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金龙墓铭原石 司马金龙墓表拓片 破禅室藏 司马金龙墓表、墓铭,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书刻,1965年出土于大同市城东六公里的石家寨村。《司马金龙墓表》,碑形,有额,高四十九厘米,广四十五厘米,铭文十行,每行七字,凡六十六字,字径四厘米。碑石字迹完好如初。其文云: 维大代太和八年/,岁在甲子十一月/庚午朔,十六日乙/酉,代故河内郡温/县肥乡孝敬里、使/持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羽/真、司空、冀州刺史、/琅琊康王司马金/龙之铭。 司马金龙墓铭拓片 破禅室藏 墓表置于墓道与墓门相接处,相当于两汉的墓碑,所以上有篆额。墓铭置于墓室中,相当于其后的墓志,上部虽然仍磨角为碑形,但无篆额。《墓铭》内容与《墓表》大致相同,为同一人所书,其文云: 大代太和八年,岁/在甲子十一月庚午/朔,十六日乙酉。怀州/河内郡温县肥乡孝/敬里使持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吏部尚书、/羽真、司空、冀州刺史、/瑯瑘康王司马金龙/之铭。 墓主人司马金龙,《魏书》、《北史》皆有传。他是晋朝的缔造者司马懿之弟司马馗的九世孙,其父司马楚之,晋亡后奔魏,仕魏四十余载,在边二十多年,以军功拜假节、侍中、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云中镇大将、朔州刺史、琅邪王,成为北魏中前期的重臣边将,死后陪葬金陵。司马金龙系太武帝外甥女、北凉国君沮渠牧犍之女河内公主所生。他出生于平城,与实际当权者文明太后关系密切。与其父尚与宗室有亲缘关系的邻国公主一样,司马金龙同样尚宗室陇西王源贺女钦文姬辰女为妻,钦文姬辰去世后,又以沮渠牧犍和武威公主的幼女沮渠氏为妻,沮渠氏实为司马金龙母河内公主的妹妹,竟然是他的姨母,拓跋魏姻亲之乱盖如此也。 司马金龙生前承袭父爵,官侍中、镇西大将军、开府、云中镇大将、朔州刺史。征为吏部尚书,卒后赠大将军、司空公、冀州刺史、谥康王。楚之、金龙父子是归魏晋宗室司马氏的代表人物,地位显贵。 司马金龙墓表、墓铭,书体为隶楷,用笔以方笔直势为主,兼以圆笔曲势。字体略呈扁方,欹侧取势。横画两端方粗,直笔方起藏锋,垂露不收不护,甚至偏左出锋。掠笔大胆开张,瘦长而无羸弱之感。捺脚用笔收敛,出锋方整、扎实劲健,有汉《礼器碑》遗意。折笔取隶书圆势,不似后世魏碑直折成角,更非提笔双折。钩笔一律圆转出锋,但比隶书出锋疾促、短健,力注于端。作点多为方笔斜势,刀痕可见,雄强奇峻。这些用笔特点,加上宽博雄奇的结字,形成了清整方健, 高古典雅,气势雄浑的器度。如同云冈石窟二十窟露天大佛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一样,《司马金龙墓表》、《墓铭》当之无愧地成为北魏平城书体的代表作。司马金龙《墓表》、《墓铭》书刻之精良,不仅在众多的北魏平城时期铭石中高标独树,雅操孤贞,与《皇帝南巡之颂》并为“双璧”,而且比东晋的《王兴之夫妇》、《王闽之》、《王丹虎》、《王建之》等琅琊王氏精品墓铭有过之而无不及。此石篆额的精美也是少见的。如果“皇帝南巡之颂”六字篆额美在整肃简洁的话,“司空琅琊康王墓表”则是以繁复精美为胜了。上端作虫鸟形,下端初看如“天发神谶碑”之垂薤,实则为虯屈鸟尾。头足多作伸张、垂曳之势。但上部的伸张,或尖柔如兰似禽,“司”、“琅”、“康”即是;或坚硬如断木截铁,“空”、“瑘”、“王”、“墓”、“表”即是。下部多为垂尾,但却是方锐互见,坚柔相协。如“司”“空”、“墓”外锐内方,“琅”、“瑘”方锐协调,“康”、“表”上下尖笔张曳,中则以方笔相衬,“康”、“王”中下部的小点作游鱼蝌蚪状,生动异常。此石定为朝中一流书家所书,是王遇,是刘芳,是蒋少游,还是李冲?兴许时间会作出答案。 司马金龙与钦文姬辰合葬墓是迄今为止在大同周围发现的规格最高、保存最好的一座北魏墓葬,墓中出土的木版漆画屏风、精美的石雕棺床、镂刻石砚、石帐座以及浩大雄浑的陶质兵马俑阵等都是国宝级文物。木板漆画还是国家圈定的40多种不得出国展出的珍贵文物中的一件。 司马金龙墓砖 司马金龙墓砖拓片 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版漆画屏风墨书题记 分别藏于山西省博物馆、大同市博物馆 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版漆画屏风墨书题记局部 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版漆画屏风墨书题记局部 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版漆画屏风墨书题记局部 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版漆画屏风墨书题记局部 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版漆画屏风墨书题记局部 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版漆画屏风墨书题记局部 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木版漆画屏风墨书题记局部 本栏目得到了殷雪年先生和张永强先生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殷宪先生简介: 山西太原人(1943-2015),历任乡村中学教师,大同市得胜五七中学党支部书记、得胜公社党委副书记,新荣区委、区革委办公室副主任,中共大同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大同高专党委书记。一级美术师,中国书协会员,四届中国书协学术委员、山西省书协艺术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书法作品曾参加全国二、三、五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首届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当代书家作品展、北国书展、中日、中韩交流展等。平生致力于北魏平城书迹研究,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二等奖),曾获华北书法奖、山西省书法突出贡献奖,在全国爱国杯、杏花杯、书苑撷英等书法比赛中等获级奖。为山西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于北朝历史尤其是北魏历史文化研究方面著述颇丰,为第七、第八届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第九届后为学会顾问、荣誉副会长,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朝史研究基地主任,北朝研究会会长,《北朝研究》主编,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著有《平城史稿》、《北魏平城书迹研究》、《云朔骋怀六辑》、《大同新出唐辽金元志石新解》、《持志斋吟草》、《殷宪诗文书法集》、《殷宪书法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