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方专栏 | 玉井花 | 蹚过泥水的日子

 香落尘外 2020-03-14

北方

专栏

蹚过泥水的日子

文:玉井花 / 图:堆糖

。。。。

人到了一定年龄,不知不觉开始怀旧了。说来奇怪,相较于那些幸福时光,对于苦难的经历往往记忆更为深刻。三十多年前的往事,时常会不经意地在脑海盘桓,历历如昨。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地处县城东北郊区的一所中学任教。这是一所乡镇中学,因离城近,成为当时很多乡村教师回城的“跳板”。那时候,学校的设施很简陋,各学科教师以及校长、后勤人员等都集中在一排红砖红瓦的平房里办公,学校有任务布置,就在走廊中间的小黑板上通知大家。每间屋子里都有六个教师办公,逼仄的空间里大家相处倒也融洽热闹。不是很宽的走廊里塞满了老师们的自行车,中间仅能容一人走过。冬春两季,早自习后,走廊里常常弥漫着烤馒头的香味,那是同办公室不带班的老师已经把大家的早点烤好了,火炉上茶壶里的奶茶噗噗着,氤氲着阵阵茶香。办公室的后面有几排教室。最初,学校初、高中都有。1997年,教育布局调整,高中部分并入宝昌一中,这里就变成了一所完全的初中学校。

记忆深处最无法忘怀的是去往学校的路,那是一条布满泥泞的路。从我家到学校需要从县城东南一直行进到东北。总感觉道路漫长而遥远。一辆从同事手中买来的二手二八链盒自行车,伴我风里雨里奔波了九个年头。每天从家里骑行到学校,用时四十多分钟,一天来回四趟,路途上就耗去了两个半多小时。这只是晴好天气的时间,如果遇上沙尘或者雨雪天气,就会用掉更多的时间在路上。尤其是雨天,尽管披着雨披,到了学校裤腿往往早被淋湿透了。没有衣服可换,只能穿着拧掉水的湿衣服去上课,体温慢慢把衣服里的水汽吸干。

1

行路难,是我和同事们每天必须面对的事情。去往学校的一段必经之路,一年到头几乎没有好走的时候。春夏秋三季很多时候泥泞不堪,即便晴天,路面上也到处是挤压踩踏后堆积的泥浆棱子;冬季就变成了一条冰路。道路两边的住户,把积雪全部堆在路边,那时候也没有下水井,日常用过的废水也都泼在了马路上。阳光照射下镜面般闪着寒光,别说骑车走在上面,看着心里就已经战战兢兢了。寒来暑往,我与同事们在泥泞坎坷里不知趟过多少次,摔过多少跤。有同事上班路上曾经把鞋子陷在泥窝里,师生们的自行车车轮和发条总是糊满了黑褐色的泥巴,难得见到锃亮的时候。尽管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足够耐心地一次次地擦拭自己的“坐骑”,但也仅仅是在校园里干净那一会儿。

难则思变。沿着县城东河沿一路向北,同事们硬是踩出了一条羊肠小道。很多时候我们走这里,可以绕过那段泥泞不堪的路。若逢雨雪天气,这条小路也是不好走的。脚下的黑泥时不时会打滑,很容易连人带车翻到河沟里去。另有一条路,虽说可以避开走县城的商业主街,但是从207国道折向东面这一段路,需要经过北菜园。中间,有一段过水路。每年春季,冰雪融水就会自北向南从这里奔腾流过,阻断道路,水面宽度约有五六米的样子。很多时候骑行到这里不敢贸然涉水,水面下有很多暗冰,但又不得不冒险,再绕行的话时间不允许。记得有一次,下午上班,骑行到此又被河水阻隔。与我同行的同事当时还怀有身孕,当她骑车“闯关”时,心里着实为她捏了一把汗。当然,在这道关口处,我们有时也难逃失足落水的厄运,只能穿着湿鞋湿衣奔赴岗位。面对艰苦的条件,同事们的工作热情并没有削减,大家积极上进,每学期都能按时完成教学进度和任务。教学成绩在全旗也很突出。

1995年秋,因孩子上幼儿园接送不方便,要求调到了离家近一些的宝昌第二中学。终于不用再走那泥泞坎坷的路啦,心情畅快了好一阵子。尽管内心十分不舍那些质朴的同事们。也感觉愧对带了两年的初35班的学生们,他们在即将备战中考的关键一年,还得面对更换班任的不适应。以至于很多孩子下午放学后,大老远结伴跑到家里去和我交心。那是缘于孩子们对老师的信任吧。

2

于那所学校我还是很有感情的。同事们都很好相处,淳朴良善,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而勾心斗角,更没有尔虞我诈。年长的同事们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那样的工作环境舒心,没有压抑感。学生大多都是来自农村的朴实孩子,给他们上课很轻松愉快,不用花费太多时间组织课堂纪律,吩咐下去的事情,孩子们都能很认真的完成。离别时有依依不舍的情愫在胸中激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二期义教工程项目的实施,“两基”达标硬件配置等等,使得城边上的这所中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泥泞不堪的道路已经修成了黑油油的柏油路,县城公交车可以直达学校;校名由原来的“太仆寺旗城郊中学”更名为“宝昌第三中学”;几栋崭新的教学楼、宿舍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教学设施也更新换代,过去的水泥黑板换成了玻璃黑板,曾经一碰就“咿呀”唱歌的桌椅都换成了单人单桌的铁桌椅,光洁、平整、耐磨;多媒体教学应用到课堂上,丰富了教学资源,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校园文化建设和办公条件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前几年下学校调研时,重回故地,不禁感慨万千。整洁的校园里,旗杆上五星红旗迎风猎猎飘扬。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不断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师资力量也越来越强,“走出去引进来”的教师培训模式受益良多。学校呈现出新时代新的校园风貌,焕发着勃勃的生机。办公楼前的空地上,有序地停放着教师们的汽车,他们再也不用在泥泞的路上穿梭了。相信,优越的教学环境下,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被输送到各级重点学校。校园也是青春学子们逐梦的天地,祝福孩子们在圆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无悔青春。

2019.10.10

作者简介

玉井花, 一个喜欢用粗浅文字记录平淡生活中的点滴之人。闲暇时喜爱旅行、拍照。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总编:湛蓝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助理:无兮     特邀顾问:乔延凤  桑恒昌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 

策划部:

总策划:崔加荣      策划:暖在北方 胡迎春

主编:烟花    编辑:莲之爱 朱爱华  

美编:无兮    ETA    玉丽   路人

编辑部:

总监:徐和生         主编:清欢

编辑: 风碎倒影   连云雷  

播音部:

部长:魏小裴 

主播:自在花开   过往云烟   眉如远山   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