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滇悟禅师)十一岁出家那年,我的恩师(当时已一百零几岁)便引导我出家人的目标和志向:“出家人的目标,一个就是当法师,一个是当禅师。禅师要会坐禅,要会入定(入定就是一坐几天几夜),必须要能够隐居(你住的地方没人知道,也没人管你的死活,这个叫隐居),要在大丛林(寺庙)里边住上三冬四夏,甚至更长;当法师就要全靠自己了——经验:你必须要走四大名山,一分钱都不能带,并且还不能住庙。修行都是从逆境里边翻过来的。从逆境里开始修,要吃得苦,忍受恶劣环境的压迫,锻炼自己堪忍力,成就忍辱之德。怕苦、畏苦、不愿意吃苦,不肯受折磨,是无法成就的。” 恩师的引导,令弟子的心涌泉般喷流。当时就发愿:不带分文,徒步走遍四大名山。 十八岁那年,便开始每年一次的行脚,不带分文,整整坚持了六年:从峨眉山至五台山,再从五台山至九华山,又从九华山至普陀山;为了更进一步突破自己的耐力和堪忍力,再次分别徒步川藏路、青藏路、新藏路。 01 行脚是超越自己 第一次行脚,是从峨眉山走到五台山,一路上当时是饥渴难耐,且脚上也起泡。恰好半路偶遇一座庙宇,接待的是一位居士,于是,便在寺院休息调整。待身体舒适后,心里便生起想放弃行脚的念:“这里的环境多好啊,这么好的庙现在也很少,而且饮食也很适宜,不如就住下来吧,不要再折腾了。”此念一起,当下恩师的教导便立刻警醒于我:“赶快走,不要停留。”从那以后,我在行脚的途中再也不进寺庙。恩师说的话是非常正确,这也是前人的经验:一般人很容易养成习惯性,习惯性一旦养成,再去减少它就很难。 第二年,我从五台山行脚至九华山;第三年,我从九华山行脚至普陀山,走遍这四大名山都是身无分文。有时候遇到吃的,一天吃两、三顿也可以;有时候遇到一天吃一餐,有时候遇到一天一餐都吃不到;有时候没遇到住处,在半路上被风雨、尘土所汲,连衣服都没得换,简直就成了个可怜人。这种承受力、耐力训练过以后就不依赖了,没有依赖性:什么没有都行,全部失去也行,连死亡都无所畏惧,胆量也是这样训练出来的。 02 战胜饥饿感 行脚的时候,第一要克服的就是饥饿。我也是在行脚中不断地训练:每一次行脚的路程都是计划在一千公里以上,从峨眉到五台山那一次的行脚,路过的村庄都是基督教多,在这些村庄基本总是乞不到食物,渐渐挨饿次数多了,耐力就增强了,饿了就逼自己走快点,有时走得都会掉泪,因为这个身体自然而然就受委屈:“好好地待一个地方多好,为什么要把它折腾得这么苦。” 后来慢慢地,身体就适应了,身体不在苦跟乐里边,就很舒适。最后就把饥饿降伏了,一天两天不吃饭我照样走,一定在自己身体上做一个彻底地降伏,要超越。 03 克服昏沉 我们修行还要克服的大障碍就是睡眠。一旦困笃的时候我们的身心就不由自主了,对于修行人来说睡觉是很浪费时间的,把我们宝贵的时间都占用了。 克服昏沉,训练不睡觉,比任何一种还要更难。我走新藏线的时候,因为这条路线野生动物很多,非常危险,走到无人区的时候不敢停留,只能一直走,一天、两天、三天……身体已经疲惫不堪,感觉走路也在做梦,什么奇奇怪怪的景像都出来,我说难怪书中有纪实、记载的,这个叫“幻化”了。当时我就告诉自己不要相信现前的一切,就相信自己的正念,一定要坚持正念。 就这样三天过去了,四天过去了,到了第五天的时候突破了,那是真突破啊,昏沉从那以后就没了,已经彻底突破了。 挑战极限,把极限突破一点点,再突破一点点。包括打坐也是一样的,忍耐再加一点点,再挑战一点点极限,只要每天都努力一点点,一年下来受益就很大。 打坐比睡觉好,打坐气血容易通畅,容易起正思惟,还有入禅定后身体现起的轻安喜乐无法用任何的语言来描述。 04 无畏危险,战胜恐惧 从拉萨回来,我沿着川藏线走至四川的峨眉山,那条路是马熊多,它那个头长得像马一样,身材很高大、很魁梧、很肥壮,跑的速度还很快。在雅鲁藏布江那一带会遇到,在林芝、波密也会遇到。这个马熊很危险,第一次遇到怕得好像魂都掉了的样子。我从拉萨去新疆(就是新藏线),那里一带狼很多,我也遇到过,还有蟒蛇、毒蛇,一开始我也是怕,一看到脚就软了,怕得走路都不会走了,后来对这些动物慢慢地我也是突破了:怀着无畏布施的精神,冷静的心态,超然的力量战胜内心的恐惧,这种力量来自于内心的祥和与宁静。 为什么我们不成功? 因为我们总是计划太多,计划太多你就完成不了,连迈出第一步的勇气都没有。没有去经验就不要怕,路在脚下,遇到问题再说。不要还没遇到问题就开始想,想出那么多问题出来,一般人做事都是这样。做什么事都要勇于付出行动,不付出行动,即使有再好的设想,我们也只会停留在原地。 修行也是这样子,一分钱不带,什么都不要带,就跑到深山里边去,很多人就不敢,把自己的障碍、自己的问题想出一大堆出来。很多的成功,目标的达成都是要往好的方面想,一定要往好的方面想,我住山也这样,就往好的方面想。 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 恩师助我开启智慧之门,契入于践行中点点滴滴。 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在跋山涉水、穿越城镇或沙漠的实践中修行忍辱,并能以一颗慈爱之心广结万人缘。六年的行脚经历,磨练出强大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包括在往后深山隐居遇到的艰难险阻都能轻松面对。所以,修行中的逆因缘,都会让我们的智慧与知识不断启发,就像金子一样,要经过不断冶炼才能提取纯金。 ——滇悟禪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