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朝鲜卖国贼李完用 · 乙未事变 · 甲午战争后,日本加紧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扶植建立了亲日的金弘集内阁,大幅改革朝鲜的内政、外交,国内的反日呼声十分高涨。此时的沙皇俄国也觊觎着这块远东肥肉,通过驻朝公使韦贝尔对朝鲜的政治、经济加以渗透,日俄两国在朝鲜的对立和倾轧逐渐加剧。 · 表现朝鲜被日、俄两国争夺的漫画 朝鲜王朝第26代君主高宗李熙的王妃——闵妃(闵兹映),意识到强大的俄国对日本有很强的震慑力,甲午战争后由“亲华”转向“亲俄”,她成立了“贞洞俱乐部”,联络和拉拢以俄国为首的西方各国公使,同时纠合反日大臣,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贞洞派”。李完用早年接受美国教育且访问过美国,又追随闵妃,是“亲俄亲美”的贞洞派中坚人物。 · 闵妃(后追封明成皇后)的画像与照片 闵妃在俄国公使的协助下逐步解散了亲日内阁,建立了亲俄政府。此时的日本驻朝公使井上馨在日本国内争取大量资金,欲赠与朝鲜,拉拢朝鲜王室,但是议会没能通过,因此对闵妃的怀柔政策宣告失败。 井上馨又推荐了右翼军人三浦梧楼出任朝鲜公使,日本任命一个毫无外交经验的军人,实则昭示了其对朝政策的转变,但朝鲜并没引起足够的重视,闵妃还很看不起这个整日诵经(假装)的日本公使。 三浦梧楼于1895年9月1日抵朝赴任,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策划、制造了震惊世界的谋杀朝鲜王妃的“乙未事变”。他纠集在朝的日本浪人,联系闵妃的朝鲜政敌,尤其是因反日被日本废掉的闵妃的公公兴宣大院君,用以将事件推为朝鲜内部的宫廷政变。 · 三浦梧楼(左)与汉城新报社前参与乙未事变的日本浪人(右) 10月8日凌晨,三浦梧楼协同日军汉城守备队(约450人)与朝鲜训练队(约800人)攻占朝鲜王宫宫门,随后数十位日本浪人冲入景福宫,搜寻和暗杀闵妃。闵妃打扮成宫女的模样,仍未能逃脱被害。据传浪人们杀害闵妃后还对其尸体进行了奸污,而后于后花园焚烧,毁尸灭迹。 日本就这样公然谋害了朝鲜王妃。 · 俄馆播迁 · 乙未事变后,亲日派再次回到朝鲜的权力中心,随着乙未事件真相的进一步揭露,朝鲜国内反日的声音日益高涨。 1896年2月11日,不堪忍受日本人和亲日派胁迫的高宗,在李完用等亲俄派的主导下,率王族出走俄国公使馆,史称“俄馆播迁事件”。与其说是出走,其实更像逃窜,据说高宗抵达俄馆时“面如白纸,战栗不已”,一代国君如此狼狈。 · 身在俄馆的高宗、太子和大臣 高宗到俄馆后连下几道诏书,罢免全部亲日内阁大臣,逮捕以总理大臣金弘集为首的“逆贼五大臣”,其中金弘集等两人被捕,李完用私自下令将两人立刻处死,其余三人通过日本公使馆逃亡日本。 俄馆播迁事件后李完用等亲俄派上台,朝鲜被强权压榨的命运并没有改变,与当年亲日派如出一辙,亲俄派不断向俄国及其他欧美列强出卖国家主权,包括矿山开采权、铁路敷设权等等,俄国还通过秘密协议控制朝鲜的军事、财政权力。 1897年2月20日,高宗在俄公使馆住了整整一年后才搬出,回到王宫。同年10月12日,高宗自称皇帝,结束了朝鲜王朝,改国号“大韩帝国”。 · 独立协会 · 在朝鲜王朝末期,大韩帝国初期这几年,朝鲜存在过一个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团体——独立协会。协会由美籍朝鲜人徐载弼建立,旨在对内提倡政治民主与经济建设,对外摆脱列强的控制。 徐载弼是甲午战争前参与发动政变的“开化党”成员,后被朝鲜宗主国——清朝镇压而流亡美国,入了美籍,还娶了美国太太,回国以“外臣”身份创立独立协会,自认顾问。协会选举安駉寿为第一任会长,李完用为二把手——委员长。 