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满好声都给你— —TANNOY天朗 Turnberry图贝利 GR

 冷峻MYAE 2020-03-09

十一月访问Tannoy出口销售经理Martyn Nash时,便已亲眼见到Tannoy Prestige系列的新作品Turnberry GR,只见大箱体外观依旧走复古的超高木制质感路线,外型稍作调整,但当时听Martyn介绍时,心中启了疑窦,因为他说Tannoy想做出符合现代趋势的声音,这是什么意思?莫非原本大家熟知的好声老厂决定不按牌理出牌?这背后引出一个更大的问题,从Monitor Black、Monitor Silver、Monitor Red、Monitor Gold,逾 85年的口碑究竟算是传承还是包袱?

由外而内的气质塑造

到了2013,Prestige系列推出了Gold Reference,也就是GR版,言下之意就是要延伸Monitor Gold的精神,兼顾怀旧氛围与琢磨声音表现就是此系列的 历史价值。这种历史感给消费者的印象首先就显现在外观上如何在老式风格与现代感之间取得平衡?以Prestige Turnberry GR(以下简称Turnberry)来看,他家决定外观维持一贯的老派典雅形象,仅小幅度调整,至于现代感就交由声音去表现。

先从方正的箱体看起。胡桃木贴皮与实心胡桃木镶边确实精致,犹记得开箱时尚可见箱体上有些极细微的木头粉末,触摸起来的手感丰富又有味道,更别提箱体上了网罩时那股雍容稳重的气质,这依旧是烙印了Sound Field年代美学的外观。仔细近看,迎面而来的还是Tannoy招牌同轴单体,前方两侧是低音反射孔,背板可看到招牌的五路WBT端子。

外观的少许改变则充满仿古致敬的味道,单体金属环框架、GR 字样木纹、在金属打造的高频量感调整板上采用早先闪电样式的商标等,在标示着新世代的经典传承意味。

技术变革开展新页

Turnberry内部有几项技术要提。首先当然要讲双同轴单体( D u a l Concentric),10吋双同轴由1又1/3吋高 音单体居中,外边是Kurt Müller博士设计的10吋低音单体。再往内看到高音号角开口的「郁金香导波器」。

在分频点为1.3kHz的Turnberry上,中频至中高频段都相当依赖这个郁金香导波器。郁金香导波器是号角内部的声音通道,路径经由计算机分析过,务求半球高音振膜能传出调校准确的声波,而且高音振膜到号角边缘维持等距离,也是为了保持相位稳定。Turnberry GR版高音单体改采铝镁合金振膜,兼顾质量轻、反应快。

接着看低音单体,制作起来可不容易。10吋低音单体的振膜须以风干的制毡方式作最终处理,以求尽可能抑制盆分裂,而且振膜还必须采用最合适的硬度设计,才能与郁金香导波器耦合。再到由棉布制成的双圈硬式悬边,根据原厂信息,悬边得浸泡过特殊的酚醛树脂,使表面覆上一层特殊外膜,藉此提高强度与耐久性。

从双同轴单体的制作取向可以看出Tannoy如何赋予新时代的声音特质:提高刚性的振膜与悬边当然 是希望有优异的瞬时、灵敏的低音,把盆分裂降到最低与导波器的设计显然是 要求通透的中频再生。单体介绍过了,下一个自然会要问,分音线路怎么样? 

单体好,衔接也要好,音质才会自然动听不是吗?想要优化相位、把各频段连接顺畅,分音线路扮演的角色很吃重,Tannoy深谙此理,在分音器的用料上也颇留心:英国ICW制的ClarityCap 薄膜电容、配线使用荷兰 van den Hul 制的镀银铜线、低失真的叠片铁芯电感、厚膜电阻等,全都放进新的分音器设计了,同时也坚持 Prestige系列传统,所有连结以手工搭棚完成。

参考器材 讯源:Esoteric K-05 G-02 Oracle Audio Paris 250 CD 扩大机:Esoteric I-05 DA&T A-38

满满好声都给你

在摆位时先放上贾克路西耶三重奏 的「The Very Best of Play Bach」,我马上注意到Bass弹奏时偶尔略松偶尔较紧,这正好说明了这对Turnberry细节表现不俗,试想,一项乐器本来就不可能每下弹奏力度收放都一样吧?除非是机器人!换句话说,能中肯呈现Bass扣弦质感变化的喇叭当然是没有乱加料、太多修饰的喇叭。同一片继续放完,第二个感想就出来了,这对喇叭就像它的体积一样,能把乐器和人声的形体都唱得很大同时还有略微外放的大鼓声响,从Turnberry身上可以知道,不见得一味收束强或一味往下钻才是「正确」的低频表现,永远都要注意整体量感的平衡才是好声音的基石。

