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辛弃疾喝醉了原来是这样子的...

 每天读诗词 2022-07-21 发布于四川

在中国诗词大家中你最喜欢哪一位?我想在词人界里,苏轼、辛弃疾应该是最耀眼的两位大咖,苏轼的豪迈超脱,辛弃疾的悲壮激烈都极具感染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辛弃疾的一首词。

辛弃疾,词中之龙,出生在今人铁蹄之下的山东济南,他刚出生时就目睹了齐鲁大地被金人肆意践踏的种种画面。所以从那时候其,“杀贼”的爱国种子便在内心种下。

南归后,不管朝廷对他如何,他对国家永远抱着一颗最为赤诚热忱的心,时刻希望自己能够向年轻时一样,身先士卒的进入战场,奋血杀敌,报效祖国。只不过因为南宋的偏安,奸臣的阻挠等,他的壮志到死去多没能实现,所以赋闲之余,他只好把对收复河山的那份愿望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让文字成为自己手中奋勇杀敌的刀剑。

年轻之时他写出的作品大多都非常的豪迈大气,不过到了晚年之时,或许是由于岁月的沉淀,他的作品也慢慢变得沉淀下来,变得更加的淡雅幽默。

正可谓是诗词人生,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从诗人词人的作品中去找到他们的人生轨迹以及心路历程,就算史书可以骗人,但是他们所留下的作品却不会骗人的。所以从辛弃疾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他的变化。到了晚年之时,他虽然仍旧想要为国效力,然而一切都是那么的遥遥无期,英雄迟暮之辈,是人无法改变的,这让他感到非常的愤闷,可又没有办法去抒发这种情感,于是他也就只能借酒消愁,借着酒兴写出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而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就是这首诗。

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辛弃疾的这首诗是典型的遣兴抒怀,这是古时候的诗人词人们非常常用的一个主题,有人用来写愉悦的心情,也有人来描写自己内心的惆怅与落寞,还有人会借此来表达心中对有人对亲友对爱人的思念。而他的这首作品则是借着酒兴而创作出来的,相比之下更多了几分豪爽与自在的感觉,最主要的是言辞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在这首词的开篇两句中,作者说到喝醉之后那就尽情地去欢笑吧,哪还有什么发愁的功夫。诗文虽是这么说,可是越是这样越是能够感到他心中所压抑的那种苦闷,所以只能去借由酒后的欢乐去麻痹自己,让自己忘掉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忧愁,还颇有一种越描越黑的感觉,越是说欢笑就显得越发忧愁。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说到现在看那些古人所写的书,其实全都是废话,没有一点用处。不得不说这句话真的像是喝醉了的人所言,清醒的人应该是不会这样说话的,但是仔细一想,这句话背后同样是有着深意的,我们知道他一直主张北上抗金,志在驱除金贼,统一国土,他的这些想法都是古书中所倡议的事情,然而朝廷却并没有作为,反而对他一番打压。所以他这番看似喝醉了酒的话,其实是在暗指朝廷的偏安不作为。

接下来在这首词的下片中,他则是对酒后的模样进行了细微的描写。昨天喝醉酒之后,他竟然问松树自己到底醉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试想一下,哪有人会去向松树说话呢,松树又不是人,只有无比寂寞的人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这又是暗合了他的真实情况,毕竟他是坚定的主战派,可是真正支持他的人却寥寥无几。

而在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中,他觉得松树是想要来扶他,可是他却推开了,还告诉对方:不用扶!从字面意义上来看,这是对他醉酒形态进行的细微描写,显得颇为可爱。但实际上他是想要借此来表达自己坚强,就算跌倒也可以自己爬起来的顽强精神。

真是可惜了一个这样满心国家的有才有志之士,直到死前,辛弃疾嘴里都一直喊着“杀贼!杀贼!杀贼!”,这歇斯底里,倾尽最后一口气的呐喊,是他郁积了一辈子的愁闷!

作者 | 每天读诗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