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画竹第一人之作《潇湘过雨图卷》背后所隐藏的秘密,你知道吗?

 怡心斋YXZ 2020-03-13
 

夏昶    明代画竹第一人

夏昶(1388—1470),字仲昭,号自在居士、玉峰,昆山人,后人誉其画竹高手。

他善画墨竹,以法度谨严的楷书笔意入画,气态安闲,韵度翩翩,别具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

他的墨竹“时称天下第一”并传播海外,“绢素一出,能令朝鲜、日本、暹罗海外诸国悬金争购”,有“夏卿一个竹,西凉十锭金”之谣。

请把手机横屏欣赏↓↓↓

▲明 夏昶《潇湘过雨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此《湘江过雨图》卷画心高26厘米,长407厘米,题跋高26厘米,长102厘米。

墨笔画湘江滩渚、悬崖激湍,坡石幽篁。流水滩渚之间,以深浅浓淡不同的墨色表现水滨老竹新篁。烟雨竹篁,迎风摇曳,偃仰纷披,烟姿雨色,水活石润,一派雨中潇湘景象。

竹叶如锋匕利刃,一洒一拂,动和矩变,笔法洒利劲健,山石画法与其几乎同时期的山水画大家戴进一样,均以大斧劈皴略加变化而成,下笔肯定,水墨淋漓。

▲明 夏昶《潇湘过雨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此卷无款,据卷后讷翁、钱仁夫二跋可知乃夏昶所作。夏昶儒雅淹博,擅画竹,退食之暇,游戏翰墨,师法王绂,尽得其法,有出蓝之誉,推为当朝第一。

▲明 夏昶《潇湘过雨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卷尾讷翁七百余言题跋,对是卷极尽推崇溢美之词,认为此卷“烟梢雨叶,参差掩冉,直干横枝,纷枝错纵,千态万状,端倪莫测。而其疏密浓淡,重叠欹侧,远近高下,各有意趣。而又汀洲映带,水波湟漾,依稀风雨之声,萧飕淅沥,回薄顷洞,听之无穷。溟蒙杳霭之景,览之无际,恍若泊舟湘川之曲,令人宦情乡思之不可遏也。”“天机精到,得心应手,造化生于笔端,有莫知其然而然者欤。”评价极高。

此卷分隔两地,由私人和海外博物馆庋藏

▲明 夏昶《潇湘过雨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讷翁跋后有钱仁夫一跋。

钱仁夫(1446—1526)字士弘,号东湖居士,常熟(今江苏常熟)人。弘治十二年(1499)登进士,时年五十四。授都水司主事,迁缮部员外郎,内行修谨。刘瑾专政,引疾归。放情诗酒,曾纳诗于生圹中,铭曰“诗冢”。字学四体皆善。画山水竹石有逸致。

据其跋文可知,此卷乃夏昶为陈羽伯所画。陈羽伯,名仪,常熟人,通篆隶,善鉴别。子佑,字惟孝,篆刻尤精。后陈羽伯将之传与其子陈惟孝,钱仁夫就是从陈惟孝处获得的,其后钱仁夫又将之持赠东江太史陆先生。

据考,《石渠宝笈三编》著录一卷《湘江过雨图卷》:“本幅纸本,纵一尺,横二丈七寸四分,墨画竹石,款:湘江过雨,太常卿夏昶仲昭写。钤印一:仲昭。”卷后讷翁、钱仁夫跋与此卷正同,唯卷首款“湘江过雨,太常卿夏昶仲昭写。”钤印“仲昭”今卷不存。

▲明 夏昶《潇湘过雨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杨仁恺先生在《国宝沉浮录》中提到美国弗利尔美术馆现藏《湘江过雨图卷》一卷,真迹,《石渠宝笈三编》著录。然该卷有“夏衡分书引首,自题图名于卷前,天顺甲申(八年)作,卷首有张弼狂草苏轼五言题竹诗,时代成化乙巳(二十一年)中秋,拖尾有徐有贞题五言诗。”

杨仁恺先生提到的此卷《潇湘过雨图》曾为“长春东来阁售出,余协中携香港转美”,后为张静江胞弟张启隆所有,张启隆将之售予弗利尔博物馆。

▲明 夏昶《潇湘过雨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按《石渠宝笈三编》著录夏昶《湘江过雨图卷》仅有一件。此卷在溥仪出宫时被携出清内府,散佚民间。

现将此两卷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原清宫旧藏之《湘江过雨图》卷应为散佚后,被当时为了牟利的好事者将全卷一分为二,并作了手脚。前半段卷首款题“太常卿夏昶仲昭写”连同钤印“仲昭”一起挖去,移作他用。而于卷首保留自题图名“湘江过雨”并添年款“天顺甲申作”,另外加上“夏衡分书引首”,又将从它卷割来之“张弼狂草苏轼五言题竹诗”加于卷前,还在卷尾装上它卷移来之拖尾徐有贞所题五言诗。

▲明 夏昶《潇湘过雨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另外,《石渠宝笈三编》所载《湘江过雨图》卷为“五玺全”,此次上拍的这卷《湘江过雨图》则有“嘉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清宫鉴藏印三玺,由清宫鉴藏印及讷翁、钱仁夫二跋可做佐证,此卷当为《石渠宝笈三编》中著录之《湘江过雨图》后半段,所缺之前半段当为弗利尔博物馆所藏。

清宫旧藏之《湘江过雨图》卷在流出清宫后散落民间并被分为两段,分隔两地,分别由私人和海外博物馆庋藏,犹如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之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与现藏浙江省博物馆之《剩山图》一样,二者均不失为巨制佳作,尤当世人珍袭。

当然,我们也希冀它们有一日能团聚一堂,延津合璧。

夏昶画竹之妙  一气呵成

▲明 夏昶《潇湘过雨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画竹名家,代不乏人。夏昶画竹,一改前人独幅数枝的表现形式,而多用巨幅长卷描绘竹树的千竿万梢, 同时还“延之以洲渚,加之以风雨”,更显浩浩荡荡,气势恢弘。

▲明 夏昶《潇湘过雨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他笔下的墨竹已不仅是文人式的寄性抒怀, 而是还竹于其自然的生长环境之中,在竹画中融入山水画的笔墨意境,以其精深的功力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名重一时。

▲明 夏昶《潇湘过雨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竹林随湘江两岸景致的变化而隐现,起自淡阔的沙洲,之后是平缓的坡陀,继而是坚硬的岩石,又入清冷的江水,再后是壁立的山崖,最后经急湍飞瀑、汩汩溪流而入山,竹树或整或零,或疏或密,老干新枝,各尽其态。

▲明 夏昶《潇湘过雨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夏昶充分利用了长卷的广度精心描绘出一种起伏张弛的流动性和情节性。

夏昶画竹,强调气韵,主张“一气呵成”,“画巨幅尤须如此”,此卷竹叶落墨即是,不见复笔,山石以斧劈皴法大笔侧锋挥扫而成,从首至尾,气脉通连飞动。

▲明 夏昶《潇湘过雨图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夏昶不仅是一位画竹高手,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取欧阳询的平正劲爽而摒其险绝刻厉,取虞世南的柔和遒媚,而略其圆融丰艳,笔意安闲,结体匀稳。而其画竹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融入了这种法度谨严的楷书笔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