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世友下死命令,打不好不要来见我

 梦想童年594 2020-03-16

1978年12月9日,刚刚在北京参加完军委作战会议返回广州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接到了军委关于进行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书面命令。许世友根据命令规定的任务,结合广西当面的敌情和地形,经过一天的仔细考虑,于10日晚上指示司令部:已经接到军委书面命令,通知所属各单位的领导明天上午8点到军区开会。司令部据此下达了开会的通知。

12月11日8时,广州军区作战会议在司令部作战室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军区各位首长,军区所属各参战单位,以及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的负责人。许世友一落座,便从公文包中掏出命令宣布:“现在开会,今天是作战会议。我已收到军委发来的书面命令,今天的会议,就是传达命令,希望同志们集中精力,好好领会,再讨论怎样执行。

紧接着,军区参谋长周德礼向与会人员传达命令内容,他用很慢的速度念了两遍,确保大家都听得非常清楚。休息10分钟后,参会人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发表意见,有的讲命令的精神,有的谈这次行动的意义,也有不少人提出部队行动时要求军区帮助解决的问题。

许世友在总结会议时说:“这次军委邓副主席点名要我指挥,我还要讲几句:中央军委的命令,要认真执行,认真贯彻,决不能马马虎虎。这次打仗,不打是不打,打就一定打好,续写新的光荣战史。你们可要听清楚,我说话是算数的,谁要是完不成任务,我是要严格执行战场纪律的。

此次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从2月17日开始,至3月16日结束,历时28天。广西方向基本歼灭了高平战区之敌,攻克了越北重镇谅山,完成了军委赋予的作战任务。战后,周德礼参谋长来到主攻同登、谅山地区,取得重大胜利的55军163师。一是为了看望部队,了解作战经验,在这方面部队谈得很多,这些经验相当可贵,可以说周参谋长是满载而归。二是想了解部队还有什么问题,由于周德礼曾经担任过55军军长,指战员们对这位老首长无话不谈,这方面也讲了不少。

其中,参战官兵对许世友司令员下达死命令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看法。他们说在军区前指的一次作战会议结束后,军区请与会人员吃了个便餐,在餐桌上,许世友司令员对各参战单位的首长们说:“这次作战一定要打好,打不好不要来见我。”这个讲话内容逐级向下传达,一直传达到连长和指导员一级,搞得各级干部都很紧张。

大家对这件事的观点截然不同。持赞同意见的说,这就是许世友司令员的特点。他相当严格又特别简单,言简意赅,态度明确,这对下边坚决执行命令有好处,可以促使部队毫不动摇地坚决执行命令。这次攻同登,克谅山取得了很大胜利,打得勇猛顽强,一往无前,前仆后继,这可能与许世友下死命令有关系。

持反对意见的说,许世友作为大军区司令员,应当多给下级讲战术,讲谋略,多给下级想办法,出点子。因为许世友司令员是高级指挥员,运用好战役指挥艺术是他的分内之事。他如果真的做到这一点,对下级指导作用就会很大,下级指挥员会更口服心服,那就是打心眼里佩服他,而不至于害怕他。

持赞同意见的反驳说,害怕他的人可能就是完不成任务不够坚决的人,可能就是不够勇敢的人,不然为什么要害怕他?许世友司令员不是就说了个“打不好不要来见我”吗?他不要求大家打好仗,难道还能要求大家不要打好仗吗?持反对意见的说,对于下级的要求当然是坚决执行命令,一定要把这一仗打好。我们对许世友司令员的要求就希望他多用谋略启发下级,对下级指挥员多想办法,多用作战指挥艺术帮助下级,这样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大将风度。

持赞同意见的又反驳说,不论是古今还是中外,凡是有大将风度的指挥官,没有不要求严格的,没有不令出如山的。每到关键的作战行动时,他们多数是下达死命令的,有的是口头说:打不下来提头来见……有的是让下级执行者立下军令状,形式多样,不一而足。持反对意见的说,许世友的打仗勇气、杀敌决心、军令如山的作风都是很好的,我们并非不知道这方面的积极作用,我们的意见是认为他对下级干部的帮助启发不够,使用军事谋略对下级指导不够。

持赞同意见的又说,不够这个词对什么人都可以讲,关键在于什么程度是个够呢?没有绝对的标准。比如这次攻打同登和谅山,他的战术就用得很正确,他分析敌人是凭借坚固工事据守,有一层坚硬的外壳,必须集中强大的炮兵火力对付越军这层坚硬的外壳。实战证明,这个战术运用得很成功,我军猛烈的炮火大量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摧毁了敌人的大量障碍物和坚固工事,基本歼灭了越军第3师,攻占了同登要塞和谅山重镇。

这两种意见最开始截然对立,争论得很热烈,但是后来又逐渐取得共识,绝大多数指战员认为:许世友的勇敢精神是第一位的,红军时期多次参加敢死队,手持大刀同敌人拼杀,这在我军高级指战员中是罕见的。他懂得“慈不掌兵”的道理,令出必行的严格作风是他的突出特点,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下级,执行命令的要求都异常坚决。他运用毛主席军事思想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谋略上不是太突出,创造性显得不足。大家觉得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世界上既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事,也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