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欣赏 | 战国玉印,高古秀丽!

 lj0279 2020-03-12

战国时期各国文字虽有差别,但无疑均已成熟,表现在玺印上的印文同样如此。此时的印面从文字布局看,更注重单个的文字结构,整体上不如汉代规整标准。细观单独的印文,工整紧凑,引人注目,若从印面通观,似显分散。

当时入印的文字与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文字仍不分,少有特定的某种印文或美术式的变体。战国玺印的印面广泛采用边框,宽阔的边框往往与纤细的阳文相配,而阴文则多增加复栏。

这些组合的出现,说明在印文不变形的前提下当时已考虑到印面整体布局的修饰。后人摹刻战国玺印,往往以印文相互配合来整合印面,忽视了其特有的时代特点,作品并不具备战国玺印真实的历史风貌。

△王间信鉩(战国 )

△计官之鉩 (战国·楚 )

△□薈信鉩 (战国 尺寸:2.2×2.2×1.7cm)

△絑□ (战国 )

△绩平(汉 尺寸:1.2×1.2×1.9cm)

△淳于蒲苏(汉 尺寸:2.3×2.3×1.6cm)

△潘燕 (汉 尺寸:1.9×1.9×1.4cm)

△妾繻(汉 尺寸:2.0×2.0×1.6cm )

△苏意(汉 尺寸:2.4×2.4×1.8cm )

田莞(汉 尺寸:2.3×2.3×1.6cm )

△异□ (汉 尺寸:1.9×1.9×1.4cm)

赵憙(汉 尺寸:2.2×2.2×1.2cm)

刘先臣(汉 尺寸:2.6×2.6×2.4cm)

△新成甲(汉 尺寸:2.3×2.3×1.9cm)

应衢(汉 尺寸:2.3×2.3×1.9cm)

王武( 汉 尺寸:2.3×2.3×1.8cm)

张隆私印 (东汉 尺寸:1.6×1.6×1.5cm)

陈毋伤印 (东汉 尺寸:1.7×1.7×1.2cm)

杜安居 (东汉 尺寸:1.6×1.6×1.0cm)

妾徼(东汉 尺寸:2.1×2.1×1.4cm)

赵婴隋 (汉 尺寸:2.1×2.1×1.5cm)

刘憙 (汉 尺寸:2.1×2.1×1.3cm)

文章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