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十点,与朋友讨论医学,其中一个观点很有意思,他说:
中医与西医最大的区别,不是科技仪器上,也不是药物上,更不是解剖,手术上,而是看事物的角度上。同样是肺炎,西医看的是检查结果,中医看的是寒热温凉。在中医看来,不用管是不是肺炎,风寒可以引起,热也可以引起,肾也可以引起肺炎等等。而看检查结果,是不是肺炎,有时候意义已经不是太大。看到寒,直接去寒就可以。所以,所有检查,以及数值,只能是辅助,把这些可以放在整体考虑,却不能把这些当主体。我说我认同这个观点,但是要实践就得从诊断学上进行深入认识。
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医学常识,而这些常识导致人在面临疾病时所作出的选择,选择找中医看还是看西医是不同的。
比如咳嗽,如果是中医常识多一些,大概就会得出是外感咳嗽,还是内伤咳嗽。如果是西医常识多一些,大概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应该去做个检查。那么问题就来了?当一个人有足够的西医常识,又有一定的中医常识,但又缺少鉴别思考能力时,你说人家会去选择中医疗法,还是西医疗法?还是中医西医疗法一起上?
而作为一名同时具有中医专业素养与西医专业素养的医生,会让病人进行中医治疗?还是进行西医治疗?还是两者同时进行治疗?这种选择就是需要靠诊断认识深度来决定。(本文只从医学角度来讨论,不涉及立场)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从诊断上来说,都存在着各自需要提升之处。比如中医诊断,多数看起来是经验,比如面白,为何是气虚?脉浮,为啥会有很多种症状代表,如头疼、感冒、正常脉?这里面有何道理?如果每一个诊断都要去为什么,就会发现似乎更多的是经验。而西医,对诊断的研究更多的是在仪器设备的研究升级上,而不是在诊断本身上。所以当遇到一个全新且未曾出现过之疾病时,就会更新更高级的诊断仪器与方法,可是病情不等人。(参考本次疫情指南大纲第一版到第五版西医确诊标准更新)。
正因为各自在诊断上都在相互完善自身,所以中医也开始学习使用仪器来作为诊断辅助,而西医诊断仍然在更新设备.....在中医体系里,对治病存在着两种思想,一种是治病,一种是治未病。比较简单的理解就是,治病就是治疗疾病的方法,治未病是治疗疾病诊断是否正确的方法。
比如一个人头疼,你要去诊断是外感,还是内伤,这个是非常简单的。但是你要如何才能确定你的诊断一定就是正确的?就像有些病,跟书上讲的一模一样,可是你用书上的方法,一点用都没有,这不是诊断有问题么?因此治未病,其实就是在教会医生如何正确的思考,而不是形成思维定式。所以科学设备也是可以为中医所运用,只要医生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