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原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法号原济,自称苦瓜和尚,又号大涤子,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广西桂林人。明皇室后代,在其刚满4岁时即遭遇国破家亡之痛,为了躲避政治迫害和生存所需出家当了和尚。晚年的石涛对人生的一切理解参悟透彻又出佛入道,这也使后人对他多有不解。 石涛 画像 石涛,中国绘画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画家,其思想富有独创性,其认识富有开拓性,其实践富有启迪性,其绘画理论对于近现代中国画的发展与变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石涛的晚年理论作品《画语录》更是对前人的批判性总结和对后世中国画创作提供了另一种思维方式。石涛主张师法自然,主张自我个性的表现,他是复古主义最强烈的反对者。他有论句“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的画家是绝不能在艺术上出人头地的,进而提出画家要“搜尽奇峰打草稿”。 石涛作 石涛一生生活经历极为丰富,从四岁为逃避国破家亡所带来的政治迫害,即开始隐居寺院,到松江拜旅庵禅师为师以及其后游历各种名山大川,拜访各位名人,可谓历览江南风物,为后来山水画的创作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石涛 书法 石涛一生喜欢游历,各名山大川庙宇古刹四方云游。康熙初年,石涛从湖广游历至松江,拜当时著名的南宗禅师旅庵本月先生为师,体悟禅宗造化,潜心研习佛教经典经卷。 石涛作 石涛在松江的日子里深受旅庵禅师影响。在其著作《生平行》中,石涛这样描述旅庵禅师指示自己:“谓系八极游方宽,局促一卷隘还陋。”旅庵禅师启发石涛,要求石涛能打破原来比较狭隘浅陋的陈见,深入大自然,观察体悟大自然,领悟大自然的奥秘。所以石涛在安徽宣城的巧年间,除参禅修佛外还遍游黄山,创作了大量的反映黄山和理解自然特色的作品,并把自己对禅宗的理解与亲身体验也渗透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去。其与八大山人也颇为相似。 石涛作 石涛的绘画美学思想核心范畴就是人们常说的“一画论”,这“一画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无外乎从佛家,道家,儒家,《易经》,以及一笔学说这几个方面来论及“一画”的意义。“一画”论是石涛《画语录》的理论精髓,也是石涛《画语录》从始至终核心纲领的贯穿,其内涵深奥,文笔奇特,将绘画原理与笔墨技法的有机结合,无论是他的“蒙养生活论”、“尊受章”等等都融入了前代画论家所没有涉猎的。 石涛 作品 并全面深入的揭示了中国山水画在笔墨、取法的审美本质,为画家在绘画创作中如何获得身心自由畅快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做了明确阐释,把中国画的创作思想提升到了哲学本意的高度,对后世的中国绘画美学思想的影响可谓极其深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