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家溍:在故宫“搞”文物的活字典

 怡心斋YXZ 2020-03-13

朱家溍

 

朱家溍在其北京帽儿胡同的家

近几年一档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因其第一次近距离展现文物修复专家的内心世界和日常生活的独特拍摄视角,深受大家的追捧。蹭个热度今天推介的也是忙于故宫的文物大师——朱家溍,他被誉为“故宫活字典”如果也给他配个相应的标题那就是“我在故宫‘搞’文物”。

这里要特别标识一下“搞”这个字,看似随意洒脱,实则用功颇多,“搞”都是要“搞清楚”的,而“搞清楚”则是对其深入研究,这的确是一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家境殷实

学富五车





图为朱家溍的 父亲母亲

朱家溍(1914-2003),

字季黄,浙江萧山人,

宋代理学家朱熹的第25代世孙,

为官宦世家,生于1914年,

从小在北京长大

其父朱文钧先生,字幼平,号翼盦,是著名金石学家,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鉴定院藏古代书画碑帖等文物,朱家溍深受家学濡染,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

父亲有一个名为“六唐人斋”的五间书房,使其自幼便能享有“坐拥书城,足恣探讨的幸福”之感,由于家学渊源,所以对中国的古籍碑帖有较多的了解,早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初即被聘为专门委员。

             

永远的故宫人

朱家溍与故宫渊源

朱家溍与故宫博物院渊源颇深。其父朱文钧,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之时,聘为专门委员会委员,负责鉴定故宫所藏古代法书、绘画、碑帖及其他古器物。而其长兄朱家济,承继家学最优,从其父参加故宫工作。

朱家溍也在1946年正式成为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是古物馆编纂。朱家溍不仅在古籍版本学、文献目录学造诣颇深,还是中国文物界首屈一指的通才,对于书画、瓷器、青铜器、宫廷史、戏曲等都博学精鉴。在1949年春他就在天津海关检查德国侨民数十箱仿古铜器时,扣留住了一件真品“商代大铙”。

             

初入故宫火眼金睛护国宝

初露锋芒

。无独有偶,朱家溍在上世纪50年代初入故宫时就展现出了他的才能,他认出了两幅被认为赝品的宋代真迹。当时他将“易培基盗宝冤案”中封存的认为是家的东西,一件件重新翻看。就是宋徽宗的《听琴图》和马麟的《层叠冰绡图》,在他的“慧识”下没有轻易流失,后来送到钟粹宫书画陈列室。

             

 宋 赵佶  听琴图 (局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宋 马麟  层叠冰绡图 (局部)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原状陈列的开拓者

 傅熹年、徐邦达、朱家溍鉴定文物(从左向右)

当时他的工作已经涉及古物陈列方面,当时因为无资料、无实物,也没有参照的先例,他就同几个年轻人一头扎进档案馆里,寻找清代各朝时期的相关文字资料,一件件的根据记录在仓库里照当妃嫔们饮食起居用的杯盘碗盏、桌凳凭几乃至闲时上完的金玉珍玩,力求件件有来历,桩桩有缘由。

在布展时做到一、一物一事必有史料依据,二力求做到“原状陈列”但又要“主次取舍”,三是展中物品要切合人身份。性格爱好。比如说在不知晚清慈禧的房间时因她平时喜爱兰花,因此把裱好的一副“兰”画挂在墙上,正因此储秀宫的展览不仅在故宫内,而且在国内国外文物展览中都是优秀典范。

破旧回收仓里寻到大宝贝

他对文物以及陈列的认真态度可从他对故宫太和殿宝座的修复可看出,当时他从一张1900年老照片上,看到了从前太和殿的内部全貌和陈设,就由此用心查找终于在存放残破家具库房中找到破旧难辨的金雕龙大椅,费时934个工作日,把一座被埋没消亡的龙椅焕然一新的摆放在他应有的位置上。

太和殿宝座

小结

朱家溍研究古代美术史、明清史、戏曲方面都有颇深的造诣,他对中国古文物的研究精深而专注,虽说他是“搞”文物的,但绝不是随便搞搞就算了的,他运用他专业的学识知识认真研究文物,编撰文史,他主编的《国宝》、《明清帝后宝玺》、《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等书籍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史料知识。

以心斋接物,怡心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