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泡白茶时出现的茶沫,能喝吗?一误会就是一辈子!

 小陈茶事 2020-03-21

冲泡白茶时出现的茶沫,能喝吗?一误会就是一辈子!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近上山淘茶,陆续喝了几款牛栏坑肉桂,有些醉。

加上喝了不少顶级肉桂、水仙,难免有些“飘飘然”,都是茶醉惹的祸。

为啥喝茶也会醉?

这是因为岩茶刮油,饿了,自然也就觉得醉了。

在吃小点心时,回着茶友们的留言,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盖一新茶友,在冲泡白茶时遇到了问题。

茶友发现,冲泡白茶,茶汤表面居然出现了很多茶沫,正犹豫要不要喝,于是在微信上求助。

日常泡茶,茶友们是否也注意到了茶汤上的泡沫呢?

这层泡沫是啥,能喝吗?

冲泡白茶时出现的茶沫,能喝吗?一误会就是一辈子!

《2》

茶汤上出现的这层泡沫,也称之为茶沫,是在茶叶冲泡中常见的物质。

对于茶沫,古代的艺术家,玩的比我们好。

魏晋时代的杜育有诗云:“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而宋代的“斗茶”更将茶沫玩出了新高度。

人们三五成群,以黑色建盏盛放茶汤,并用专门的工具搅动,使茶汤中浮出白色的泡沫,黑盏(建盏的一种)浅沫,十分醒目,以泡沫多者为胜。

搁在现代的茶艺中,估计茶沫活不过第一泡。

古代的茶叶发烧友,将茶沫玩得淋漓尽致,而现代社会的我们,却要把它刮了,哪种做法才是正确的?

这自然要看茶沫的主要成分是个啥。

冲泡白茶时出现的茶沫,能喝吗?一误会就是一辈子!

《3》

茶汤中泡沫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茶叶中存在一种叫做茶皂素的物质。

茶皂素是一类结构复杂的糖苷类化合物,茶皂素味苦而辛辣,难溶于冷水。

一般我们泡茶,茶汤里没有泡沫或者只有极少数的泡沫,只在强烈持续的摇晃下才会出现大量的茶沫。

茶皂素,很多茶友会觉得很陌生,实际上,它是茶叶内含物质的一种,具有一定的养生功效。

现在医学表明,茶皂素具有的功效如下:

1、茶皂素具有较好的抗渗漏与抗炎作用,可用于调节血糖,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化痰止咳等功效。

2、茶皂素不仅是良好的表面活性剂,还有较强的抗菌活性,特别对皮肤致病菌有良好的抵制作用。

3、茶皂素还同时具有抵制胃排空和促进胃运转的双重功能,在恢复胃肠道的自主工作能力方面有神奇的效果。

是以,这层茶沫并不是所谓的残留物,而是天然的成分。

冲泡白茶时出现的茶沫,能喝吗?一误会就是一辈子!

《4》

为什么白茶容易出现茶沫?

如果喝茶超过3类的茶友,会发现,白茶比其他茶类更容易出现茶沫,尤其是白毫银针和白牡丹冲泡时,茶沫更多,这是为什么?

原因和白茶中的白毫有关。

白茶,因密披白毫而得名,尤其是白毫银针,更是通体雪白,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毫,白牡丹,也是一种白毫密披的茶。

而这些白毫,经过沸水冲泡之后,容易从茶叶上脱落,从而形成茶沫物质。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喝白茶的时候,在前3冲容易看到茶沫的踪影。

冲泡白茶时出现的茶沫,能喝吗?一误会就是一辈子!

白茶的这些茶沫能喝吗?

白茶的这些茶沫,是因为白毫多而产生的,是可以饮用的。

关于白毫,我们有必要好好了解一番。

白毫,即是白茶的保护层,也是重要的香气和滋味来源。

茶毫细胞外围为一白色半透明的厚质细胞壁,此厚壁中已知含有咖啡碱,内部的液泡中含有多酚类、氨基酸等物质。

茶叶冲泡后,茶毫部分进入茶汤,茶毫吸水膨胀,其有效成分溶解于茶汤中,能增加茶汤的香气和滋味。

冲泡白茶时出现的茶沫,能喝吗?一误会就是一辈子!

《5》

关于茶沫,有些误区不该有

误区:茶沫多的茶,是茶叶品质不好?

很多人认为,茶汤泡沫越多,茶叶越次,很可能是已经变质了的。

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茶汤是否有泡沫,和茶叶好坏没有直接联系。

茶叶品质好的茶,也是会出现茶沫的,比如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等级越高的茶,白毫越多,越容易出现茶沫。

如武夷岩茶,在制作过程中,因为制作工艺的缘故,也容易出现茶沫,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品质差的茶。

岩茶出现茶沫主要是因为茶叶的内含物质(主要是因为生物碱)和岩茶条索表面有很多孔隙(所以茶叶有吸附性)。

冲泡白茶时出现的茶沫,能喝吗?一误会就是一辈子!

《6》

说到茶叶的冲泡,不少茶友还会纠结第一泡茶要不要喝。

事实上,不论是白茶还是岩茶,第一泡都是能喝的!

第一泡茶的有效成分较多,如茶多酚、氨基酸等,不但对人体健康有益,而且尽显茶的美味。

根据有关实验,茶的香味和有益人体的成分在第一泡后3秒即开始浸出,若超过3秒钟倒掉茶水,上述茶中的有效成分就会大量损失。

而岩茶的第一泡茶,还有还魂汤的美称,是不容错过的!

茶友们是否挑战过喝第一泡茶呢?

冲泡白茶时出现的茶沫,能喝吗?一误会就是一辈子!

《7》

茶耕者,谓茶农;

茶贩者,谓茶商;

茶业者,谓茶人;

茶评者,谓茶师;

茶聚者,谓茶友;

茶品者,谓茶客;

茶醉者,谓茶痴。

不论我们处于何阶段,我们都要学会规避这些细节。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