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虻:《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三叔收藏 2020-03-09
《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十二

1993年。央视大楼二层。
新闻中心的各部门办公室和新闻演播室、直播机房都簇拥在这里。
有三间办公室,因为靠走廊的墙是透明的玻璃,被称为“玻璃房”,《东方时空》草创时的临时办公室就挤在其中的一间。筹备组组长孙玉胜,经常拿着一个大大的塑料夹子,带着一帮人在这里热火朝天的讨论栏目方案。
6月中旬的一天,陈虻走进了这间办公室,如约出现在孙玉胜面前。孙玉胜在《十年》这本书里说: “我拉着他,在门口的过道上,开始了一次对他对我,以及对《东方时空》都有影响的谈话。”
陈虻对这一刻也记忆犹新。他后来多次讲过:当时孙玉胜靠着窗台对我说:'我想请你来《东方时空》。一个'请'字,真的让我很激动,一时有些手足无措。”
孙玉胜希望他能够出任《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制片人。
陈虻很慎重,他回去以后连续看了20多天的《生活空间》,一直在研究到底什么原因使得这个服务类节目不好看或者说人们不接受它。
过了一个月,陈虻打电话告诉孙玉胜,他决定到《东方时空》来。第二天孙玉胜就把陈虻送到了《生活空间》栏目组,这个地方离央视本部十几公里。他郑重地把《生活空间》的第三任制片人陈虻介绍给大家。
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高度评价陈虻的到来:他彻底改变了《生活空间》栏目的走向,并在几年以后为这个栏目赢得了一致的业界认可和相当高的社会声望。
本篇博文的关键词:服务类节目 人文关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