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总是在打扰孩子,还怪他不专注

 艾格儿Egger 2020-03-08

作者:月下客

图片:unsplash

来源:月下客(ID:yuexiake001)

 1 


年前有一次带月宝去看儿童剧,邻座坐着一个5岁左右的小女孩儿。

小女孩儿比较活泼好动,在座位上扭来扭去,还总是试探着和月宝打招呼。

陪小女孩儿一起来的,是她的奶奶,奶奶似乎为小女孩儿的活泼好动头疼不已,一直在反复的督促着:

“快坐好,马上要开始了。”
“坐好了,不要乱跑了。”
“你这孩子,就不会好好坐着,你看人家小姐姐(指月宝),稳稳当当的,这才像个女孩子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儿童剧开始了,小女孩儿也终于安静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

这时,反倒是奶奶活跃起来:
“妞妞,喝口水吧。”
“上不上厕所呀?“
“哎呦,这小牛可真有意思,是吧?”
“等你长大点,奶奶也送你去学表演吧,你也可以像他们一样上大舞台。好不好?”

妞妞虽然不理奶奶,但是慢慢的,却又开始在座椅上坐不住了。

她时而站起来,时而跪到椅子上,时而不停地扭动身子,于是奶奶又开始反复唠叨,让她坐好。

搞到最后,我都有点不胜其烦了。这哪是看儿童剧?台下比台上还热闹。

如果有人告诉我,这女孩子长大后学习会不专注,我一定不会觉得奇怪,尤其是让这样的奶奶带大,孩子很容易思维凌乱,安静不下来,而且容易焦躁。


 2 

不知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家长。他们总喜欢孩子做事的时候,在孩子耳边叨叨念念个不停。

就拿现在上网课来举例子吧,有一类家长为了让孩子认真听课,就搬把椅子坐在孩子旁边,和孩子一起听。

出发点本来是好的,但是他们是如何做的呢?

孩子一边上网课,他们一边问:
“听懂了没有啊?老师说的话你记住了么?” 
“这句话很重要,你赶紧记在笔记本上吧!”
“老师提问了,你怎么不跟着回答?”
“喂!告诉你多少次了?你的拿笔姿势又错了。”

还有的家长,不能接受孩子七扭八歪地听课,不能接受孩子偶尔眼睛离开屏幕,他们觉得孩子在走神。

孩子爱走神固然不是好习惯,但是如果他有一点小动作,你就提醒他,有点没坐正,你就唠叨他,反而是在他耳边不停地制造噪音,这比他扭扭身子,玩玩铅笔,更容易耗散他的注意力。

其实低幼的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间本就有限,何况是在家里这种相对轻松的环境里,所以,他们在家里上课会表现得比在学校轻松一点,这也不是什么严重的事情。

如果你怀疑他没有认真听课,可以在课程结束的时候,考验他们几个问题,如果答不上来,再告诫他们上课要专注,效果要比没完没了地提醒他们要好的多。


 3 
注意力集中,是所有创造性工作和深度体验的基础。
如果孩子不能长时间有专注的力量去将自己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焦点上,那么他们对外在世界的体验就会很浅薄,同时也缺乏创造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集中注意力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呵护出来的,孩子做事时,我们能不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能不能做到不打扰,不纠正,不评判,都将影响孩子长大后做事是否专注。
所以,如果你发现孩子学习或做事不专注,切不可急于纠正,反而应该后退一步,让孩子独立面对自己的“分神”,直到他能找到一个焦点,并稳定下来。
我们要分清楚,是孩子不专注,还是孩子没有专注在你想让他专注的事情上?
如果是前者,我们就该从孩子的兴趣点上入手,当孩子在做他喜欢的事情时,不去打扰,让他充分体验全神贯注的感觉,以后他才能把这种感觉代入到其他事情上。
如果是后者,就要从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上入手,注意力可不能背这个黑锅。

- END -

* 作者简介:月下客,亲子教育作家,潜意识图卡疗愈师。文章能引发家长强烈共鸣,给家长切实有效的教育指导,为家长轻松减压。代表作《孩子,请把自己逼进好学校》火遍全网,令上亿读者沸腾,关注她的读者都坦言:相识恨晚!新书《最好的养育,是让孩子做自己》上市后获100%好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