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妙真经》(十章)本义解读及溯源(第二章)

 乾元亨nqw0bmqb 2020-03-09
《妙真经·二》分为两个自然段。
第一段——
以大居小,以富居贫,处盛卑之谷,游大贱之渊。①微为之本,寡为之根,恐惧为之宇,忧畏(患)为之门。②福者祸之先,利者害之源,治者乱之本,存者亡之根。③上德之君质而无文,不视不听,而抱其玄,无心意若未生根,执守虚无而因自然。④混沌为一,归于本根。⑤

【解析】
根据第四句的主语“上德之君”推理,此句省略主语“君子”。
“大”比喻高贵的身份,“小”比喻底层。
“富”有省略,指富人之躯。“贫”有省略,指“贫困的环境”。
“处盛卑之谷……”是形容前句,省略“若”。“盛”表示“大”。
根据文意推理,“微”当指私心微(少私)。“寡”当指欲望少(寡欲)。
“之”代指君子。“宇”指房屋。“畏”应是“患”的误写。
③此文四句话均省略谓语“是”。“先”指先锋。
④此句实为两小句。“上德之君质而无文,不视不听,而抱其玄”为一句;“无心意若未生根,执守虚无而因自然”为一句。
“上德”指高层次的道德。“质而无文”是形容外表。“质”指质朴。“文”指纹饰。
“不视不听”是指不视“五色”,不听“五音”。“玄”代指玄妙之“道”。
“心意”承前有省略,指“抱道的心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