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清照用典最多的一首咏菊词,宋代很少有人能够超越

 江山携手 2020-03-07

潇湘客

梅、兰、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这四种花因为其高洁典雅的品质,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在中国古人的眼里,梅花寒霜傲挺,兰草空谷幽芬,竹干劲节虚心,菊花冷艳清贞。因此,梅兰竹菊不再是单纯的一种花草,更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气节和精神。

古代的国画家就尤其喜欢画四君子,《芥子园画谱》更是将四君子列为一类,为初学者必学之范本。而古代以咏四君子的诗人和词人更是数不胜数,今天咱们只聊聊花中四君子之一的咏菊。

菊花

菊花清贞典雅,历来受到诗人的追捧,如陶渊明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以菊来表达自己不慕虚名权力,甘愿归隐,孤高绝俗的心态。

但菊花不但是花中隐士,更是傲骨不屈侠士的象征,唐代的黄巢有《不第后赋菊》诗,诗云: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透阵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诗人考试不中,看到了科举制度考试内部的黑暗,不但不因此消沉,反而豪情倍增,以菊来表达自己不受压迫的英雄风貌。

黄巢起义

有前人的咏菊词珠玉在前,然后人的词作也并不逊色,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一首咏白菊更是艳艳后世,不流于俗。

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金石学家赵明诚之妻,博学多才,尤以词出众,婉约词人代表,被后世称为‘词家一大宗’,亦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才女。

李清照

李清照爱花,在她笔下有‘何须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桂花,又有‘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的腊梅,还有脍炙人口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海棠词,如此一爱花之人,怎么会少了对菊花的赞美呢?

白菊

因此,她在咏白菊中不吝笔墨地对菊花品质大加赞美,更是不惜频用典故,‘贵妃醉脸’、‘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然而这些红艳妖态都不是白菊所追求的,白菊所追求的刚好和‘屈平陶令’这样高洁的贤者相符合,只有像屈原和陶渊明这样有风骨的人才能代表白菊不畏风雨袭击,仍然保留芬芳清香的品格。

李清照对白菊的爱惜和赞美之情贯穿全词,其典故之多使得所咏之菊隐隐有高贵之态,可以说是宋代咏菊词中少有的佳作!

好啦,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大家如果喜欢本文,不要忘记点赞收藏哦,若您有更好的咏菊,欢迎在评论区下方交流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