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服周”之说,民族誓死不屈的写照

 楚士祥丁 2020-03-15

楚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都是数一数二的大国,正所谓“地阔千里,带甲百万”。其面积可以说是独占半壁江山,最鼎盛时可以相当于其他六国面积总和。但它最开始的情况却是异常坎坷,颠沛流离。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楚国最开始的情况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意思就是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拓荒野,耕耘山林,形容生活的艰苦。楚人一开始是生活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一个小部落,而根据传说,他们是火神祝融的后代,有着华夏正统的血脉。但后来他们的土地被逐渐强大的商王朝所占据。

而他们也被商人驱赶着背井离乡的跋涉,就是为了能够找到一个新的立足之地。

历经千山万水,重重阻隔,他们来到了今天的荆山西北部,丹江流域一带。当时的那里还是一片化外之地,处于人迹罕至的地带。虽然荒芜,但没有了其他竞争势力,终于能安定下来了。

楚人在这种环境中顽强的扎下了根,他们穿着残破的衣服砍伐大树,开垦农田,征服丘陵,建造房屋。就这么的站稳了脚跟,渐渐的生存了下去。但他们从未忘记对故土的思念,梦想着有一天能重回故乡。

机会来了,残暴的商王朝激起了其他各部族的愤慨,周国的周文王开始联系各部。他派使者前往楚人的部落,联络楚人的族长鬻(yu)熊,准备一起推翻商王朝的统治。鬻熊答应了周文王的邀请,并且希望借此机会来复兴楚人,收回故土。

鬻熊

鬻熊率领着精锐的士兵出发了,他成为了辅佐周文王的军师,但他没能看见胜利的那一天就病死在了职位上。但楚人依然按照他的决定,全力以赴的支持着周人推翻商朝的行动。终于,商朝灭亡了,新建立的周王朝开始论功行赏,分封诸侯。

鬻熊的儿子满怀期待的等候在大殿之外,他好奇的猜想着周王会封自己为什么呢?会有多大的领地呢?自己的部族在战争中全力以赴,自己的父亲也客死异乡。最起码也得是个子爵吧?但他没想到的是,周王朝的分封名单上根本没有楚人的份!也就是说楚人还是没有得到中原王朝的认可!可能是因为楚人太过弱小吧,太过偏僻吧!

这件事情无异于给了楚人沉重一击!直到多年以后,周文王的孙子周成王执政时,他才想起了楚人在先王建国时期所做出的贡献。他册封鬻熊的孙子熊绎为子爵,封地五十里。

子爵是诸侯中最低的一个等级。五十里,和今天的一个县差不多。即便微不足道,但楚人依然欣喜若狂,这表明他们得到了认同和尊重。有了自己的国家

可接下来的事情又一次狠狠的打击了楚人。楚国建国后不久,周成王要求诸侯会盟,朝拜周王室。

楚国首领熊绎也在邀请之列,但朝见天子需要进贡,这对于当时面积仅仅五十里的楚国来说显得有些困难。据记载,楚国在建立之时祭拜祖先都没有供品,还是从其他国家偷了一头牛。足以见得楚国的窘迫,真可谓是穷乡僻壤。熊绎只能带了些寻常无比的普通礼品。远涉千山万水来到了周王朝的国都镐京。不过他并没有得到相应的礼遇。周成王拒绝让他进入宫内赴宴。反而让他看管宫外的篝火,安排其他诸侯的席位,以及摆放祭祀的用品。

堂堂一国之君居然做着奴仆该做的事情,因为周王朝并没有把楚国当作诸侯看待,他们认为楚国不过是个蕞尔小国,边陲蛮夷罢了。

但熊绎并没有计较,仍然毕恭毕敬,每次这种场合都是他来做这些工作。直到周成王去世,周康王继位。周康王继位后表示要赏赐服从周王朝的诸侯。楚国翘首以盼,但这回,周王朝又一次忽视了他们!

楚国人的一腔热血渐渐被周王朝的傲慢和冷漠所浇灭。熊绎去世后,楚国对于周王朝也不再重视,他们不再理会自己是否被认可,朝贡也不再积极。

但这种行为使得周王朝勃然大怒,周昭王上任后,率领全国的大军前往讨伐楚国。此时的楚国只有两万人马,而周王朝和各诸侯却是兵多将广,气势汹汹。但战争的结果却出人意料!第一次无功而返,第二次全军覆没,第三次就连周昭王本人都死在了南方。所谓“昭王南征而不复!”

经此一战,楚国一举成名,再也没有人敢小看他了,就连周王朝也奈何不了他!楚人彪悍尚武的精神震撼了天下!楚国,再也不是那个听之任之,逆来顺受的国家了!

而到了楚国第四代国君熊渠这里,他说出了最霸气的一句话:“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意思就是:你们不是认为我是蛮夷么?那就尝尝蛮夷的厉害!此时的楚国,东征西讨,已经成了面积一千多里的大国了。而且他还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封王,也就是与周天子作比较!一般的诸侯都不敢用“王”这个字,而他居然把自己的儿子封王了,足以晓见他的厉害之处!这无异于是和周王朝分庭抗礼!再往后就是楚庄王的“问鼎中原”了。

昔日饱受凌辱的小国,不畏强敌,一雪前耻,昂首挺立!“不服周”这个词更是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楚人的勇武和坚韧!壮哉!壮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