在短暂的存续期间,协会作了几件大事,一是创立了《独立新闻》报刊,完全使用朝鲜文字,不夹杂汉字,广泛宣传西方先进思想,对朝鲜的近代化启蒙起到了很大作用;二是模拟巴黎凯旋门式样在汉城建造了“独立门”,其原址是始建于1407年,1895年被日本拆毁的朝鲜王朝迎接中国使臣的“迎恩门”,象征朝鲜摆脱中国独立,如今已成为首尔重要的名胜古迹。 · 左:迎恩门;右:独立门(可见其前保留的迎恩门柱基) 1898年2月独立协会改选,李完用当选会长。不知是否因为国内反俄的声音日益高涨,抑或独立协会的影响,这一时期的李完用“弃俄亲美”,他发表演讲称“朝鲜如果不依靠美国就会是波兰的下场”,这引起了俄国的痛恨,施压高宗将其调离了权力中心,独立协会也因其在外部大臣任上出让利权的卖国行径将其开除。 独立协会深入大韩帝国的政治生活,组织“官民共同会”,制定“献议六条”的独立纲领,妄想建立议会。高宗深恐独立协会酿成“法国革命之乱”,1898年12月25日列举协会11项罪名,宣布取缔。 · 日韩协约 ·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大韩帝国立刻宣布中立,而日本在仁川登陆,占领皇城,胁迫韩国签订了《日韩协定书》,强将韩国拉入日本阵营。 随着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日本正式加入了列强行列,世界对日本刮目相看,失势已久的李完用转而投靠日本。《日韩协定书》中已有日本保护韩国的条款,战争胜利后,日本打算彻底将韩国变成其保护国。任伊藤博文为第一任韩国统监,赴朝与大韩帝国缔结协议。 · 韩国独立纪念馆中还原的《乙巳条约》签订场景 伊藤博文花重金收买了李完用等人,最终促成《日韩保护协约》的签订,这使得韩国丧失了外交权,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协议在1905年乙巳年签订,韩国也称《乙巳条约》,李完用等同意协约的5位大臣也因此被称为“乙巳五贼”,协议签订第二天李完用家就遭人纵火。 · 逼退高宗 · 如果说日本早就有意废黜高宗,李完用却是这件事的发起者与执行者。1906年底,他主动找到日军驻朝司令长谷川好道,历陈高宗性格“无法纠正”,以及伊藤统监“热心尽力”仍“无法挽救”,提出废黜高宗,且十分贴心地提议由其办理此事,避免累及日本,仅是让日本点头同意,但当时日本认为时机尚早。 · 伊藤博文与长谷川好道乘车进入统监府 废立一事虽暂时搁置,李完用却因此更加获得日本的赏识。次年,伊藤博文即逼迫高宗擢升李完用为参政大臣,并且废除朝鲜数百年的议政府制度,仿效日本建立内阁制,就此李完用当上了大韩帝国首任总理大臣。 高宗对伊藤统监及李完用既深恶痛绝,又毫无办法,只能称病不见,整日以泪洗面。1907年7月,荷兰海牙召开第二届万国和平会议,高宗提前派密使抵达,希望在这次会议上向全世界控诉日本的侵略暴行,收复韩国主权。结果事情暴露,高宗的委任状和亲笔信都落入日本人手中,伊藤博文勃然大怒,决定废黜高宗。 · 和平会议对高宗三位密使的报道(此三人事后一人被判处死刑,两人判处无期徒刑) 日本的做法自然是躲在幕后,指使李完用对高宗展开逼宫。李完用召开三次御前会议,伙同部分大臣逼迫高宗退位。高宗坚决不从,拍案大怒:“朕宁死决不退位!卿等将朕欲卖与统监乎!”。而后,日本派外相林董赴韩扬言宣战,高宗无奈之下被迫下诏“将军国大事委托皇太子代理”。 1907年7月20日,在位44年的高宗李熙禅位于太子李坧(纯宗),当时逼迫高宗退位的七位大臣也被称为“丁未七贼”,七贼之首的李完用在禅位仪式上被宫内府大臣朴泳孝等人扑杀,但因事情泄露没能得逞。 · 高宗李熙与纯宗李坧 高宗退位后仅4日,伊藤博文又胁迫李完用签订了第三次日韩协约——《丁未七款条约》,解散大韩帝国军队,“乙巳五贼”中其他人不愿再次充当卖国贼,李完用就以内阁总理大臣的身份单独在协约中签了字。