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孙伯翔的字为什么又好,因为他的字有精神,真正写出了魏碑的气象,笔画方整坚实,气魄雄强,写出了魏碑的粗朴,写出了魏碑的威严,写出了魏碑的刚猛,这种艺术的震撼力,赵之谦远逊于他,虽然我不得意他的写法,但是不得不服他呈现出来效果。
其实魏碑从一些出土的原石看,当时也是先用毛笔蘸朱砂写在石上,笔画也不是太刻板的。
后来经石工用椎凿镌雕,就成了方棱出角的样子。所以应该用一般写字的方法写魏碑,并要注意学魏碑须做到入而能出,不要写成图案字。(于右任语)
右任老之言,启功先生一句话已然点透,即要透过刀锋看笔锋。
孙伯翔的字为什么不好?因为他的写法不符合自古以来书法的运动传统,他的笔画不是写出来的,是描头画角做出来的,用启功先生的话说就是在以笔摹刀。
行草夹杂魏碑笔法,从字的章法上有大小横式竖式对比,因为行草书贵圆转,孙氐打破传统,注定是夹生饭,气息凝滞,古代书家风格基本都百花齐放了,今人创新只能嫁接改良,违背书论的改良,便出现这种效果。
例如上图的声字,草法笔速很快,接下一个字带字的横,从快到慢犹如音乐高潮到戛然而止,从音乐角度分析这样的书法肯定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