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疏黄连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20-03-18

内疏黄连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黄连9g 黄芩9g 栀子9g 连翘18g 薄荷9g 桔梗9g 甘草6g 当归9g 白芍9g 木香9g 槟榔9g 大黄12g

【用法】水煮,汤成去渣,分3次,食前服。加蜜2匙亦可。

【主治】痈毒肿硬,发热烦躁,呕哕口苦,二便不利,六脉沉实有力。

【证析】痈毒属于邪热蕴结于内之阳证。邪热内盛,故发热;热扰神明,故烦躁;里热雍结,故口苦而二便不利;呕哕是邪侵脾胃、气机上逆之象。

【病机】热毒蕴结,气血壅滞。

【治法】清宣热毒,疏通壅滞。

【方义】热毒蕴结,气血壅滞,根据“热者寒之”治则,法当清宣热毒,使热邪得以外达;疏通壅滞,令气血得以流通。方中黄连、黄芩、栀子清热解毒功力颇强,得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轻清宣散为辅,清中寓透,有透热达表之功;得槟榔、大黄通利二便为助,清中寓通,有内疏积热之效;复佐木香、槟榔行其气,当归、白芍调其血,使热邪得以内疏外达,气血得以正常宣流,痈毒庶可向愈,方名内疏,意即指此。

【应用】

1.此方清中寓疏,疏中寓利,痈毒证见发热烦躁,二便不利,投此若合符节,故凡疮痈肿毒阳证,均可用之。

2.此方重在内疏,外透功力似嫌不足,若欲增强宣发效力,可配荆芥、防风、白芷之流。

3.原著:“治呕哕心逆,发热而烦,脉沉而实,肿、硬、木而皮肉不变色,根深大,病在内,当急疏利之。”

4.《外科正宗》:“痈疽肿硬,发热作呕,大便秘涩,脏腑秘涩,烦躁饮冷,哕啘心烦,舌干口苦,六脉沉实有力。此邪毒在脏也,宜急服此以内除之,使邪气不得传变经络。

【歌括】

内疏黄连栀芩良,翘薄甘桔合成方,

归芍香槟大黄配,疮痈阳证服之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