继续挑战它的整体频段,我用「蝙蝠侠:黑暗骑士」电影原声带,里面第一、第七轨都有极为丰富的高低频量感与电子音效收放感,层次感与收束速度都一次过关。那么换上小提琴测试吧!由Gahler 演奏的巴哈「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 录音本就优秀,能唱得丰满已在预期中,而让我讶异的是这对喇叭居然能把小提琴的线条唱得如此壮硕又不散形、音色充满光泽感,而且还可感到小提琴受弓压的力道,这解析力真是厉害。听到目前为止,高中低频的走向都属饱满外放,而非如同箱体所暗示的那股纯然宽松,Martyn口中现代化的声音或许就是这意思吧?但评测终究有时间限制,我相当期待这对喇叭真的唱开熟化后,从生涩转入宽松的听感,到时必然有更迷人的气质。综观Turnberry开声第一印象,音质佳、细节丰富、音场大、声音密度高,就像在说「满满好声都给你!」

当录音室变成现场

无论您是爱乐人士或发烧友,应都听过录音室录音与现场录音。两者究竟差在何处?肯定不是地点的差别,因为有不少录音室录音是在空的音乐厅演出的,但不会标出「Live Recording」,多数时候,将录音室录音与现场录音二分的关键其实在于是否有听众进场参与。您有否想过,录音室其实就是现场演出,只不过跟我们想象中的「Live Concert」是不同场景罢了,对于在场的乐手、制作人、录音师来说, 录音室当然是现场演出。那么,这个想法跟Turnberry有什么关联?关联就在于Turnberry唱出来的音乐无论是否为「现场录音」,听起来都相当有临场感,好似把听者带至舞台前方了。

这对喇叭朝正前方摆位就会听见很好的舞台轮廓(想来应是得力于双同轴单体与大箱体共同营造出的量感),稍加Toe-in就会听到更近的音场,而且毋须调高音量,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就能带到用家的聆听空间中。前述的细节丰富、音场宽大、声音密度高、形体完整等特质就有这种把录音室变成现场的能耐。听邓许泰特指挥的马勒「第五号交响曲」,管弦齐奏时真是如临现场的震撼教育,不会听得疲乏而动态却汹涌而来,闭上眼睛,就像坐在国家音乐听中间靠前排的位子,声音迎面而来。

 

钢琴弦乐唱得真好若按照如此描述,五行个性图的金属性我应该要给到5,但我只给到4,理由是虽然它外放活泼,却不会显得强势或者高频刺激聒耳,善用器材搭配后更 能展现出温润甜美的一面。首先搭配的讯源、综扩很直觉就选了Tannoy的好伙伴Esoteric,整体声音干净、解析佳、层次感出色;而换上Oracle的CD唱盘与DA&T的综扩后,柔性水嫩的一面就浮现了。明证就是播放(我在音响笔记提到的)维达尼可夫所弹的德布西前奏曲,尤其是第一册第五首「安纳卡布里之丘」,其实这份演奏的录音质量非常平庸,但Turnberry在结尾处却能唱得充满光辉、音粒完满又饱含弹性,我心中直呼「怎么可能?」不打诳语,这是我第一次听见这份录音能唱出如此甜润的结尾。高音要水嫩富甜味,一定要有好的延伸,所谓延伸不是数值上写多少 kHz才合格,而是中高频段衔接顺畅, 单体作用无虞。

在本刊试听空间,不用超高音就有很通透的高频甜味。最后用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演出的理查史特劳斯「变形」来为这对喇叭作结。这首曲目也算是相当考验喇叭的完成度,曲中由23把弦乐器相互交织穿梭,在Turnberry唱来真是称职。丝丝缕缕的弦乐轮廓都很清楚,柏林爱乐的光泽丰润感没打折,擦弦质感满点,整体动态起伏的气势也不小,再加上前面提到的现场感,这份录音真把Turnberry的优点都确实表达出来了。

共冶新旧于一炉细细品味这对喇叭的听感后,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吧!Tannoy辉煌 的历史毋需再多着墨,将近一世纪的演化传承究竟是招牌还是包袱?结论 是Turnberry GR结实地扛下了这块金色招牌,并共冶新旧于一炉,传承好声不留余力,且不隐藏自己外放的特色,它满满的好声音就是期待着与每一位音响迷擦出更多火花!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