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里需要“微”哪里

 张福涛lu70kpm9 2020-03-08


哪里需要“微”哪里


“微课”大潮澎湃而来,一线教师已经在尝试制作并应用微课,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一些教师不太会制作微课,嫌麻烦,认为没有必要增加工作量,不会有意识地预判哪些地方使用微课比较合适,使教学更有新意,受学生欢迎,也就是说缺乏制作微课的动力和对微课插入时机的洞察力。其实,这些问题是有办法破解的。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分享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的心得。

一、“微”在深入浅出,让“讲述”更生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一些讲述性较强的内容,如情境的创设、知识的归纳和知识的拓展等,需要教师讲授。传统的口头讲述在声音、画面和语言的精准、规范上往往达不到理想状态。微课浓缩了精华资源,可以弥补教师讲述的短板。

微课用在情境创设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伊始,很多教师会创设一个适合本课主线的情境,或是购物,或是争论,或是运动等——出示几张图片,配上几句旁白。但有时学生根本无法进入情境,因为教师的讲解比较抽象,展示的图片比较呆板,加上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自然难以进入状态。

例如,“小林家与小云家相距4.5千米,小林每分钟骑行250米,小云每分钟骑行200米。周日上午九点两人分别从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两人何时相遇?”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先出示题目,读题,问学生“读懂了么”,然后画线段图,分析题目。这样做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也很难让学生理解。如果将其制作成微课进行展示、讲解,就不一样了。我用微课展示一幅画面——两位主人公小林和小云正在约定出去玩的时间,然后出示地图,标注两人的住所距离,再演示他们骑车的状态和方向,最后提出问题。

我借助微课通过有趣的画面和幽默的对话,动态演示行驶过程,让学生直观感知“相向”和“相遇”,加深理解,在他们脑海中深深烙下一幅情境思维视图,便于他们以后学习“相遇”问题。

微课用在知识归纳处。教师新授一个知识点后,需要做归纳和总结。让学生阅读课本,读课本上的总结性话语,或者教师通过板书进行概括,这是通常的做法。但并非所有教师的普通话都很标准,并且由于种种原因语句表达不规范,此外,知识点的呈现也过于生硬。

我在教学“平行线”的时候,做过这样的尝试:第一次试教时,在知识的形成阶段,我口头叙述平行线的概念,一时心急忘记强调“在同一平面”的前提,而且口述过于平淡,普通话也不够标准,没有引起学生注意;第二次执教时,我事先录制了微课,通过动画阐述平行线的概念,表述更加规范标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同一平面”还做了举例解释。学生看得入神,听得仔细,理解透彻,取得了课堂讲授理想的效果。

微课用在知识拓宽段。人教版数学教材“你知道吗”栏目给出了一些介绍性知识——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数学素养。这些内容易被教师忽略。我尝试把这些“你知道吗”作为知识拓展和数学文化积淀的素材,制作一系列微课,用视频和动画,讲述这些数学故事,让他们对数学永远保持新鲜感。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你知道吗”,描述了1亿有多大,让学生感受1亿是一个大数。如果只用图片,加上教师的讲述,很难吸引全体学生,让学生感受1亿之大。我制作了微课,用动画形象地演示小学生手拉手环绕身边的物体,到环绕体积大一点的物体,直到环绕地球,让学生深深感受1亿之大。1亿这个数字在学生面前变得生动有趣。


二、“微”在化繁为简,使“难点”易于理解

当学生难以甚至无法越过学习障碍,往往表现出学习信心不足、兴趣下降的状况,以致无法继续学习。在我看来,难点往往是知识太抽象或图形太呆板引起的,应该设法使其直观化、动态化。

抽象知识直观表现。学好立体几何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为,他们的空间想象力较弱,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学生凭空思考,会觉得十分抽象。能够思考明白的也是凤毛麟角。如何让大多数学生轻松理解呢?我觉得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地表现出来,全方位展示给学生看,能使学生对空间事物理解得更加透彻。

例如,学生学习长方体知识后,需要解决一个绳结问题:“有只长40厘米、宽30厘米、高20厘米的长方体盒子,用十字扎法将其捆扎起来,打结处的彩带长25厘米。至少要准备多长的彩带?”许多学生始终难以理解有多少条长、宽、高,即便有图形辅助,让学生去比画,也很难想象看不见的对面是什么情况。

一些教师拿实物现场捆扎,此举甚是不错。我觉得把它制成微课,效果会更好。微课可以在教师中共享,方便教平行班教师教学。复习时,学生可以随时观看微课,以加深了解,巩固所学。

