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王朝自建立之日起,就实行民族歧视和残酷的阶级压迫政策。所以,红巾军义旗一举,整个元朝的统治便摇摇欲坠,土崩瓦解了。 公元1352年参加红巾军起义的朱元璋,率部经过15年的征战,实行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著名策略,取得了基本统一江南的有利形势。随后,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准备大举北伐。 1367年10月18日,朱元璋召集会议商讨北伐战略,决定“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然后进兵元都,“既克其部,鼓行而西,云中、太原以及关陇,可席卷下”。朱元璋知人善任,充分发挥部将的才干。他令徐达为征讨大将军,常遇春为副,率领25万军队,沿准河、运河、黄河北上。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北伐灭元战争展开了。 10月24日,徐达等率军由淮安北上,仅用3个月时间就顺利地攻占山东,除掉了元朝京畿重地的一大屏障。1368年2月,徐达率军按计划由山东济宁溯黄河西攻汴梁,进取河南。3月26日,按朱元璋指令,邓愈率襄阳、安陆、江陵驻军向南阳进攻,配合徐达军的行动。3月29日,徐达占领汴梁。4月8日,自虎牢西进,大败5万元军于洛水北塔儿湾,元梁王阿鲁温投降。徐达军攻占洛阳后,接着又攻取蒿、陕、陈、汝诸州。徐达派冯国胜西取潼关,元军守将李思齐、张思道闻风弃关逃入关中。 明军占领山东、河南之后,潼关冯国胜又堵住元军东出的道路,从而形成了三路进击大都(今北京)的形势。4月24日,朱元璋亲到河南开封,并于6月1日与徐达部署了直捣大都的作陇行动。7月1日,徐达集中各路军,自汴梁北中湾渡黄河北上。在临清会合山东各车,完成水陆进军的准备后,继续北上。7月20日攻克长芦(今河北沧州),控制直沾(今天津狮子林桥西)出海口。25日大败元军于河西务(今河北武清东北),第二天再歼元军主力1万多人于通州城下。28日攻克通州,进逼大都。元顺帝携后妃、太子仓皇出逃上都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徐达按朱元璋“不须穷追”的指令,率军8月2日进入大都,并派兵驻守居庸关、古北口各要隘,以戒备元顺帝回师袭扰。这时,朱元璋改大都为北半府,置六卫。 接着,徐达、常遇春率明军主力开始了进军山西,西入关陇的战斗。 这时,元太原守将王保保率兵出雁门关,经保安州(今河北涿鹿),企图入居庸关进袭北平。徐达将计就计,趁太原空虚,1368年10月率军进入山西,直趋太原。王保保听说明军西进太原,急忙回救,与明军在太原附近遭遇。徐达乘夜突袭,大败王保保,俘敌4万,王保保仅带18骑窜逃。徐达攻占太原后,又取大同,继而攻复陕、甘。 至此,元朝90多年的统治,终于被彻底推翻。刘福通领导的北方红巾军曾举行声势浩大的三路北伐,但功败垂成。朱元璋北伐的胜利,完成了红巾军的未竟之业。 明军北伐灭元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作战过程与预定计划基本一致的典型战例。之所以能够算无遗策,着着实现首先是由于正确地判断和估量敌我情况;其次,朱元璋选择用兵持重的徐达为统帅,可算是知人善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