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方专栏 | 阿兰 | 母亲的赞歌

 香落尘外 2020-03-14

文/  / 图:阿兰








一直想写写母亲,因她的故事太多,不知从何处入手,哼着《刘三姐》小曲浇着花的母亲,一句歌词启发了我。是啊!心想唱歌就唱歌,心想打鱼就下河,那就想到哪写到哪吧。

母亲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楷模,勤劳、节俭、善良、慈爱、正直、坚强、豁达、乐观,这些中国女性的美德,在她身上都闪着耀眼的光芒。从孩提时代起,我就在她荣誉的光环里幸福着、自豪着。

母亲是50多年前响应党的号召,参加新疆建设的江苏支边青年, 她没有文化,就是凭着踏实肯干、以身作则、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干部、群众的信赖。成为团里第一位铁姑娘班班长、 第一名妇女连长,多次获得劳动模范的称号,受师通令嘉奖。八十年代末,过早透支身体,一身病的母亲,48岁就退休了。退休后只拿75%的工资,比一起进疆的一群姐妹每年少一两千元,她从不患得患失、斤斤计较,别人替她叫屈,母亲却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和农村种地的老百姓比,不知好到哪里去了。退休了,一天班不上,每个月还拿几千块钱,我满足了。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知足常乐的人。

母亲的勤劳是出名的,退休后,房前屋后能开的地都让她种满了。后院鸡鸭满圈,总有她忙碌的身影,谁劝都不管用,她总说在家闲着浑身难受,干点活人觉得舒服,还说,现在的蔬菜、家禽使用农药、添加剂太多,吃了对身体不好,自己种的菜、果子,养的鸡鸭,吃起来放心。这么多年来,我们夏天基本不买蔬菜,多年来每天打豆浆用的黄豆、熬粥用的玉米面都是妈妈种的,是百分之百的绿色食品。母亲就想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编织我们健康、幸福的生活。

母亲的节俭也是出名的,她的东西永远没有浪费的,她常说吃了不可惜,浪费了心疼。儿子一岁多自己学吃饭时,饭粒扒拉满桌子,她把饭粒全部收到自己碗里,给儿子说,浪费粮食,雷公要打脑袋的。儿子到现在吃饭,都习惯把碗里扒得一粒不剩。看见我们剩菜、剩饭不吃第二顿,气得发火,说我们没有经过六零年,没有饿过肚子,不知道珍惜粮食,老用毛主席“浪费粮食是极大的犯罪”告诫我们。冬天一筐筐、一袋袋的干菜,都是夏天来不及吃,母亲一点点晒出来的,干豆角炖排骨,洋溢着香味,更洋溢着母亲暖暖的、浓浓的爱。

母亲的奉献精神令多少人敬佩难忘。六十年代初是全国大饥荒的年代,母亲一家刚支边进疆,团场严重缺粮,连队职工基本靠野菜补充粮食,单位食堂用面和草籽揉在一起蒸草籽馒头。20岁的母亲像男人一样干基建挖大渠,每天可以和男同志一样分八个馒头,干了一天活饿得眼冒金星,谁都是打上饭一路走一路吃,母亲却想着外公外婆和幼小的舅舅,每天留两个给外公和舅舅,自己只吃6个,而这个量是当时童工的饭量。母亲从来都是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为儿女更是将全部的心血无私奉上。九十年代初,小妹跟舅舅一家去了安徽,工作的企业倒闭了,小妹闲在了家里。母亲想着小妹以后生活没有养老保障,夜不能寐,就和父亲决定给小妹交养老保险。给小妹交到第十五年时,父亲去世了,母亲工资不高,她想着再多交几年让小妹今后多拿点钱,省吃俭用又交了五年,给小妹整整交了20年,这几年,我们几姊妹买房,母亲想着女儿们资金紧张,坚持把父亲去世补发的工资拿出来补贴。女儿们坚决不要,母亲发火说:你们买楼房钱紧张,我把钱存银行里干什么,我月月有工资,不要操心我的养老,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用在刀刃上钱才有用。母亲没有文化,却有着常人不及的豪气和智慧!女儿们用心收下母亲这份沉沉的厚厚的爱。

她的善良、豪爽更是人人交口称赞,关心照顾四邻是常事,邻居老阿姨年迈体弱,儿子工作忙时常不能及时赶回来做饭。母亲总是把老阿姨叫到家里吃饭,告诉她儿子不用担心,家乡的伯父伯母靠几亩地过生活,她说农村的日子太艰难很不容易,每年接济。几十年前回到上海的知青,这几年一批批重返团场寻梦,来家探望她,认识的不认识的她总是热情接待,让知青叔叔阿姨感动不已,母亲的善良影响着我们,熏陶着子孙,一家人都乐善好施。

母亲的坚强、乐观更是让男人动容,11年里动过两次大手术,2004年乳腺根治术化疗,把母亲折磨得极度衰弱,却从没听她吭一声。剧烈呕吐完后,仍坚持吃东西,想让自己尽快好起来,母亲总是为孩子们着想,怕耽误孩子们的工作,看孩子们伤心难过,母亲反倒劝我们不要伤心、担忧,说自己很快就会好起来,还要看着她一手带大的几个外孙结婚生子。母亲就是这样坚强、乐观,让自己又挺拔、伟岸地站在了孩子们的面前,像我们遮风挡雨的大树,撑起天天有欢笑充满温暖的家。

母亲天天走路锻炼,她总说我们都有各自的工作,孩子都在上学,还要想着照顾她,哪有那么多精力,她自己把身体锻炼好,不生病,不给儿女添麻烦,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贡献。这就是母亲,我们深爱的一刻也离不开的慈爱的母亲。

前年五月,带着母亲旅游,耳熟能详的城市游了个遍。在天安门前、在黄埔江边、在西子湖畔,在天津之眼,在姑苏城外、在夫子庙、在韶山冲,在岳阳楼、在“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居庸关长城立石前,目不识丁的母亲由衷地赞美祖国的博大、壮美。一路飞机、高铁、动车、地铁没乘坐过的交通工具都享受下,一路欢笑、豪迈,那份自豪,那份满足溢于言表。

常感慨,岁月总是匆匆催人老,一晃母亲已过古稀了,而母亲总是处处为儿女着想,依然一切自己动手,从不给孩子们找一点麻烦,更不愿意让我们照顾她。总担心她的身体状况,心里时时愧疚,但母亲豁达的人生境界,又让我释怀,谁说她老了,母亲爱唱歌,尤其爱唱年轻时的老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她好比大松树冬夏长青”,是的,愿母亲是冬夏长青的不老松!是照耀我们,温暖我们的向阳花!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