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营解毒丹《中医治法与方剂》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20-03-18

清营解毒丹(《温热经纬》原名神犀丹)

【组成】水牛角尖(磨汁)540g 鲜生地黄汁500g 玄参210g 金汁300g 板蓝根270g 紫草120g 黄芩180g 金银花500g 连翘300g 香豉240g 天花粉120g 石菖蒲180g

【用法】各药生晒研细,忌用火炒,以生地黄汁、水牛角汁、金汁和捣为丸,切勿加蜜,如难丸,可将豆豉煮烂。每丸重10g,凉开水化服,日2次,小儿减半。如无金汁,可加入人中黄120g研入。若作汤剂,剂量可按比例酌减。

【主治】

1.温热暑疫,邪不即解,逆传内陷,耗液伤营,痉挛昏狂,谵语发斑,舌色干光或紫绛,或圆硬,或黑苔。

2.酷暑之时,阴虚之体,及新产妇人,初病即觉神情昏躁而舌赤口干者

3.麻疹毒重,夹带发斑危证;及疹后余毒内炽,口糜咽腐,目赤神烦。

【证析】痉挛昏狂,谵语发斑,为本方主证;热毒深重,逆传心包,内陷营血,是此证病机;舌色干光紫绛与谵语发斑并见,则为热入营血的确凿依据。温热暑疫侵入肺卫,气郁化热,逆传心包,热犯元神,心神错乱而昏狂谵语,搏击神筋而痉挛抽搐;热入营血,络为热伤,血为热迫,外溢肌表故发斑;舌为心苗,营血热炽,血变浓稠,故舌质紫绛,甚至舌体圆硬;若见黑苔,则是火极似水之象。

【病机】热入营血,耗液伤阴。

【治法】凉血解毒,泄热救阴法。

【方义】此种热深毒重、内陷心营、迫血妄行而发斑,逆传心包、热扰心神而谵语,火动风生而痉挛,风煽火炽而神迷之证,当务之急,急需凉血解毒、泄热救阴,庶几可以转危为安,渐趋好转。故方用水牛角直清心肝之热。生地黄、玄参凉血滋阴;金汁、板蓝根、紫草合水牛角凉血解毒,俾毒解热源除,热清血自宁,火降神自静,阴滋火自熄,这是本方主要组成部分。黄芩、金银花、连翘、香豉既可清气解毒,又可透热转气,能呈泄卫透营之效。神昏窍闭,故用石菖蒲芳香开窍;热盛津伤,故配天花粉清热生津。热去窍开,阴滋毒解,而诸证可愈。此方结构似清营汤而解毒之力过之,用之得当,疗效甚佳。

学习此方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①方中既有清气解毒的黄芩、金银花、连翘,又有凉血解毒的水牛角、金汁、紫草、板蓝根,突出反映了以清热解毒,消除病因为主的结构。

②此方因用石菖蒲、香豉、金银花、连翘,遂使全方成为辛凉外透之良方;因有石菖蒲、豆豉芳香化湿,故对夹湿者亦宜。

③方中金汁系用健康人的粪便加水搅汁,用纱布过滤2~3次,滤过之汁盛于新瓦缸内,在屋檐下面挖一深坑,将瓦缸埋入地下,缸口盖上石板封严,壅上一尺多厚泥土,不让雨水浸入,3~4年后,揭开石板视之,已成一缸无色、无臭、无味清水,即可入药。此药凉血解毒力量甚强,清代温病学家多喜用之。

【应用】

1.发热夜甚,谵语发斑,抽搐昏迷,舌色紫绛,是使用本方指征。

2.素体阴虚或新产妇人,若于炎热季节感受邪热,邪易乘其营血亏虚逆传心包而见神昏烦躁,舌赤口干,可用本方清营泄热,方中生地黄、玄参可以照顾阴虚。

3.治疗麻疹初起,当自内达外,使其外透。若热盛而见紫斑,已成燎原之势,当急清营热,透泄火邪,否则将致不救。若疹后证见营热伤阴,口糜咽腐,目赤神烦,与上述诸证的病机如出一辙,故亦可用此方。

4.本方治疗对象是以热在营血的神昏谵语为主,故多用清营凉血之品。若见痉挛抽搐的肝风内动征象,可加白芍、钩藤、羚羊角等清热息风、柔肝解痉。

5.治暴发性痢疾。证见高热烦躁,腹痛下利稀水或黏液,或赤白相杂,模糊稠黏,或口渴尿赤,舌赤脉细数,可用本方去天花粉、玄参、生地黄,加木香、黄连。本方增减不可去香豉、石菖蒲,因有去秽化浊之功。

【歌括】

清营丹内犀地玄,银翘金汁紫蓝研,

黄芩花粉菖蒲豉,营热毒重服之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