汉城市民对李完用的卖国行径忍无可忍,捣毁了他的宅邸,焚烧了他祖宗的神位,李完用一家被迫逃往日本聚居区。 · 日韩合并 · 李完用在国内人人喊打,日本对他给与的待遇却越来越高,除了金钱,还授予其“旭日桐花章”,李完用更加死心塌地效忠日本,唯命是从。 这一时期韩国反日的呼声极其高涨,但日韩也都出现了“合邦”的论调。1909年4月10日,日本首相桂太郎拜访韩国统监伊藤博文,探讨日韩合并的问题,伊藤表示赞同。7月6日日本内阁决议通过《对韩政策之方针》,决定“合并韩国使其成为帝国版图之一部分”。10月26日,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在哈尔滨枪杀了伊藤博文。 · 笔者摄于旅顺日俄监狱旧址的安重根遗言及其被关押的牢房 1910年7月,新任韩国统监寺内正毅赴任,他深谙卖国贼的本性,略施小计就加快了韩国的灭亡。他抓住李完用与宋秉畯(组建亲日团体“一进会”,鼓吹日韩合邦的韩国二号卖国贼)的矛盾,放出话去,一旦李完用在日韩合并上有微词,立刻将其撤掉,由宋秉畯组阁。听到消息的李完用吓坏了,他的家人劝他辞职,他说道:“我为国民怨府久矣,退则有祸,宁始终依日以自保也”,于是拖着病体立刻赶往汉城与寺内正毅密商。 李完用对寺内正毅提出的合并条款完全接受,象征性地提了两条要求:一是想要保留韩国的国号;二是将纯宗与高宗封为公爵。寺内正毅说日本内阁已经决议使用“朝鲜”,不可更改,至于纯宗与高宗,不止封公,可封王。 密商的结果得到了日本内阁的同意后,李完用在韩国内阁会议上公开讨论日本提出的条款,不料学部大臣李容稙誓死反对,没能通过。李完用十分慌张,他拜见纯宗告知合邦之事,纯宗自知无法挽回,含泪同意。李完用又找到高宗,高宗平静地说:“我是个不能参与政治的人,对合邦不便发表意见,一切皆由皇帝和大臣们商量吧”,李完用欣喜若狂,他刚一离开,高宗就仰天长叹、痛哭失声。 1910年8月22日,朝鲜王朝召开了最后一次御前会议,日本除派人监视会议外,也对汉城全城实行了戒严。李完用故意没有通知誓死反对合邦的李容稙,他在会议上说明日韩合邦已不可避免,内阁全体大臣一致赞成。李完用拿着纯宗皇帝的委任状迅速赶到统监府,以大韩帝国内阁总理大臣的身份在合并协议上签了字。 · 《日韩合并条约》 整个《日韩合并条约》可谓日本指使、李完用一手包办,宣告了朝鲜五百余年李氏王朝的灭亡,也开启了朝鲜半岛长达36年的殖民时代。 日本为了纪念其吞并大韩帝国,于1912年设立了“韩国并合纪念章”,用于奖励直接参与吞并,或起到辅助作用的日本与韩国官员及相关人士。 纪念章正面上部为代表日本皇室的十六瓣菊纹章,纹章下方是底部交叉的两条树枝,分别为代表日本的桐树枝条与代表韩国的李子枝条,树枝上长满树叶与盛开的花朵;背面由顶、中、底三部分自右至左的文字组成,顶部文字“明治四十三年”,即日本吞并大韩帝国的年份;中部分两行刻有“韩国并合”与“纪念章”;底部文字“八月二十九日”,此处非签订《日韩合并条约》的“八月二十二日”,因二十九日为纯宗颁布《让与诏书》、宣布退位的日子,同时公布了明治天皇《合并诏书》和《日韩合并条约》,韩国的国号也是自这一天改回“朝鲜”,因此“八月二十九日”视为真正吞并的日期。 当年的“荣誉之章”,如今已成为最直观的历史罪证。 · 结语 · 李完用可谓四姓家奴,屈服于强权,投机善变摇摆于俄、美、日之间,最终完全葬送了自己的祖国。其为人也十分无耻,他的儿子李升九因为他作卖国贼而羞愤自尽,李完用非但没有警醒,却转而霸占了他的儿媳。 李完用对日本是唯命是从,毫无异议、毫无廉耻的积极卖国,从他的名字来看是否也有隐喻,“李完用”倒过来为“用完李”,冥冥之中预示“李完用”完结朝鲜“李氏王朝”。 (注:本篇封面图使用当年的明信片,最右侧照片实为宋秉畯;明成皇后的照片也有专家质疑) |
|
来自: 袁承志dtau70na > 《朝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