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书法家启功老先生曾反复多次临摹颜真卿的《竹山堂连句》,在其中受益匪浅。

 xianfengdui111 2020-03-17
苏轼曾在《论书》中这样的:“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

这里将颜真卿的书法比作子美的诗歌,荡气回肠,秀外慧中,绝天下古今之变通,后人很难再超越。给予了颜真卿书法高度赞誉。
的确,颜真卿书法功底深厚,精通各体,尤善行书、楷书。他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后融汇贯通,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完成了雄健、宽博的颜体楷书的创作,树立了唐代的楷书典范。他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为“颜柳”,“颜筋柳骨”说的就是他们的书法的特点。

颜真卿笔下的楷书,与初唐书风相反,采用篆籀笔法行笔,将瘦硬挺劲化为丰腴厚实,结体宽博而端庄大气,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尽显大唐帝国之雄伟、繁盛之风。最难的是他的书法之风与其人品相吻合,是书法界书风与人格相结合的完美典例。
他的书体被世人单独划分出来,称之为“颜体”。
欧阳修曾称赞道:“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朱长文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颜体书自问世以后,无数书法名家从中吸取经验,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颜真卿的传世墨迹较多,比如:素有“天下第二行书”之称的《祭侄文稿》、《刘中使帖》、《自诰身贴》、《多宝塔碑》、《竹山堂连句》等等。
其中《竹山堂连句》可以说是颜真卿最罕见的楷书作品,其中运用了大量的通俗字,衔接简洁,书法端严浑厚,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流露出其真实性情,展现出一个血肉丰满的颜鲁公形象。
《竹山堂连句》比较小众,不像其他作品那般有名气,此作品是颜公于公元774年与朋友聚会时所作,时年六十有六,正是其书法技巧和风格最为娴熟的时候。
该作品结体浑穆而端凝,用笔老辣而纯熟,乃是一种返璞归真后的极高境界。
很多人学习颜真卿的楷书,都会想到《自诰身体》、《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等广为流传的作品,虽然名气大,但是难度较大,不适于初学者临摹,初学者学习颜楷时若想打好基础,首先《竹山堂连句》。
现代书法家启功老先生曾反复多次临摹颜真卿的《竹山堂连句》,在其中受益匪浅。
如今我们将这件作品按照原作进行1:1复制,终于还原出了作品的本来面目,每个字约有10公分大小,非常适合初学者临摹。
——编辑 芊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