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像INFP/INFJ一样擅长倾听?其实很容易

 亭世相 2020-03-16

文图来源网络

人类天性就是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多于尝试理解他人。我们总是说话太多,聆听太少,结果害这个世界充满噪音和杂讯。——陈浩基《网内人》

倾听是一种能力,而有的人天生擅长此道。在十六型人格中,最擅长倾听的是哪个类型呢?了解MBTI的小伙伴们估计都有相似的答案——INFP/INFJ。他们被公认的特点就是善于共情、擅长倾听,常在生活中充当着“心理咨询师”、“心灵按摩师”的角色,总能不自觉地吸引别人把内心真实的想法频频倾泻。

这种倾听的能力是怎么炼成的呢?今天我们不从人格类型聊起,我们来超纲聊聊“倾听”这个话题。

一、什么是倾听

日常生活中,不论是职场人际、还是亲密关系,有矛盾的地方,需要沟通解决的地方,都会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倾听。现在我们人人都在提倾听,可是我们真的懂倾听吗?我们以为在认真的听别人说,就是倾听了吗?

很多人以为“倾听”和“听”是一个意思,其实不然。“听”,是一个自动的过程,不管你想不想听,声音都会自动传到你的耳朵里。而“倾听”就不一样了,它需要弄懂别人传递的信息。所以说,并不是你静静地坐着、礼貌性地注视或频频点头就是倾听。

而那些并非真正的倾听,都是无效倾听。比如:

  • 虚伪地倾听:看似很专注,实际上心思早已飞走;

  • 自恋地倾听:不管碰到啥话题,总能把谈话的主题转移到自己身上;

  • 选择性地倾听: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其他内容直接过滤屏蔽。

  • 防卫性地倾听:总以为别人在攻击自己,交流时容易出现防卫心理。青春期的少年就经常认为父母在干涉自己的隐私。

这样无效倾听的场景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因此,有效的倾听绝非一件易事,相反,它是一门精妙绝伦的艺术,是软实力中的一项核心能力。

那么真正的倾听是怎样的呢?

概念解析 :倾听属于有效沟通的必要部分,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倾听者不仅要用耳朵来听说话者的言辞,还要全身心地去感受对方在谈话过程中表达的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

沟通专家罗纳德·B·阿德勒和拉塞尔·F·普罗科特在《沟通的艺术》这本书里,对什么是真正的倾听作了如下阐释

真正的倾听过程包含听到、专注、理解、回应和记忆五个要素。

听到,是倾听的生理维度;专注,指的是听的时候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留意说话者的信息;理解,指的是对专注的信息进行消化,试图和说话者在同一个频道;回应,指的是要及时反馈;记忆,指的是能够记住信息。

可见,真正的倾听是在自动化的听这个维度之上,倾听者用专注的态度,去理解诉说者想要传递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背后——真实的思想和情感。而适时的回应和记忆是理解的进一步扩展。

二、为什么需要倾听

1)倾听是一门美妙的艺术,是一项特殊才能,更是少有人具备的一种美德。而拥有这一美德的人也让人感受到美好的存在。凭借一颗高贵的心灵,宽容的心境,抛弃评判与见解,抛弃欲望和激情,来表达真挚的爱与关怀。

正如黑塞的《悉达多》中,对船夫维稣德瓦的描述:

“这位船夫最美的的德行之一就是懂得如何倾听,实际上极少有人具备这一美德。维稣德瓦未发一言,而悉达多却感到他已经默默地、不经意地领会了每一个字,未曾错过任何一点微细之处。他并不急切地期待什么,他并不责备也不赞许——他只是在倾听。悉达多感到,拥有一位能够如此投入地沉浸于他人的生活之中,如此投入地沉浸于他人的追求与悲伤之中的听者是多么美好。”

2)倾听是建立深度交流,与人联结的前提。人们渴望寻求与人性相关的人生体验,寻求内心的真切要求,在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中挖掘出与个人相关的、体验式的本能反应中表达情感、思想和意见。而缺乏有效的倾听,则往往使交谈陷入乏味,无法获得与人的联结。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就有过这样的表述:

“在与别人的关系中,专心致志首先意味着会听。多数人听别人说话或提建议时,都没有真正听对方说话。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别人的谈话,也未认真考虑自己所作的回答。结果,这种交谈让人感到乏味。他们误以为如果他们全神贯注地听便会腻味疲惫,其实正好与之相反。任何事只要专心做了,就会令人更加振作,而一切没有专心做的事却使人困倦,但同时又使人夜里难以入眠。”

3)倾听是丰富和提升自我,加速个人成长的有效途径。建立在真正的倾听艺术上的交流,往往让人感到开心、温暖和满足,彼此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功能都得以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在个体中触及到到普适的真理。

卡尔·罗杰斯曾在其经典著作《论人的成长》中,不吝笔墨地夸赞真正的倾听带给人的提升之感:

“真正的倾听,可以让我与被倾听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在真正的倾听中,还可以得到一种特殊的满足,就好像听到天籁一般,因为你除了能获得关于个人的显而易见的信息,还能获得超越个人的,普适的信息。人际沟通中暗藏着适合于任何人的系统的心理规律、心理面向。所以,倾听不仅让你懂得别人,也让你感觉自己触及了世间的真理。

