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共享员工”巧破用工荒

 板桥胡同37号 2020-03-06

在防控疫情的特殊时期,一些行业企业员工无法上班,特别是餐饮店歇业员工没活干“闲得慌”,但是有些行业企业复工复产对员工的需求量很大,却因员工无法按时返程出现用工荒。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自从国家规定2月10日正式复工以来,福建省根据省情,创造性地推出“共享员工”模式,打破行业界限,巧解企业用工难题,促进了企业全面复工复产达产。

打开复工防疫两手抓新思路

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是用工大户,目前工厂返岗率接近60%,但仍有1000多名员工没有回厂,给企业复工复产带来了困难。

2月20日,捷联电子和福清融侨大酒店举行跨界合作仪式,51名融侨大酒店员工将“暂借”给捷联电子,成为临时的产业工人,通过岗前培训,这批工人被安排到捷联电子各生产线上。在调剂用工期间,融侨大酒店在捷联电子上班的51名员工,酒店按带薪休假计薪,工资、社保按原来的标准发放,而捷联电子则将他们与正式员工一样同工同酬,相当于领取两份工资。

早在春节期间,泉州恒安集团为解决卫生湿巾(杀菌湿纸巾)的生产难题,就从福建亲亲股份有限公司借了23名员工。

而自正式复工以来,为解决用工难问题,亲亲食品从寻找用工资源开始,首先在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开展“共享员工”方式,鼓励企业上至管理层、下至基层职能员工进车间生产,缓解企业用工紧张。在吸取了春节期间公司员工前往恒安集团上班“共享”的经验后,亲亲食品决定寻找“共享员工”。亲亲食品将目光瞄准了晋江温德姆酒店,邀请温德姆酒店的总经理及人力资源负责人对企业车间、食宿环境等方面进行考察。经过双方细致周密的协商,温德姆酒店与亲亲食品就“共享员工”的责任与义务很快达成一致,签订了“员工共享”合作协议。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亲亲食品迎来了70名来自温德姆酒店、周边糖果企业的“共享员工”,这部分员工被安置在流水线包装工作上,亲亲食品为他们提供免费宿舍与福利性食堂等与内部员工一致的条件,在待遇上也实现同工同酬。70名“共享员工”的加入,使亲亲食品从原本只能开两三条生产线增加到了七条,截至2月28日产能恢复超过75%。

每年春节,本来是餐饮、酒店行业的旺季。比如,欣悦餐饮管理公司在晋江有三家门店,共有500多名员工,在以往的春节一般是没有休假的。今年疫情来袭后,欣悦餐饮门店无法正常经营,员工们只能赋闲。

2月底,蜡笔小新(福建)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与欣悦餐饮管理公司达成“用工调剂”签约合作,双方进行跨界“共享员工”。按照约定,欣悦餐饮管理公司为蜡笔小新公司“出借”100多名员工,作为生产线普通工人、搬运工,用工期限约45~50天。上班期间,蜡笔小新包吃、包住、发放工资和各种福利待遇。

兴起于泉州恒安、亲亲食品之间的“共享员工”模式,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开了一条新路径。

在福建各地各行业流行


深受欢迎的“共享员工”目前已在福建各行各业推开,除了上述的电子信息业、食品企业、酒店业之间的共享外,还在农业、工艺文化产业、演艺业等行业流行。

演艺业方面。武夷山市捷安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为响应武夷山市委、市政府加强防疫物资生产保障工作的号召,该企业加急增加了医用口罩生产线,但是,疫情防控期间招工难、用工难成为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没有工人,医用口罩生产线无法投入使用。然而,另一边,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印象大红袍休演,大量演职人员赋闲在家。这时,“共享员工”发挥了作用,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调剂了60名演职人员支援捷安医疗。现在,捷安医疗口罩生产线已如期投产。

农业方面。南平享通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共享了来自南平市延平区西芹镇跃村的29名在外务工村民,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执行蔬菜分拣流水线工作。

工艺文化产业方面。泉州安溪县是世界藤铁工艺之都,家居工艺文化产业是安溪的第二大民生支柱产业,全县有家居工艺企业2200多家。受疫情影响,有的企业短期内无法达到满产要求,大量熟练工、资源等被迫“闲置”。对此,安溪多方合力,盘活各方资源,通过共享员工、共享原料、共享工厂等,开启生产力重组配置,全力赶制海外市场订单,订单保障率超九成。

线上平台助力“共享员工”

疫情催生了新的用工模式。这种创新的“共享员工”模式,得益于各级工信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级人社部门的通力合作。

在晋江市人社局的牵线搭桥下,蜡笔小新食品公司与欣悦餐饮管理公司快速达成合作,源于疫情期间晋江人力资本公司开发上线的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据悉,这是该平台上线以来促成的第一单合作,达到了帮助企业进行错峰用工调剂,实现员工、企业、政府三方的共赢。

晋江市人力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是以共享经济概念为核心,借鉴灵活用工模式,通过企业阶段性迎接人力资源调剂,实现短期借用、错峰调配,共享人力资源。据悉,开通以来,已经吸引了多家餐饮企业和人力资源机构发布共享需求。

莆田市人社局构建的莆田市企业用工共享平台,即第三方用工调剂平台,可进行企业用工需求登记、个人短期应聘登记、企业调剂用工登记和人力资源机构用工推荐登记。据统计,自2月1日线下招聘活动全部改为线上招聘以来,莆田市发布了985家企业的2.3万个岗位,7500多名求职者提交应聘个人信息。

线上招聘、调剂用工催生“共享员工”新模式,而集合了用工企业、求职者、用工经纪人、专业运作公司、共享载体“五位一体”的人力资源共享平台也在特殊环境下应运而生,福建省闽安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该公司开发的平台具有多方视频会议模式,可进行企业、求职者、经纪人、平台四方视频面试,面试通过后可当场生成临时用工合同,求职者可持电子合同报到上岗。

打破传统地空限制,在危局中寻求机会,莆田继红太阳精品公司与餐饮业“共享员工”后,雪津、佳通、赛得利、永荣、云度等大型企业纷纷发出“借调令”,通过招聘因疫情而无法复工企业的员工解决眼下的用工荒。据悉,目前莆田市已有3家人力资源机构参与用工调剂,共调剂劳动力资源1200多人。

地处闽北的南平市,通过综合施策、共享员工方式,截至3月2日,全市10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938家,复工率92.1%。75家产值5亿元以上企业中,73家企业已复工,南孚电池、邵化化工、杜氏木业等企业产能已恢复到90%以上。

编辑:李玉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