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自古土地贫瘠,《河曲县志》称:“河邑人耕商塞外草地,春夏出口,岁暮而归。但能经营力作,皆足养家糊口。本境地瘠民贫,仰食于口外者无虑数千人。其食糜米、麦面、牛乳、牛肉,其衣皮革、毡褐,其村落曰‘营盘’,蒙古语曰‘达子语’,凡出口外耕商者,莫不通蒙古人语”。
西口外到处可见河曲人。“黄龙弯弯的河曲县,三亲六眷漫绥远。二姑舅呵三老爷,八百里河套葬祖先。”包头的土默川、大青山南北和黄河两岸都有河曲人,主要从事农耕。在今东河区东30里有一东坝村,就是河曲人郭广明开发的,称“广明玉河头”。清道光四年(1824年),郭家建起东坝,从而将广明玉河头改为东坝村。还有包头的燕家梁,早在元代就是商贸古城,后因战乱成为废墟。清代,走西口的河曲人燕耳如的先辈在此落脚,从此便有了“燕家梁”这一地名。康煕年间,河曲人周、管两姓来到今萨拉齐公布村落户,原住民蒙古族石宝庆先祖出租土地给汉族农耕,后亦由牧民变为农民。乾隆十二年(1747年)蒙汉共同修建龙王庙,庙内大钟上还刻有石宝庆的名字。后来河曲人辛集、辛安、辛黄、辛森四兄弟也来到公布村,日积月累成了当地富户,还起了个堂名叫“兴发万”。光绪年间,辛家后代辛映有土地800亩,种大麦亩产达900斤。家里騾马成群,有轿车和九八幅的四套大马车。有一个长工给辛家放牛不识数,骑在牛身上数牛,结果老是少一头,但跳下来数又对了,骑上跳下,跳下骑上,老是数不清,成为当地一个流传颇广的笑话。
公布村的河曲人不仅因地制宜耕作,不断改进农耕技术,还制作了测量气象的“九九图”:每年冬至日后,便在一画有宝葫芦的图上划一圆圈,不同天气用不同的符号,以预测来年的气候。如三个九都刮西北风,来年伏天必有雨。伏天有雨,则必定五谷丰登。
为求得五谷丰登,包头的河曲人还“请”来了河曲的黑龙王神。乾隆五年(1740年),包头大董瓜村从河曲“请”来一尊黑脸龙王神塑像。从此,每年抬着黑脸龙王到后营子、前营子、井坪、西脑包、刘宝窑子等地演“求雨戏”。外村人来到大董瓜村请黑脸龙王,先由本村4个人光脚从庙里把塑像抬出来,前面有一同样光脚的乡老引路,后面跟着鼓匠鸣锣开道,走出百步以外才由外村人用同样方式将黑脸龙王抬走。如求到雨,要进行“谢恩”,把黑脸龙王再从庙中请出,鸣放鞭炮,游街庆贺,热闹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