4)被倾听带来自由,而没有被倾听,则令人绝望。

当一个人努力将最深层的自己吐露给别人,而对方根本没有理解,这是令人自闭的;当一个人冒险将自己非常私密的东西与他人分享,而他并没有接收到这个信息,这是非常受打击的;当一个人试着分享自己珍贵的敏感的内心世界,而获得的只是评价、安慰,甚至扭曲本意,这是莫大的孤独。

这份积聚成庞然大物的孤独,会使人退缩回自己的牢笼,竖起坚不可摧的屏障,外面的世界无法闯进来,你的内心也无法走出去。

而一旦我们非常敏锐地捕捉到来自牢笼中的微弱讯号,听到倾诉者藏于话语表面意义下,个人深处的内心诉求时,他们就像被关在地牢的犯人,每天发出莫斯电码“有人能听懂我吗?”终于收到了微弱的电码“是的”那般,瞬间逃离了孤独的牢笼。他们感到放松,并充满感激的想要倾诉更多的事情。像是在自由的画面中翻滚向前,兴奋的欢呼“谢天谢地,终于有人懂我了,有人体会到我的感受了”。

倾听如此重要,日常生活中似乎也只有心理咨询师能提供真正的倾听。虽然不是人人都做到真正有效的倾听,但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一些核心观念和小技巧。那么,即便无法抵达人心深处,也至少可以拉近距离,给人以暖心的关爱,而不是在沟通的矛盾中失去信心,在交流的乏味中持续疏远。

三、如何有效倾听

  • 态度1—真诚专注

倾听是一种态度,真诚和专注代表着理解被倾听者的意愿;代表着把注意力放到对方身上,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代表着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体会他人;代表着体贴、同情和关怀,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善意。

体现在细节上,有三点可以尝试改变:

1)重视谈话氛围   在与别人进行深度交流时,要避免打电话、玩手机、看电视等行为,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谈话氛围,给予重视、真诚和专注的态度,这样才有利于谈话信息的收集。

2)少说话   在别人说话时,不要把话题转移到自己的想法上。减少通过倾听别人来表达自己的冲动。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全然投入。当然,这不意味着绝对沉默,也要适时反馈。

3)真实一致   不试图扭曲他人的信息,不引导他人说你希望他说的话,允许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情绪表达,允许差异的存在,心口一致。唯有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真诚遇到另外一个人的真诚,“你—我的关系”(I-thou relationship)才会产生。

  • 态度2—理解接纳

倾听的第二个态度是理解接纳。我们愿意包容对方不同于我们的人格特质,看待世界的态度,甚至只是普通的习惯爱好。正是这些不同塑造了每个独特的个体,使人拥有与不同的人分享经历的愿望。在双方敞开心灵,相互理解和包容中分享彼此的快乐和悲伤,满足彼此的心愿。而人们彼此关心的自然本性将不会是“我关心你因为你和我是一样的人”,而是“我珍视和珍爱你因为你跟我不同”。

体现在细节上,我们可以尝试改变的:

1)不急于评断   理解先于评判,即使对方的观点意见甚至情感体验和我们不一致,也要等他讲完之后再评论。说不定等他讲完后,你又可能同意他的观点了。或者哪怕他讲完,你依然持不同意见,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先收集证据,等他讲完之后,再表达自己的观点,以防盲目争论。这样对讲话者是一种尊重,也有利于创造愉快的沟通氛围。

2)接纳不一致   我们每个人都只是整体的一部分,每种看法都只是不同的角度,每次表达也都不是思想的全部。能够给予理解和接纳的,往往是因为在认知和体验上的宽度更广,反之亦然。因此,在无法理解的情境下,先反思自身在认知和体验上的局限,并把此次交谈作为扩展性情能力,获得更多学习成长的机会。

3)主动“递话筒”  有的倾诉者在谈话时可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让人很难抓住重点,也容易让人走神,或者根本无法理解想表达的内容。这时,为了能够有效理解倾诉者话语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尝试主动递话筒,即对于无法理解的信息,可以重复此话,询问其含义,也可以试着提炼对方的中心思想,以期获得频率上、观点上的同步。

好啦,以上就是亭哥从自身和他者(感谢身边的INFP和INFJ)身上学习和总结的真正的倾听,当然还有大师们文字的凝练和表达。来我们用脑图总结一下:

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不从人格类型切入谈论倾听了吧。因为类型不重要,重要的是态度。即便你是最不擅长倾听的类型,只要本着真诚专注、理解接纳的态度,尝试使用一些小技巧,也可以往有效倾听的方向持续迈进。

亭哥对MBTI的态度一直是,其作为一种认识自我和理解他人的工具,只反映了我们现阶段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不能为你贴上你就是这样的标签,也不能成为你放弃改变和成长的理由。

在优势处精进,在劣势处弥补,调和成与我们本性一致又与现实环境平衡的状态,是我对自己的期许,也渴望与君共勉,自在随心。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Ting_view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