我摄制微课,直观呈现打结过程并进行数据说明,真正全方位无死角演示具体的打结过程,几条长、宽、高也一清二楚。

静态知识动态展现。在一些几何题目中,教师常常将一些等积等形的图形进行移动,以使得图形变得更规则一些,或者将一些线段图形从原图上分离,再拼凑,此时借助某些课件的演示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这样的课件制作比较烦琐,一般教师也很难制作这些三维动感课件。立体的展示更需要实物演示。我用微课将这些变化过程动态仿真展现出来。例如,在探究“圆绕等边三角形滚动一周后,圆心的经过的路线”时,我用课件演示后,学生还是不能清晰地认识这个现象导致的最终结果——尤其是三个顶点处圆心运动的轨迹形成的是一个完整的圆。后来,我利用实物演示将变化过程动态呈现并录制成微课,再让学生学习——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并接受了探究结果。

微课是撬动学生学习思维的杠杆,它可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能力。

三、“微”在言明规则,让“要求”明确可依

使“规范”入目难忘。作为数学教师,教学每学期的始业课时我会强调一些注意事项,如文具使用、课前准备、答题要求等。在教学了一项内容后(如笔算),我发现学生的书写格式五花八门,书写时一行并两行用,两列当一列用,不写题号和日期,问题多多。一遍又一遍地强调、说教,学生也很难听进去。我改变章法,将“规范”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身体力行地演示给学生看,心平气和地讲解给他们听。学生看得入神,听得入耳——比起用黑板做格式板演,微课演示更加令人难忘。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样的微课可以重复使用,开学用、期中用,出现问题用,发给个别家长在家指导用,等等。

使“操作”轻车熟路。数学课堂教学涉及很多操作,教师通过黑板或投影仪直接演示操作存在一些弊端:一是瞬时动作,学生无法重复观看;二是有些操作很难用黑板呈现,而投影仪下操作则可能遮挡某些学生的视线。这些问题也可以用微课破解。例如,在教学画平行线时,如果让学生在黑板上画,由于尺子太大不容易拿稳,而在投影仪下画,容易遮挡。我通过微课演示画平行线的画法——将多种不同的画法,全部录制好,供学生选择、学习。学生观看微课后再操作,就是轻车熟路了。

使“规则”一目了然。教师开展游戏或实验教学时,如果用文字介绍游戏规则或实验要求会让学生对后面的活动兴趣大减,因为学生对文字描述难以理解或理解不到位。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借助微课做活动指导,让一组学生事先按照规则参与活动,注意教师的旁白。如此,生动形象地将规则或要求演示得淋漓尽致,让学生清楚明了。例如,在教学“10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后,我用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他们练习计算。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学生在座位上与同座的小朋友一起,一个人拿1至9的牌,另一人拿10、J、Q、K,然后每人出1 张,算一道加法题,谁先算出来这两张牌就归谁。如果算错了,裁判要帮助其纠正。(注:可将J、Q、K改造成二位数。

对于这个游戏的规则说明,低段的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操作比较吃力,而我事先请一组小朋友进行游戏模拟并解释,将过程拍摄成微课,然后在活动前放映给他们看,既生动又形象,还易于理解和接受。


四、“微”在牵线搭桥,让“学习”突破时空限制

微课能打破时空的局限,让学习、教学和辅导无处不在。

为学生赋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困扰:课上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听明白,课后又没有时间去问教师,也不好意思去问;学有余力,书本上的知识太简单了,不知道到哪里能学一些难一点的;每当复习的时候,感觉无从下手,不懂的内容又不便让教师再讲一遍,非常纠结。学生用好微课便能自主解决问题。

帮教师减负。每周仅有5节数学课,课时比较紧张,对一些内容实在难以割舍。对一些课堂上比较薄弱的教学内容、与课本知识紧密相连的习题和拓展练习,讲与不讲,非常纠结——不挤时间讲或讲得匆忙,学生可能听不懂。我的做法是将有价值的内容制作成微课,供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在家学,在周末学,有空时学。

微课对于教师而言,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共享”。微课不像教案,让人很难领会设计意图,也不像课件,让人很难用得恰到好处。它是一件独立的作品,能充分展示制作者的一切,可以供他人使用。微课对于教师而言,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反复”。无论是平行班教学,还是单元复习、期末复习训练,讲解那些易错或有难度的题目时,我对微课的应用也是情有独钟——一次制作,多次提取使用。这样,减轻了期末重新收集资源和加工制作的负担。微课对于教师而言带来了很多便利,帮助完成了很多在课堂上没时间完成的任务。

为家长导教。随着时代变化,一些家长面对小学的某些知识束手无策。那么,怎样能更好地辅导呢?问教师,太麻烦;读书,太呆板;而看教师的微课,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生动,形象,易模仿。

家长通过视频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和理解知识。例如,我在教学“圆”这个单元时,为讲解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结合作业题目将一些难以理解的解题制成微课,同时将一些有价值的拓展内容,如“圆心的运动轨迹”“弧长的计算”“圆周长的巧算”等具有较高趣味性和思维含量的内容也制成了微课。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补差,实现能力提升;教师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合理把控教学进度;家长可以边学边辅导。家长遇到无法解答的难题,可以借助微课,为子女释疑。

(作者系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教师,浙江省之江汇讲师团讲师,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文章来源:《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年第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