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压计训练能防心梗 请每天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20-03-15

  新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杨清武教授介绍,在“倒春寒”天气中,人体受到低温刺激后,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致使心、脑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容易发生心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吉训明介绍,用于测量血压变动的血压计,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功能:防止高血压、高血脂等高危患者突发心梗、脑中风等心脑血管意外,因为用血压计可每天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
  

  缺血预适应训练是利用血压计人为造成机体短暂缺血,从而激活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对抗心、脑血管缺血性损伤,防范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简单说就是先强迫身体适应短暂缺血,同时也由于缺血激活了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 增强了机体对下一次缺血、缺氧的耐受作用。
  比如,心肌经受1次或多次短暂缺血再灌注后,对长时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会增强。表现为心肌梗死范围缩小、增强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等,即心肌缺血预适应。
  缺血预适应训练的方法是用血压计对患者上肢进行加压180~200mmhg,之后保持这个状态5分钟,期间不要释放袖带的压力,维持缺血状态5分钟后再释放袖带压力并休息5分钟,之后再加压,如此连续5个循环,每天上、下午各1次测量即达到预防及治疗目的。
  刚开始用血压计进行缺血预适应训练时,可能感觉手臂憋胀、手掌发紫等不适,此时可适当缩短加压的时间,等适应后再进行标准训练。
  有条件的话,双臂都用血压计加压效果会更好,按此方法训练6个月后可到医院复查,尤其是原来已确诊有心脏病或有过脑中风病史的患者,通过超声、ct、核磁等检查会发现病情有所改善。
  需要强调的是缺血预适应训练的同别忘记服用药物,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改善病情。

扩展阅读:

一、高血压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动脉压升高,是高血压病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全身小动脉狭窄,又是高血压病动脉压升高的基本因素。视网膜中央动脉为全身惟一能在活体上直接观察到的小动脉。因此,在高血压病经过中的眼底情况,常能反映机体心、肾、脑等脏器的受害程度,对高血压病的诊断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二)发病机制

   在高血压的急剧上升时,经一种肌原性自我调节机制,刺激视网膜肌性动脉的血管张力。如血压持续升高,血管张力更为增加,且视网膜血管的管腔减小,发生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出现视网膜病变的渗出期。在实验性高血压用辣根过氧化酶示踪技术,可发现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外血-视网膜屏障和位于视网膜血管系统的内层视网膜血管,两者都有破坏。

   与血管壁破坏的同时发生血流降低和缺血。棉絮状斑的出现为视网膜缺血的体征之一,棉絮状斑是神经纤维层内轴浆成分的积聚,由缺血区内轴突近端和远端中的线粒体、板层性致密小体和轴浆基质组成。

   当血压轻度升高,视网膜动脉中层膜发生中度增生。如果高血压持续一段时间,视网膜血管发生透明性退变伴管壁肌细胞缺失,这些血管将呈现自我调节机制降低。血管壁破坏的患者可发生血栓形成,促进缺血的过程。在慢性修复期,血管重新恢复,无灌注的动脉再管道化,毛细血管重新开放,且在它们形成侧支时可出现平滑肌外膜围绕毛细血管。但即使有这些血管的复原,常不能恢复原来梗死的视网膜的视觉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