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广东黄汉光 2020-03-17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一套固定的生活模式同生活习惯。在粤东栖居着一个神秘而低调的族群——潮汕人。他们保留着中原祖先的风俗传统,又在闯荡世界中不断兼收并蓄,使风土人情自成一派。潮汕地区也不例外,而初到潮汕的朋友,可能觉得潮汕人好奇怪。为什么潮汕人整天滴茶,而且还有一大堆不可思议的习俗。更恐怖的是,在潮汕人的感染下,你都不知不觉地跟着做。在外地人看来会觉得不可思议,但潮汕人看来会笑而不语,看看你都见识过多少。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潮汕人潮汕话:

潮汕人最喜欢讲的当然是潮汕话啦。潮汕人喜欢在外闯荡,在外和同事说普通话,回家和亲友讲潮汕话,偶尔和家乡朋友讲潮汕口音普通话,切换自如。虽然潮汕人的普通话有一股特色的潮普腔。可能你会觉得潮汕人不可思议,潮汕这个地方好神奇。不过,真真正正的潮汕就是这样的,包容,真切的城市,深爱着每一个潮汕人,同在汕头人的你我们同样叫做“潮汕人”,“ 我爱潮汕”。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潮州话博大精深,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古语义多等。如现代汉语是四声拼读,但潮语仍保留着八音拼读的语音系统;潮语中客人叫人客,母鸡叫鸡母,步行叫行路,铁锅叫鼎,瓶子叫樽等等;潮语中古汉语保留较完整,潮语一字多义,一个“食”字,几乎包括了喝、吃、饮、吮、吸等所有的口腔饮食动作,如食(吸)烟、食(喝)酒、食(啃)蔗、食(饮)水等。是香港第二语言,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潮州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排名最难懂方言之首,号称东南亚使用最广泛的方言。美女讲起来的时候,即使是骂人的话,也是很好听的,甜甜地,腻腻的,听不懂还以为是“勾搭”。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潮汕人都是胶己人(自己人):

潮汕人在他乡,碰到说潮语的人,你总不由自己会说“哇,胶己人”,大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胶己人便意味着可以相互帮助,困难时可以拉一把,无聊的时候可以聊聊,关键的时候提个醒。在外人眼里这句话的力量无比强大,和外乡人打架的时候若发话“胶己人,上”,某种程度来说,这句话已经是一种信仰。“胶己人”,是最亲切最震撼最流行的一句话,是自己人的意思。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潮汕人出门必备:

潮汕人出门必备,老爷符,几乎每个出门在外的潮汕孥仔身上都会带的东西。

潮汕人饿死不打工:

“饿死不打工”是专门针对潮汕人说的,很多潮汕人都是十几岁帮助家里看店做生意,或在乡亲的店里帮忙,很早就学会了经商的本领的,另一个原因是潮汕人多地少,所以迫使很多潮汕人从小就到外地打拼,在异国他乡的潮汕人不仅吃苦耐劳,而且非常团结,互相帮衬、互通有无、共同发财,总是能拿到最便宜的货源,开店赚钱比其他的地方人更容易一些,这也是为什么成功的潮商大多都是在外地的原因。据分析,很多潮汕人把开店赚钱作为人生的惟一目的,这种非常现实主义的对生活没有其他幻想的专注心态,以及与生俱来的生意头脑,是十分有利于他们的经商成功的。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潮汕人一言不合就“滴茶”:

喝功夫茶是潮汕最流行的休闲方式,俗称“滴茶”。潮汕人嗜茶,从茶叶被称为“茶米”可见一斑。每家每户必备一套茶具,饭后闲余喝茶,困了喝茶醒脑,腻了喝茶清胃。以茶会友是潮汕人的待客之道,最受欢迎的是凤凰单丛茶,产于潮州凤凰山。茶色褐红,油润有光,清香持久,可冲20次。招呼陌生人喝茶,一杯两杯,几句寒暄,大家就熟络起来。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潮汕人对十二生肖讲得溜:

潮汕人重视生肖,会在意生肖吉凶和相冲。如果用普通话问潮汕人十二生肖的排序,潮汕人一时答不上来。可是你用本地话问,他就如同条件反射张口就来“一子(鼠),二丑(牛),三寅(虎),四卯(兔),五辰(龙),六巳(蛇),七午(马)八未(羊),九申(猴)、十酉(鸡)、十一戌(狗)、十二亥(猪)”。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潮汕人年龄爱算虚岁:

“再不结婚,你明年就30了”,“妈,我才连28周岁生日还没过”潮汕风俗里,吃过冬至丸(汤圆)就大一岁。潮汕人说年龄喜欢算虚岁,即使去年底出生的小孩子,过了正月就算两岁了,所以很多不想老的单身们平白无故地长了一两岁,就给了长辈们催婚的绝佳理由。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潮汕人牙齿掉了不能乱扔:

潮汕的大人会教小孩子很多风俗禁忌,最常见的就是牙齿掉了往屋顶、床上上丢,寓意顺利向上长,希望牙长的整齐。还有不能手指月亮,会缺耳朵;不能踩门槛会坏自家的风水等。这些告诫现在比较少了,都是父辈儿时的教诲,想想也是很温馨。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潮汕人遇难事说“老爷保号”:

