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宦官必须区别对待,且看堪比名臣的赵默不“默”,孙小不“小”

 人之意 2020-03-09

赵默,又叫赵黑,字文静,原名海,最早为凉州(今甘肃武威)隶户。赵默的五世祖赵术在晋时为平远将军、西羌校尉,居酒泉安猕县(今甘肃酒泉东)。赵默出生时,正值北剩平定凉州,他被俘至北魏京城,割为阉人。

赵默容貌端正,处事恭谨小心,深为魏太武帝拓跋焘赏识,渐渐迁侍御,拜安远将军,赐爵睢阳侯,后又转为选部尚书,负责为朝廷推荐人才。赵默身居要职,能推荐贤良,由此,很快又加为侍中,进爵河内公。

  

献文帝拓跋弘继位,醉心于佛道之术,想把皇位传给他人以专事佛道。在议论传位时,献文帝提出传给京兆王子推,遍问朝廷百官大臣。百官大臣唯唯喏喏,不敢率先表示自己的意见。只有源贺等少数几个人辞义正直,不同意献文帝抛弃社稷而专事佛道。献文帝大为不悦,转问赵默。赵默回答说:

“臣愚昧没有知识。大胆直言,陛下正当壮年,就像中午的太阳,其盛明为天下所赞,万物沐其光辉。老百姓的心愿就是希望陛下善始善终。如果陛下性情渊达,确想慕神求道,默以死拥戴皇太子,没有别的考虑。”

这一番话,既委婉地责备了献文帝弃社稷而追佛道的做法,又包含了倘若事不可阻,也可传位太子之意。献文帝听后,默然良久,由于太热心于佛道,最后还是把皇位传给了太子。

  

尚书李沂,与赵默对掌选部,也是深得献文帝宠信的人。一次,在荐举官员的奏折中,李沂连荐三人,声称他们都是有才有识的官员。实际上,这三人都是李沂的至交。对于这种败坏选举制度的做法,赵默十分愤恨,闯上殿对献文帝说:

“以功而授于官,因爵位而给以俸禄是国家的常典。中书侍郎、尚书主书郎、诸曹监,以勋爵而论,不超过一个郡,今李沂都荐为一方之长官,臣实在感到疑惑。”

原来李沂所荐三人,一个是中书侍郎崔鉴,荐为东徐州刺史;一个是北部主书郎公孙处显,荐为荆州刺史;一个是选部监公孙迷,荐为幽州刺史。献文帝听了赵默的话,也感到疑惑,便令还没有就职的公孙暂时停止前往就职,等事情调查清楚后再行定夺。公孙遽与李沂关系最密,如此一来,赵默与李沂的关系迅速恶化。李沂为了打击赵默,不惜捏造罪名诬告赵默贪污公家财物。赵默于是被罢为门土。

  

次年,朝廷重新起用赵默,拜为侍中、尚书左仆射,同时兼任选部职务。赵默决心为朝廷除掉李沂,以清朝政。他详细地上了一份奏折给献文帝,控告李沂专权恣横,请求朝廷加以裁撤。朝廷核实赵默奏折,句句属实,于是把李沂贬出了朝廷。赵默又收集李沂罪状,问成死罪,把他杀了。

后来,赵默又被赐仪同三司,任镇南大将军、定州刺史,进爵为王。赵默任职期间,公正廉明。曾经有人想要贿赂赵默,他说:“高官厚禄,已足以自给。卖公营私,不是我所愿意干的。”终身不收一文贿赂,为时人所称赞。

魏孝文帝太和六年(公元482年),赵默死于冀州刺史任上。

  

当时与赵默齐名的分一个宦官,就是孙小。

孙小,竽茂翘,咸阳石安(今陕西泾阳)人。其父曾经饪西凉姚泓的安定将军。赫连屈丐攻打定安时,其父被杀,其子孙小也被没入宫廷,施以宫刑,成了一名宦官。

魏定大夏之后,孙小转而归入北魏宫廷。他以聪明有识、智勇兼备而为太武帝赏识。很快,孙小即被迁为西台中散。太武帝东征西讨,每每让孙小同行;而每次征伐,孙小都建有战功,时常获得太武帝的嘉奖。

  

公元450年,太武帝率兵南征,企图统一南方。但他担心大军南下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军队会乘机出兵,攻打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在深思熟虑之后。太武帝决定留下孙小,加封他为左魏将军,赐爵泥阳子,任留台将军,负责保卫都城以及整个后方。虽然这次太武帝南征可以说是无功而还,但孙小却不辱使命,使都城和后方安然无事。因而,太武帝回到平城,立刻升孙小为给事中,管太仆曹。

后来,孙小转任驾部。任职期间,他课理有方,畜牧繁息。不久,他又出任冠军将军、并州刺史,进爵中都侯。在他离开并州转赴冀州任职的时候,并州各界代表一百多人赶到州治,为他饯行,颂扬其政绩。其得并州之民称誉,作为名宦官,实在是很难得的。

  

孙小一生,为官清正,就是当时的高官侯伯也望尘莫及,受到时人的高度评价。

同属宦官,而且活动的时间大体一致,赵默、孙小的所作所为,与北魏宗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见,对于宦官,我们必须区别对待,不可一概而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