状况在墓葬中得到证实。以公有制为主要特点的氏族公社制逐渐为私有制所替代,平等的氏族成员逐渐分化为不平等的阶级。原始氏族社会逐步解体、崩溃,历史也大踏步地向前迈进。













































2

















献花(0)
+1
(本文系涛儿—taoer...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