“拜老爷”是潮汕地区一种传统的民间风俗。历史悠久,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老爷”要拜,涉及的神仙之多,超乎外地人想象,每月除了初一十五要拜家里的地主爷,一年里还有天公、佛祖、观音、土地、财神、月娘、门神、祖宗等。说它是封建迷信可以,说它是一种信仰也可以,起码得到心灵上的安抚。遇到难事,潮汕人都会说一句“老爷保号”,祈求渡过难关。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潮汕人拜月娘拜文具:

潮汕谓拜月为拜月娘。月属阴,叫太阴娘,民间管叫月娘。拜月都在露天场所,城市居民,在阳台天台或自家庭院进行;乡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里的大埕祭拜。拜月的习俗各地都有,但是潮汕人又独创了一个奇葩的方式,家里有上学的小孩要在供桌上安放新文具和新本子,祈盼月娘保佑其读书聪明,成绩优秀。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潮汕人特有的“出花园”:

潮汕人的成人礼“出花园”是潮汕人为孩子告别童年而举行的一种成人礼。不论男或女,到了15岁(虚岁)这一年,孩子的父母就要筹办孩子“出花园”。有15岁男女孩子的家庭,一般在农历的7月初7乞巧节为孩子备办三牲果品拜别公婆神(俗称公婆母)、穿新衣,脚着木屐,头戴“石榴”花 “咬”鸡头表示孩子已经长大,不再是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潮汕人早晨吃粥配杂咸:

潮汕人的经典早餐是白粥配杂咸,杂咸是指一些腌制类的海鲜、蔬果等,比如萝卜干、腌制的蚌肉、咸菜、腌黄瓜等,以咸菜和菜脯为代表。杂咸总共多达100多种,汕头酒店将杂咸作为招徕之一,摆出一百种精制靓装的杂咸,名曰“百鸟朝凤”。因为白粥寡味,吃点咸的就能吃很大白粥顶饱,所以杂咸自古就很流行。这里依山靠海物产丰富,甚至连西瓜皮、麻叶(做衣服的麻)等都能够用来做。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潮汕人喜欢吃海鲜:

潮汕人特别喜欢吃海鲜,而且还要新鲜野生的。有一种美食叫鱼饭,渔民把鱼刚打捞上来,就在船上用新鲜海鱼水煮,然后放到竹筐中阴干,能很好地保留鱼肉的原有的鲜甜味,配上一普宁豆酱,鲜美又营养丰富。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潮汕人喜欢吃(生腌虾姑):

腌虾姑是潮汕人喜闻乐见的一道冷菜,潮汕生腌海鲜有“毒药”之美誉,指吃过的人都会爱上那个味道无法自拔,犹如中毒。潮式生腌海鲜种类非常丰富,常见的有血蚶、虾蛄、蟹类、牡蛎、虾、薄壳等各类时令海产。

做法都是类似上面,将姜、葱、蒜、盐及香菜、鱼露、鸡精、生抽、香油等调料按比例做成腌料,放入新鲜的海鲜,腌制而成。生腌虽好,可不要贪吃哦。没有坚强的肠胃,别吃生腌海鲜。生腌海鲜不能多吃,是因为有些细菌或者寄生虫不能被完全杀死,因此生腌食材一定要新鲜,而且必须配合生腌绝杀技——白醋。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潮汕人吃凤梨、杨梅蘸酱油:

酱油到了潮汕手里,不仅仅是调料。吃菠萝、杨梅一定要蘸点酱油,吃西瓜,一般会淋冷盐水,即可杀虫又能下火。甜里面要加一点咸,这样才不会太甜,甚至反而可以带出更深的甜味来,味道更多层次、更复杂。为什么会这样,只能说习惯如此。这是一种奇特的饮食观。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潮汕人打招呼说“食未”:

和中国很多地方,熟人遇到打招呼都会说一句“吃饭了吗”,潮汕亲友间碰到则会说“食未”。潮汕话有古汉语遗风,很多常用句式都是文言文的风格,比如一个字“食”字,就可以代指“吃”、“喝”。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潮汕人问星期今日星期鬼:

如果你在潮汕听到“今日星期鬼啊”,不要害怕,他只是忘了今天星期几了。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潮汕人的五分钟叫“字”:

潮汕人的五分钟,常说“字”,八点十分不叫八点十分,而是八点两个字。潮汕人的小时,叫“点钟”,半小时叫“半点钟”。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潮汕人问路不说左右:

在潮汕问路,你可能会得到这样的回答:“看前面那个路口,你往正手边拐进去,然后再往倒手边。是不是一脸懵逼,潮汕人很少说左右,一般以“正手边”指右边,“倒手边”指左边,因为古代风俗以右为尊,所以右手为正手。

这是潮汕人才会有的习俗

潮汕人很少准备春秋服装:

在潮汕地区,待久了你就知道。潮汕这个地方,只有夏天和冬天。这里的换季,叫做一夜入夏和一夜入冬,而且经常发生在同一天,所以人们很少准备春秋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