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岩茶世家 | 走进当家花旦牛栏坑肉桂的发家之地

 小陈茶事 2020-03-20

自从牛肉成为中国岩茶界的顶级网红之后,牛栏坑这个地方就出名了,成为肉桂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每年有N批游客,流着馋牛肉的口水,自费上武夷山去膜拜牛栏坑,只差没有将该地的岩石敲一块带回家,用开水泡泡看能不能析出茶香来。


可以说牛栏坑自此走上了神坛。就像韦小宝一夜之间穿上了黄马褂,一脸大写的懵逼。

自然界的任何特殊现象的发生,必然有它背后深层次的道理。牛栏坑产好茶,也跟它的地理条件密不可分。茶跟葡萄一样,需要好的纬度,好的日照,好的湿度,好的土壤,才能产出好东西。

牛栏坑的地理条件,在世界地理史上,也是一朵奇葩。

这是一个两夫妻被小三插足的故事。

起先,牛栏坑和章堂涧(也盛产肉桂),是两条平行线一样的河流,夫妻恩爱,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有一天,它们中间出现了一个小三叫“流香涧”,它打通了夫妻俩之间的阻碍,把它们连通在一起了。

于是,三条河呈“工”字样排列起来。不久,流香涧不甘心当小三,于是它凭借身强力壮,腰斩了牛栏坑,把牛栏坑上流的河道变成了自己的地盘。可怜的牛栏坑成了断头河。

牛栏坑位于章堂涧与九龙窠之间,是武夷山风景区三条重要沟谷之一。

牛栏坑与章堂涧本是平行的东西向河流,由于章堂涧水量大、侵蚀强、切割深,其受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而发育的支流流香涧溯源侵蚀较快,终于切穿章堂涧与牛栏坑之间的分水岭,以致牛栏坑的中、上游在天心岩附近以上被流香涧所袭夺,而归属章堂涧水系。地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河流袭夺”。

流香涧被称为袭夺河,牛栏坑叫被夺河,二者交接处形成不自然的直角转弯,地貌学上叫袭夺湾。

牛栏坑下流成了无源之河,称为断头河。

这种地貌现象的存在,说明这里的河流在其自然发展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强流吞并弱流的现象,这在地学科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当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正是因为被抢走了上游的水源,今天的牛栏坑变成了一块风水宝地。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便是如此。

得天独厚的牛栏坑涧谷土质肥沃、松软,日照较短,云雾多,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

山区平均海拔650米,有红色砂岩风化的土壤,土质疏松,腐殖含量高,酸度适宜,雨量充沛,山间云雾弥漫,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岩泉终年滴流不绝。

茶树即生长在山凹岩壑间,由于雾大,日照短,漫射光多,茶树叶质鲜嫩,含有较多的叶绿素。

流水藏风聚气处,好山好水出好茶。武夷岩茶的独特山场是造就武夷茶不可或缺的因素。

众所周知,因为火山喷发形成的盆地加上地壳运动和地表侵蚀,火山岩风化的含有铁质岩石碎片,随着流水的搬运而沉积湖底。

沉积物中的铁质经过氧化作用变成紫红色,逐渐形成紫红色岩层,即武夷闻名天下的丹霞地貌,这就是正岩土壤的基础。


除了地理条件令牛栏坑具备出产好茶的基因之外,政策的因素也是牛栏坑肉桂成名的一大原因。

在上世纪80年代将茶园分给村民后,为了解决村民的经济收入问题,在茶科所老所长带领下,广泛推广种植肉桂(无性系繁殖,高产量大,香气高,韵味足)。

同时,当地还在各类国际国内的茶博会上,推荐肉桂参展,获得奖牌无数,为肉桂未来的市场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牛栏坑村民种肉桂尝到甜头之后,其它村的村民竞相效仿,也种起了肉桂。

目前,肉桂茶园已遍布武夷山的三仰峰、马头岩、天游、双狮戏球、晒布岩、响声岩、百花庄、竹巢、九龙巢等岩峰,连明朝的“御茶园基地”九曲溪畔也有种植。

于是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许多低产又不易繁殖的名丛日渐凋零,自然界的优胜劣汰正是如此残酷。


仅有一百年左右种植历史的肉桂,打败了宋朝北苑贡茶水仙,以及半天腰,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名丛,便如第一年参加奥运会就拿了金牌,一条镶满金边的路正等着肉桂去前行。

小陈问肉桂,下一届奥运会你还会得金牌吗?

肉桂仰头看了看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天空,坚定地说,虽千万人,吾往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