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有一个字是错的?原文才更高明

 法国风科技开发 2020-03-12

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让《甄嬛传》中的雍正心中升起无限柔情,冒名顶替的余莺儿,立刻就成了他身边最得宠的女人。后来,雍正知道那天晚上念这句诗的人原来是甄嬛,立刻就对余莺儿心生厌倦,对甄嬛倍加宠爱。这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也因为《甄嬛传》,而被广大观众熟悉。pdf转图片

然而,事实上,这句诗是错误的,原文并未是“逆风如解意”,而是“朔风如解意”。

在群星璀璨的唐王朝,崔道融算是籍籍无名的一位诗人,他是荆州江陵人,自号东瓯散人,在《全唐诗》中收录了他的近八十首诗,其中的一首《梅花》,就是“朔风如解意”的原版诗作。

梅花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译文:梅花初放,娇媚的花瓣中还含着洁白的雪花。这样的孤标傲世,是世人很难描画出来的。花香中备有一番韵味,清雅的让人忘了冬天的寒冷。在梅花旁聆听《梅花落》的清笛声,欣赏着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有致。北风如果能理解梅花的心意,那就请不要再摧残它了。

这首诗的第一句“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写梅花的美;第二句“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写梅花的韵;第三句“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写梅花的姿态和赏梅人的心境;最后一句“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写赏梅人对梅花的怜惜。

梅花向来都是文人们最爱描写的一种花卉,因为这是梅花是在冬天盛开的,这就赋予了她清高孤傲和不畏严寒的独特之处。其实这首诗,诗人崔道融也是在感慨自己的人生坎坷。崔道融曾经做过县令之类的小官,后来因为战乱,空有满腔抱负而无处施展,他借着这首小诗,既向世人歌颂了梅花的品格,也是在暗喻自己像梅花一样的高洁。

最重要的,当然是最后一句“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古人将一年四季的风,都取了一个非常委婉的名字,春风是和风,说明春天的风是温暖的,是温和的;夏天的风是熏风,也叫南风;秋天的风是金风,因为“西方为秋而主金”;冬天的风是朔风。

梅花是在冬天开放的,自然只能用朔风。作者寄希望于朔风,希望朔风能理解梅花的高洁和清高,不要再催逼着梅花凋零。那么,“逆风”是什么意思呢?有点说不通,很明显,这是一个误会,完全改变了崔道融的本意。

所以,以后我们再念起这句诗的时候,一定要改正过来,并非是“逆风如解意”,而是“朔风如解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