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你写的小篆不好看?问题就出现在这一点上

 苦丁茶170 2020-03-18

书法各体中,小篆给人以古朴优雅的感觉,深受一部分书法爱好者的喜欢。小篆用笔讲究“婉而通”,基本以中锋行笔完成,用笔上没有隶书、楷书那么多变化,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没抓住要领,那么写出来总会发现不对劲。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在用笔上没问题了,但是字形看上去总是散的没有精神,除了比列关系外,还有就是小篆的“中宫”位置出现了问题。

为什么你写的小篆不好看?问题就出现在这一点上

什么是“中宫”呢?

为什么你写的小篆不好看?问题就出现在这一点上

“中宫”这个说法早源于古代的天文,指的是紫微垣,古代划分星空的区域称为宫。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把全天分成“五宫”:“中宫”是指北极周围的天区,象征以天帝为代表的中央朝廷;而东、南、西、北四宫,是以二分二至所在星官为中心建立起来,与四季相对应,象征天帝巡行天下的四季行宫。

为什么你写的小篆不好看?问题就出现在这一点上

图一

后来“中宫”这个说法扩展到其它领域,在建筑风水中,中宫就是中间位置。把一个房间或住宅均分成“井”型的九份,中间位置就是中宫,其它方位分列八方,即八卦方位。我们练习汉字常用的九宫格,中间那一个格,也称为“中宫”,如图一中间那个红色部分就是“中宫”。

为什么你写的小篆不好看?问题就出现在这一点上

图二

在标准楷书的书写中,中宫是在居中的位置。如图二以“坐”字为例,在书写时左右两边的“人”字距离中间的竖画要紧凑些,这就是“中宫”收紧。如此一来,字体才会显得精神、挺拔。字形让中间聚拢,周围才能舒展,字体显得收放自如,更显张力。

小篆在字形上同样也是需要“中宫”收紧,但是它与楷书有所区别,那么是怎么样的呢?

为什么你写的小篆不好看?问题就出现在这一点上

图三

小篆在字形上,一般呈现出4:3的比例,长4宽3,上部的3X3部分是字体的主体,下部的四分之一以垂角居多,所以它的重心位置要往上移。如图三红色部分,那这个点就是它的“中宫”位置,小篆有意为下部留出多余空间。垂脚得以伸展,这样的字体才会显得修长,美观。

为什么你写的小篆不好看?问题就出现在这一点上

图四

我们来看看几个简单的例字:“坐、问、马”,从图四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字的上部笔画更多更密集,让人看着字更加紧凑;而下部的笔画较为舒展,产生有收有放的变化。若是“中宫”收紧没做好会出现什么问题呢?试着把“问”字的“口”往下移,就会发现这个字的重心出现了问题,字形变散了。

为什么你写的小篆不好看?问题就出现在这一点上

因此我们在临帖时,不能匆忙下笔,初学者有时候更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眼睛,认真读帖,甚至动用一定的“计算思维”,这样才能做到对字形更准确的定位,从而胸有成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