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历史App拆解

 王弈然的图书馆 2020-03-09

前言:这是一种全新的产品策略

    现在做产品,大多数的思路是MVP,找一个小点验证需求后快速迭代来对产品做演化,但今天要分析的这款产品,可以认为是大数据+AI的产物,更类似于先在池子里把内容拆解为很细的颗粒度,然后用各种维度抽取组合出种种产品形态,然后看看用户喜欢哪种,再去做进一步的演化。

    这是看产品的一种视角,也是我觉得全历史潜力不小的理由。

背景:这款产品的前世今生

    最近听到一个同事提起了这块软件,于是我看了下,一个网友总结的很好:“神仙App”,即刻上也刷爆了:

4352b79c1299af1d671ae3db2825312c-picture

    通过查Allhistory的官网ICP备案号,得知公司主体为:北京左图右史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时间是2016-06。两个股东出资相同,各占一半(这种股权结构也是最那什么的)。看起来还没有融资,注册的商标主要就两个:全历史、时空地图,猜测早期判断时空地图是他们判断的核心产品(我觉得不是,这种产品形态不便于用户获取信息)

    苹果18年9月份上线1.0版本

054ea7652ccfa39ee04ba71032e26807-picture

    上个月中的1.0.9分享功能上线后,在教育免费榜上的排名快速起来了一波。

    下载量,两个端加起来估计在20w以内,日活由于工具属性+近期曝光很大,我预估在1w-3w之间

产品拆解:以时空为重要维度聚合信息

这次不像别人分析App那样直接拆解功能,我先尝试分析下底层核心逻辑,再看前端产品是怎么基于底层来搭积木的。

底层核心逻辑(敲黑板,这是本文的核心):

  • 我们所处的宇宙,是一个四维世界:即三维的空间+一维时间

  • 在四维世界里存在两种东西:实体(人、人创造的文明包括书籍、画作等)、虚体(主要是人与人、物之间发生的互动,包括婚姻以及对应产生的家族,包括战争等)

  • 实体和虚体,由于在四维世界里展开,默认都是带着空间和事件属性的

  • 各种维度的信息组合就构成了“全历史”的各种产品,比如:

产品模块1:时间地图,就是二维空间里各个国家、人物、事件在时间尺度上的演变。

7366f73a13da7d989c2bc0fd6c4cda56-picture

    

    你能随着时间轴的挪动,清晰地看到国家版图的变化、人物的出现、事件的发生。就是因为时间是单向的、很重要的,历史也大多用时间来划分时代、朝代。所以早期全历史也自然的认为时间地图是核心产品,理解。

    这玩意,老实说,还是在PC上看着过瘾:

1e89436aff959038331e3dc61f88bfaf-picture

产品模块2:关系图谱

有三类:

以人为核心的,铺开就是爱情、友情、子女、工作、敌对等等维度的,对应的事件、人物,以及之间的关系,就基本解构了一个人

8ac0ffef83caa98fe77bfef06ce28ee4-picture

以人与信息的关系为核心,比如下图就说了秦始皇干了哪些事:

4daa4eea242faeaedc2a8fd086dff7a4-picture

以人与人关系为核心,下图就说了秦始皇的族谱:

3ae17147a713092d34688c36eee8a261-picture

产品模块3:AB路径

c75d5bc8747b708a7fcdb7f8e96a6d56-picture

   核心意思就是你定义A、B两点(AB可以是实体or虚体),产品去找到这两个信息点的关联关系,比如上图就是圆明园和帕特农神庙的关系。

    这有点类似高德地图导航,A到B,从底层的数据池子里,给你找出若干条有意义的路径,呈现出来给你看。

    很容易被玩坏呢,因为全历史支持用户填充内容,那自然就会有人调戏了,比如:

1d062f3ba83f8bf8723f47bd555f5097-picture

产品模块4:首页信息流:

以上是各种工具,用户还是喜欢把信息掰开揉碎喂到嘴里,所以需要运营,核心工作就是整理出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聚合

比如:

漫威的人物关系,整理出来让人能够按图索骥,包括每个信息点后面有词条解释,可以快速帮我们构建一个知识网络。这就是一个话题

07916488c489e3637b2e67474d085487-picture

又比如:每个画家最后一幅画,如果制作时间点临近死亡,那又能做个聚合,做个解读,又是一篇文章:

65e03fce49542f8e4355f20cf3ae4c7f-picture

再比如,写一篇文章,里面也可以整合时间地图卡片,让内容更加丰富:

就是花式玩法,把底层大数据充分挖掘,内容里尽量整合核心产品功能。

be110d2a27abb24a12fe84586501362a-picture

总结思考:

  • 围绕核心能力拓展产品:我相信这家公司的核心团队一定极度热爱历史,不然很难把历史弄的这么层次分明和颗粒饱满。在这基础上,融入很强的技术能力,用大数据+AI一下子把历史解剖的淋漓尽致,而且是一个大开脑洞的维度,瞬间产品就光芒万丈了。

  • 借势传播:权力的游戏家族图谱、漫威角色关系图,这些都是热度极高的领域,而内容背后复杂的关系网又是每个人感兴趣的。延展一下,结合热门网剧、热门事件,“全历史”都可以针对性的制作关系图谱,把信息输入到数据库中,同时开放AB路径供网友挖掘出其他有意思的关系链,从而形成话题性。

  • 蹲下来能跳得更高:全历史的PC端相信已经做了蛮久的时间了,功能其实更强,显示效果也更好,但在开发出仅是移植PC功能的App后,才引爆了网络,之所以能爆,一个是产品特质本身是符合传播特性的,二个是底层内容填的不少后,再把内容维度拓宽,结合热点事件也去做针对性的运营,三个确实这个时代碎片化的时间都在移动端上,同时借用各个人气平台传播稀缺内容就有可能引爆网络。

  • 更多的:目前看来全历史是内容+工具,内容就是全历史依据自己理解+热点整理的各类文章。工具则是关系图谱+AB路径,辅以时间地图等。用户在里面只是获取信息,依赖性一般。一般来说,用户产出的沉淀、以及依附于平台的关系链越多,越无法离开平台。所以下一步全历史怎么做也很值得期待。

请大家额外思考一下

  • 为什么是历史领域率先被突破?

  • 知识图谱可以用于哪些方面?

  • 大数据+AI,对现有的短视频、资讯、知识付费的产品体系,有什么好的应用场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