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泥沟张氏春分祭拜始祖虎地公

 岭东忘时堂 2021-04-21

    今天是庚子岁的春分日,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这一天,民俗所重在于祭,称春祭,最主要的活动是祭扫先祖墓。自此日起,岭东乃至全国多数地区的村落民众,就会开始进山为自家的列祖列宗上坟挂纸,同时进行不同程度规模的祭拜活动,陆陆续续一直到下个节气清明过了方才结束。今天春分,外头湿漉漉阴蒙蒙的,趁有时间空档,赶早去到山里走走,拜谒泥沟张氏始祖翠峰公墓,祈祖公祖妈保佑阖家平安顺利

    据泥沟乡里的老辈讲述,旧时的春分,张氏裔孙多会办上简单祭品,前往祖公山祭拜始祖虎地公,即翠峰公。此春祭不同于隆重正式的秋祭或冬祭,仅拜而无仪式,相对简单,然在拜墓之后,另有采摘虎地山春花春草带回家的一节,相传此为求丁及求平安祥瑞并求六畜兴旺之举。如今的春分,来泥沟公山拜始祖翠峰公妈采摘春花春草的人已然不多了,这大概是上世纪中叶民俗的全面中断及后虽有进行恢复却未得到广泛的传承所致,大概也是源于现代人快速忙碌的生活节奏而已不同往时农耕时代的传统了。

《明·张氏始祖翠峰公墓概述》

    普宁泥沟祖公山虎地,俗称公山、虎地山,是为张氏开基始祖翠峰公、祖妈婉睦周氏之合葬墓所在地。翠峰公墓坐西南向东北,墓前有梯田式坪地连绵至山下洋间,其握铁峰而抱白湖,有狮象二山把水口,左右峰峦起伏环聚,背靠来龙形似猛虎下山,因朝东,故喝形称日出虎。始祖翠峰公墓始建于明朝成化元年(1465)前后,嘉靖己亥岁(1539)重修。今墓维持清末民国间最末次修缮之后的状态,从现存可看到,墓碑面阔近1米、厚30公分、高度不可测,其向前倾斜约45度,底部与1.3米宽的祭案夹合,碑额刻“明”字,下仅中行“始祖”、左行“三张”、右行“七”,以及右上“嘉靖己”数字可见。历史上翠峰公的墓碑刻字疑被篡改,碑体也疑遭人为屡次推压前倾,造成未见全部碑文的现状。据族老讲起,墓碑上刻:明始祖翠峰三张公七周氏墓,嘉靖己亥岁重修。三张公、七周氏,即为翠峰祖公妈之名讳代号;嘉靖己亥岁重修则与清代张氏谱料所记相同。

   清乾隆年间,裔孙张灿为御前侍卫有功,朝廷追封张氏列代先祖,遂立墓道碑于祖公山下,以光耀祖宗,显扬乡梓。因历史久远,时代变迁,原墓道碑遭毁,近年响应张氏海内外广大裔孙恢复祖宗圣地文物的呼声,遂依旧样重立墓道碑于祖公墓园管理处廊下。墓道碑增刻祖公原配婉和章氏妈名讳,聊寄孝思,永志不忘。

    张氏谱料载,泥沟祖公山虎地系张氏开基始祖翠峰公生前自行择定之生基,公以为可荫益后世子孙发展之福地。及后,翠峰祖公、祖妈周氏百年合葬于此。经数百年绵衍,祖公山此处已是海内外十余万张氏裔孙寻根谒祖、世代守护之圣地。每年重阳为始祖翠峰公之墓祭日,此间自九月起的每日每夜,于此谒祖可谓人山人海,鼓乐喧天。另春分、冬至亦有祭,前者祭毕有摘春花的传统。除此,平日也时有瞻仰、朝拜翠峰公墓者接踵而来,香火自古至今未曾间断。始祖翠峰公墓自明嘉靖己亥年重修之初肇启九月初八“张灯结彩”进兴灯仪式,传承至今已近五百年,是为泥沟张氏家族独特之文化遗产。


墓碑上“三张公”的刻字。

摄影\文字:安静声音、张野、泥沟七峰青研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